正文

跨國婚姻 zt -幸福劇團

(2007-05-05 07:20:19) 下一個
外嫁男--跨國婚姻男人篇2007-05-03 01:43:52
現在一說起外嫁女,男人就特別來氣,特別是咱中國男人,氣就特別大。其實說起來,開始無國界愛情並且修成正果的,起初還是中國的男人。

“外嫁女”這個詞匯本身就有點象中國外貿出口的商品一樣,在中國活過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就知道“友誼商店”這個詞的意思,如今用“外嫁女”,終將有一天,也會歸於曆史的塵土,就如“友誼商店”一樣。中國男人並不是不夠帥,不夠溫柔,不夠優秀,而是咱內心的寬度和博愛的深度問題,說到低,咱自信與不自信的問題,不然咋個說起外嫁女就生出“恨也有悠悠”的模樣出來呢。話題不扯遠了。先說男人篇。無國界的愛情不光是中國才有,也不屬於中國特色,那是世界範圍的事情,是屬於全人類的事情。

為什麽我先談起中國的無國界的愛情要先談到中國的男人呢? 問題很簡單,早之中國,是封建傳統很盛行的“萬惡的舊社會”,自然對婦女的控製和壓製都是殘酷的。對於女性,社會哪來文明之光呢。很早的時候,我在一家人民出版社發行的一本雜誌上看見過一篇回憶文章,作者描寫的主人翁是自己的叔叔,事情追溯起來也是上個世紀20代的事情了。

我之所以對這篇文章有點記憶,隻是裏麵有個情節感覺得很好笑:叔叔娶得一位出生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女子為妻,妻子在中國居住期間,勤儉持家,待人和善以外,特別注重家庭每個成員的個人衛生以及習慣,叔叔有次外出,就跟作者感歎道:自從娶個洋人女子為妻,從此在家中放屁的權利就沒有了,看,這不是就出來了嗎……再說我以前看過江南寫的“蔣經國傳”,那蔣總統,經國先生,年輕時追隨革命,去到紅色蘇維埃當政的地方,艱苦地鍛煉自己的革命意誌,在貧窮樸實的烏拉山區,不但成為布拉什維克的預備黨員,而且還娶了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兒作為妻子,那個時候蔣經國叫作尼古拉,妻子芬娜,蔣經國後來給她起了一中國名“方良”,也叫蔣方良。

我有位老師的外侄孫,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跟一個前來中國教書的美國女人結了婚,小夥子長得特象歌星井岡山,身邊有很多異性追求,他父母就很擔心他,一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跟那美國女人結婚,因為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子跟他自己的父輩換個活法,結局是完滿的,再後來這小後生在美國發展得挺好的。隻記得臨走的時候,在公園裏麵的茶館裏,跟老師告別的時候,不顧周圍的人,在地上給老師磕了三個響頭,感謝前輩對他的幫助和指點。一時間,弄得網球名將胡娜的爺爺滿眼是淚,連歎:孺子可教。

流行歌手周華健,當他讀台大數學係讀到大五上半期的時候,已經在餐廳唱歌,認識了李宗盛,就決定放棄學業,作他的歌星夢,就這個夢想,他告訴在餐廳來聽歌的一美國女子,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的女人說:我都老實跟你坦白了吧,作歌星夢,我父母不讚成,我哥哥不讚成,我的鄰居不讚成,我前女朋友不讚成,女朋友的父母不讚成,前女朋友父母家的鄰居也不讚成。最後連他自己也感覺自己在不務正業了。這女子詫異;中國的家庭不會這樣吧?

周華健說;其實一起吃苦的日子最幸福,他們結婚的時候並不富裕,房租都是由他妻子來承擔。當華健成功後,他一次性就還完了他妻子在美國讀大學的全部貸款,然後又對妻子說:這個行業競爭太激烈,讓他出去再奮鬥幾年吧,不然,也許會失去現在的生活物資條件。他妻子告訴他:“我跟你結婚,沒有想要過房子,車子,失去了就失去了,華健,我要的是你呀。”他妻子把他從發昏的境地裏麵拉了出來。華仔也感歎:“我妻子整天在家裏麵呆著,照看著兩個猴子般調皮的兒子,很辛苦,自己卻在舞台上風光;掌聲,鎂光燈,鮮花,換了我是她,我會瘋掉的”。所以他要珍惜和加倍還給他的妻子。 有這樣的婚姻態度和人生領悟,未來之路,也可風雨無阻了,不是嗎?

華仔有這樣一首歌:
在風中在雨中走在那街道上
不願在喧嘩中孤獨中冰冷中想念著牽掛的你
不願站在那人群中孤立不願站在那人群中想你
不願留著你孤獨的時候才能體會什麽叫忐忑與不安的心
我真的不願意一個人
隻願抱著你輕輕地疼你隻願擁著你
輕輕說愛你
隻願每次我想你的時候能夠有你在身邊
看著我陪伴著我

如果你對你的戀人有這樣的感情,不管她是在亞洲,非洲,美洲,歐洲,即使是在太平洋裏;單腿跪下,請求她:“跟我結婚吧!”

外嫁女--跨國婚姻女人篇

漢學家高本漢有個學生,本來在大學裏麵念拉丁文和希臘文,理想是當一名高中老師,結果在1946年,當他讀到林語堂先生英文版“生活的藝術”,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後來他開始讀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本的“道德經”,感覺不滿意,所以渴望拜見高本漢,高本漢就建議他跟著他學習中文。高本漢對現代漢語和現代中文文學不感興趣,喜歡教他們“左傳”,“四書”,總之,願意教他們先秦文學著作。 不料學習兩年過後,這個學生就獲得美國羅克菲勒獎學金,去到中國調查四川的方言。 不料這一去,改變了自己的一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幸福了自己一生。因為他在華西大學呆上的那段時間裏,認識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女子寧祖。 這個人就是馬悅然。 寧祖當時是18歲高中畢業的學生,父親是華西大學裏麵的教授,母親是省女子中學的校長。馬悅然跟另外一位英國男子搬入教授院子裏麵的空房子居住,當母親的校長就要求他們兩個洋人給自己的女兒教授英文。英國人看上寧祖漂亮的姐姐,不願意教寧祖,任務自然就落在馬悅然的身上。 可是寧祖不願意學習英文,馬悅然就去買了幾個罐頭的可可粉,每次等寧祖來上課的時候,就給她喝,寧祖雖然喜歡喝可可,但是喝完了就逃課。 寧祖有時候也帶馬悅然去古籍書店,去外麵的餐館吃飯。雖然有些往來,但是馬悅然在來中國之前,就跟本國一女子定了婚,那女子去了美國舊金山大學讀書。當馬悅然離開成都去香港的時候,離開前的那個夜晚,馬悅然和寧祖默默地坐在一個房間裏麵,大家都以為這輩子沒有機會再見麵了。 馬悅然在香港跟他的未婚妻取得了聯係,可是那個女子在舊金山已經有了意中人,想跟馬悅然解除婚約,後來馬悅然就發封電報給祖寧父母,請求跟寧祖結婚。 祖寧當時跟成都市軍管會公安所申請把戶口遷移到廣州,然後再申請去香港。馬悅然就在香港等著她。 等到他們倆團聚後,自此,他們就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可是曆史有時候發展卻有了大大的退步。上個世紀80年代(或90年代初期),有個中國女子跟一位法國住北京大使館的文化秘書戀愛,就出了大問題。這個女子是個繪畫的,畢業分配在北京某個劇院裏麵擔任舞台布景,可是她的繪畫風格太“資產階級自由化”,而且跟個法國人有男女關係,所以,就在那個法國人短暫回國的時候,公安連夜就跑到這個女子姐姐在北京郊外的家裏,把這個女子抓進了監獄。 不料,那個法國男人不是鬧著玩的,他要跟這個女人結婚,這件事情最後的解決得益於法國首腦訪問中國的時候,特地向中國當局提出來了。 那女子後來移居到了法國。當時的中國,一位女子,如果跟一個外國男子在公園裏麵接吻,“探子”發現了,就會把那女子帶回到公安的派出所裏麵關押起來,教育以後,才放出來。 這樣的事情,要在今天看起來,已經是“聳人聽聞”了。 有位大學教師,在美國讀博士期間,妻子也陪讀去美,在一個學校裏麵教授中文,後來課堂裏麵來了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他很喜歡學習中文,對中國文化也感興趣。可惜,這對夫婦即將回國,那少年也想跟隨他們到中國去繼續學習中文。 不料,那少年的父母同意了兒子的選擇,想把他們年少的兒子拜托給這對夫婦倆。 等到他們臨行前,就邀請他們到家裏作客。當專車把這對夫婦接送到少年家裏麵的時候,他們感覺好象進入了迷宮…… 這對夫婦先回到了原來的學校,緊接著那少年也跟到了國內,來到校園繼續學習中文。 少年在校園裏麵,遇見了兩個自費大學生,她們倆請少年給她們補習英文,付課時費給他。年輕人都需要友誼,需要朋友,那少年就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發生了,一個女生退出了學習,一個女生就跟少年戀愛了。而且他們還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公寓。 有一天,公安人員找到了那個女學生,跟她談了些話,問她知道不知道她戀愛的對方是誰,那女生說不知道,於是公安就告訴她;你談戀愛是你的自由,我們了解到你家庭因為經商,社會關係比較複雜,我們隻是不希望你把那些不良的人員帶到少年的身邊,我們對他的安全負有責任。 那個女生聽完了真實的故事後,可能自己也吃驚不小。於是就消失了。 可是過了幾天以後,她又跟少年恢複了來往。 感情,誰能為之奈何? 據說,那少年的父親就是美國前副總統。 我有個朋友,回國相聚的時候,跟我們大家談起他那“年輕漂亮”的姑媽來,姑媽很早的時候去北京考電影學院,結果在京遇見了一個外交人員,後來外嫁移居歐洲了。 姑媽前兩年又結婚了,這次是嫁入到諾貝爾家族裏麵去了,現居住美國。朋友說:婚禮上,全家族的人員全部到齊,給足了他姑媽的麵子。 當今迅猛發展的社會,很多事情,常常如人們愛說的那樣: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能的。 還有一句人們愛說的話,那就是:願天下有情人,終有幸福。
zt -幸福劇團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5&postID=123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helensavva 回複 悄悄話 人類應以性別分,而不應該以其他的界限分
愛情和音樂一樣,都是美的,都是不分國界和宗教的...~~~~~~~~~~

嫁不分內外....
uh-oh 回複 悄悄話 從生物學上來講,這無疑對人類的進步做出了貢獻~~~~~``
阿蘭 回複 悄悄話 外嫁內嫁都應該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自然了水到渠成了,就是緣分,說是命運也行~

特別是打小或少年時期就在外國的,嫁哪一個算是內嫁,嫁哪一個又算是外嫁呢~

自然就好,感覺舒服就好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