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
2007 (139)
把問話改成我該做怎樣的人,可能會效果不同。”我該做怎樣的人”,就是尋找解決辦法,不沉湎與糾結。解決辦法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長期的。治表還是治理,時間不同情況不同,選擇不同。
“道可道,非常道。。。。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雙立人旁, 我沒找到原字),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常有欲” - 保持心靈成長的欲望,保持修煉自身以期成熟的欲望。 “常無欲” - 把功利心,物質欲掌握在一定的範圍內,設立合適的“度”,這樣才能達到某種身心和諧,同樣是“欲”,妙處不同。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學會水的哲理 - 水往低處流, 滋養萬物,不以為驕,不以為功,反而“低調”,所以信奉“上善若水”,是個修心養性的好原則。(這個原則不適合職場。職場上,誰打我一拳,我還他一拳半)。但是生活中對不同意見,要respect different opinion and respectfully disagree。
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功課是想想兩個關鍵詞“欲”和“爭”。為人處事最好“雙贏”, 隻挑別人的問題,隻想得到愛而沒有同等付出,都會反彈到自己身上的。
掌握不好度數,心中就達不到平和。”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Therefore, life is an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