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麽總是女人犧牲幸福?

(2009-07-12 13:34:09) 下一個
季羨林大師仙去了,網絡,報紙,各種媒體都有關於他生平往事的報道,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在哥廷根的日子裏,季羨林與叫邁耶的德國人家同住一條街,季羨林的好友,後來成為著名翻譯家的田德望就租住在邁耶家。因為經常去看田德望,季羨林與邁耶一家人都熟悉了。在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季羨林用德文寫稿,在送給教授看之前,必須用打字機打印成稿。但季羨林既沒有打字機,也不會使用。而邁耶家的大女兒伊姆加德小姐有一台打字機,也會打字,而且她很樂意幫助季羨林。由於季羨林的博士論文修改很亂,一段時間裏,季羨林幾乎天天到她家去,兩人一起工作。在季羨林獲得博士學位之後所寫的幾篇長論文,也都是請伊姆加德幫助打的,兩人之間由此墮入愛河。

但是,季羨林畢竟在中國有妻子和兒女。1945年10月,他忍痛離開了德國。在季羨林1991年出版的《留德十年》中,他披露了這段鮮為人知的愛情經曆。2000年,香港某電視台一位女士,為了拍攝季羨林的傳記片,專門到哥廷根找尋伊姆加德小姐。她見到的伊姆加德滿頭銀發,終身未婚,而那台老式的打字機依然存放在書桌上。”

這讓我聯想起一部電影“Becoming Jane", Anne Hathaway主演的,描述”Pride and Prejudice"和其他幾部世界名著的作者Jane Austen的生平,著墨於她成名前和Tom Lefroy之間的沒有結果的戀情。故事的結局是Lefroy成為當時有名的大法官,有妻子和三個孩子,而Jane孤獨終老。最後一幕是分手多年後兩人再相遇,Jane發現Lefroy將他的大女兒也取名為Jane。

對比兩個故事,何其相似,一本書,一個孩子的名字。難道這樣就足以補償故事中的女性們付出的犧牲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