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MTV基本製作簡介

(2007-11-14 18:21:17) 下一個
MTV基本製作簡介

樂 歌

MTV是一種音樂和視覺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 其特點其影視畫麵有自由的表現時間和自由的表現空間.

一. MTV製作的係統要求

1. 硬件:
- 基本配置:
P4級的CPU(>2GHz), RAM>=512MB, 硬盤(空餘)>= 40GB, DVD/CD-RW;
- 優化配置:
P4級的 雙芯CPU(>1.6GHz), RAM>=1GB, 硬盤(空餘)>= 100GB, DVD+/-RW+DL.

2. 軟件:
- 係統軟件: O/S, WIN2K以上的版本; 帶有 Windows Media Encoder(編碼器) 9係列.
- 應用軟件:
- VIDEO編輯軟件:
 WIN MovieMaker (Win XP裏麵自帶), 可滿足基本的要求。但推薦使用 Pinnacle Studio, SONY Vegas, Adobe After Effect,等之一種.
- 相關多媒體軟件:
a. 動畫設計: Macromedia Flash 8/MX2004 etc.;
b. 圖像處理: Adobe Photoshop CS/CS2; Macromedia Fireworks, Ulead PhotoImpact, 等選一即可.
c. 音樂/音響處理: 在 CE, Adobe Audition, Sony Sound Forge, 等選一即可.

總之, 製作MTV這類數字媒體, 係統要求穩定可靠, 性能盡可能高, 因為處理視頻和音頻等媒體, 對計算機CPU和內存資源消耗較大. 除了內存盡可能大外, 如硬盤空間有富裕的話, 把係統的虛擬內存設置到2GB以上 (一般係統的內置值在1GB上下), 以充分優化係統性能.

二. MTV 的製作分類

根據所用到的不同的素材, MTV的製作可大致分以下幾種情形.

1. 完全基於圖片/照片的MTV

這類MTV的製作素材最容易獲得, 不論是用傳統膠片拍的掃描照片還是用數碼像機拍的照片, 都可成為製作MTV的素材. 製作這類MTV很容易實現, 但其不足之處是靜態的照片沒有什麽動感, 不如影視素材做的MTV那麽生動. 因此,在選擇照片時, 要特別注意其表現力和動感. 另外, 所選用做MTV素材的照片最好用圖像處理軟件預先修整一下, 包括畫麵的裁剪, 色調, 反差, 飽和度等要素的調整等. 而在編輯過程中,注意利用軟件的特性,如變焦放大,位移(左右,上下,或對角線方向),等使靜態的照片有限地動起來. 下麵的一段MTV - 《在水一方》,就是完全基於照片製作的MTV, 且在某些畫麵就用軟件的方法使之動起來了.

看不到,請下載


2. 基於同名哢啦OK影視片段的MTV

這類MTV的製作最省事, 隻需將自己的演唱音軌替換原先的示範演唱音軌即可. 隻是如原MTV有歌詞字幕的話, 還要適當調整一下原先演唱速度(MTV演播速度), 使之和新的演唱速度一致,同步.有時, 可從原卡啦OK中分離出伴奏,用這樣的伴奏演唱錄音,然後合成到卡啦OK影視畫麵裏去,還不存在以上所說的同步問題.下麵的<<啊朋友再見>> (長哥演唱), 就是基於哢啦OK影視片段做的MTV.

看不到,請下載


3. 基於影視素材的MTV

這類MTV的製作是既省事又不省事. 省事的一麵是素材有現存的, 且單個鏡頭質量一般都是很高, 有動感的畫麵. 不省事的一麵, 真要在一兩個小時長的影視素材中剪輯出一段幾分鍾的歌曲MTV, 要做到演唱與畫麵的很好配合,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麵的<<送別>>MTV, 就是基於電影<<城南舊事>>剪輯而成的, 供參考.

看不到,請下載


4. 基於專門拍攝的素材製作的MTV

這類MTV的製作所用的素材是專門針對所要做的MTV準備的. 從版權保護的角度來看, 這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方法.像一些參加MTV大賽的送展演唱片段, 一般是采用這類製作方式的. 對初學MTV製作者來說, 如果沒有自己拍攝的影視鏡頭, 可選用其他的製作方式. 對專業的MTV製作而言, 必須用這種方式, 且事先還得像電影製作那樣, 根據音樂的旋律走向而設計分鏡頭--可以拍攝到或可以實現的,且鏡頭間有某種關聯的鏡頭(這項工作一般由影視導演來完成). 裏麵的演員(常也是歌手本人) 的動作,表演,一般也是由影視導演設計, 指導進行的. 下麵的示範片段是人們熟悉的《泰坦尼克主題曲》MTV,由Celine Dion 演唱並表演。當然,裏麵還用到一些原影片鏡頭。

>

看不到,請下載

5. 用FLASH製作方式的MTV

FLASH 是一種非常靈活方便的動畫設計工具. 所生成的FLASH文件(*.swf),兼顧了圖像的清晰度較高和文件規模相對較小便於網上傳輸的特點. 用FLASH設計製作MTV其實很靈活, 它能除了本身允許人們創作圖像和文字外, 還接受視頻,動畫,音樂,圖片等多媒體文件的導入,以便在FLASH流程中重複使用, 既可實現外部導入的文件與內部創作的媒體混合編輯. 下麵的<<卡秋莎>>就是用FLASH做的MTV.

下載觀看:

卡 秋 莎

當然,MTV可以做成混合型的,既裏麵包括各種類型和來源的數字媒體素材。

三. MTV的製作過程與方法簡介

 MTV的製作過程, 大致可分解為以下幾個步驟(假定演唱的錄音合成已完成): 歌唱作品分析, 準備素材, 剪輯編輯, 生成影視文件. 其中剪輯編輯是最關鍵也主要工作的環節,包括“插入視覺素材 ,編輯素材,加入歌詞,和插入歌唱錄音”等過程。

1. 作品分析:

就是對原演唱的歌曲旋律和歌詞所要表達的內在含義,意境進行充分的分析理解, 以此確定需要準備什麽樣的素材, MTV的表現形式是現實的還是抽象,是人物表演的還是景物的畫麵; 表現風格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民族的,通俗的。還有畫麵色彩是明快開朗的還是凝重內向的, 是歡樂的還是悲傷的, 等等。當然,MTV製作初學者,對這個環節的要求還不是那麽高。而重點應在後麵的環節。

2. 準備素材:>/b>

素材就是巧婦之米。MTV素材包括視覺的和聽覺的兩大類。視覺方麵主要是各種可以編輯的影視錄像文件,已設計好的動畫,圖片等;聽覺的則主要是演唱錄音合成。有時為了增加MTV的效果與情趣,還用到一些聲響效果,如鼓掌聲,波濤聲,鍾聲,鳥鳴,山澗流水聲等。語音指的是人(如歌唱者)的某些獨白或傍白的錄音等。

總而言之,為了能製作出生動形象的MTV,素材越豐富,越有可能作出更高質量的MTV來。順便說一聲,專業的影視製作,成品與素材的比例可達1:30~50!其視覺效果可以做的非常流暢動人。

3. 剪輯編輯

剪輯與編輯是製作MTV的關鍵環節。剪輯側重於視覺鏡頭的長短和連接方式。編輯的含義更偏向於MTV的整體的安排,並包括聲響,字幕的設計等影視內容的呈現方式。

說到剪輯,就得提及一下所謂的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音譯,其實通俗地說她就是鏡頭的組合連接方式。蒙太奇的本質就是“兩個鏡頭的連接會產生新的含義”。例如,前麵一個鏡頭是“某人的臉部特寫”(表演者沒什麽特別表情),後麵分別接“一盆鮮花”, “一碟美味食品”,“一付棺木”等。觀眾對影片中人物的心理反應就大不相同。還有影視中鏡頭的次序安排很有講究。例如兩個獨立的鏡頭,鏡頭A是“一把指向觀眾的槍口”,鏡頭B還是“某人臉部特寫”。在連接次序上A->B, 還是B->A,觀眾的反映效果大不一樣。前者,可使觀眾覺得影片裏主人公很勇敢,能坦然麵對槍口;後一連接方式,會使觀眾覺得主人公有點害怕。這些都是蒙太奇在起作用。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做做這方麵的實驗,以驗證不同鏡頭的連接和次序的調整所產生的不同效果。

一般的影視編輯軟件,都有獨立的視頻編輯軌道和音響編輯軌道。專業級的編輯軟件,有上百條獨立的視頻和獨立的音響編輯軌道,以滿足不同的影視畫麵和音響編輯需要。

3.1 MTV素材順序的安排

製作MTV素材的安排順序,一般應根據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的內容來安排, 並參照前麵的蒙太奇特征來進行。有時打破這種規則也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還是看自己在預覽時所感覺的效果如何。如有不妥之處,再做調整。

3.2 編輯素材

MTV素材的編輯,在確定素材的內容和順序安排後(見3.1),重點是使的鏡頭與歌唱/音樂旋律的樂句的同步與對位。有兩點可以做MTV一般剪輯原則:一是“換樂句時,換鏡頭”,二是“鏡頭剪輯所產生的節奏要與音樂節奏合拍”,音樂節奏加快時,鏡頭剪輯所產生的視覺節奏也要隨之加快。反之亦然。如果,音樂節奏與鏡頭變化所產生的視覺節奏不合拍,觀眾就會覺得很別扭。市麵上一些製作粗糙的MTV,就是沒有符合上麵所說的基本原則。其實這兩個原則也是觀眾欣賞MTV時的心理要求。

另外,在剪輯MTV畫麵時,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所選鏡頭/畫麵所呈現的音樂形象與歌曲演唱或樂曲演奏所呈現的音樂形象要盡可能一致。如果相距甚遠,觀眾看了也很別扭。為此,在製作MTV以前,所用到的歌唱或演奏樂曲要反複聽,直到閉上眼睛聽時,腦海裏有一個清晰的畫麵才開始編輯。

最後,提一下鏡頭的連接方式。影視中鏡頭的連接方式有直接連接方式,稱做“切”,還有一種常用的是兩個相鄰鏡頭有一小段時間疊加連接方式,稱作“溶化”。現代的電影節奏較快,常用“切”的方式,對鏡頭直接“切”相連,對前後兩個鏡頭有一定的要求,否則會產生視覺上的跳躍感覺。而“溶化”方式,則是萬能的,總給人以視覺上的和諧過度感覺。“溶化”相連有一點不足就是降低了鏡頭間節奏的運動速度。

因此,在為MTV做剪輯時,初學者多用“溶化”相連方式(還有一些類似的方式,一般編輯軟件會提供很多方式可選用)。特別是抒情的歌曲,這種方式效果很好。對一些節奏快,有戰鬥性,力量感的進行曲,仍建議多用“切”的方式連接鏡頭。有時,一個歌曲有不同的演唱速度,既有抒情段也有力量段,剪輯時,就的根據樂曲的旋律選擇連接方式。下麵的《在太行山上》MTV(曉輝演唱),就是同一歌曲中有速度有變化。剪輯的所產生的速度也隨之變化。

看不到,請下載

3.3 加入歌詞>/b>

通過插入歌詞字幕,可使的MT顯得更生動。加字幕主要應與演唱同步。如果做的細的話,還可以通過變顏色來跟蹤演唱的歌詞進度。

3.4插入歌唱錄音

一般歌唱錄音合成在其他的軟件,如CE,已做好,加到MTV編輯係統時,不需做什麽大的調整。當然,影視編輯軟件也提供了進一步對音頻屬性調整的可能。為了增加其他MTV聽覺效果,也可嚐試加些效果音響。但原則是在可有可無的情況下,不要隨意加。有時在片頭片尾加入演唱者的一些獨白,效果也不錯。大家可自行去嚐試一下。


四. 生成影視文件

影視文件有多種。常用的有MPEG1(VCD用),MPEG2(DVD製作用),還有wmv,rm這類的流媒體。WMV是微軟的標準,現用的較廣泛,該格式的視頻也易被再編輯使用。對網上播放應用而言,wmv影視文件的流速常選在250-500kbps,以兼顧圖象質量和網上重放速度的要求。


五. 結束語

MTV製作是數字影視的一部分,牽扯到很多的知識與技術環節。這裏隻是簡單提示一下基本要點。更多的知識與技能還要靠自己去學習,練習和摸索。以上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同時也歡迎今後就MTV製作做與大家進一步交流學習! 謝謝!
 
=============================================================
附 : 數碼攝像的幾點注意事項

關於數碼攝像,這裏簡單說幾點供參考。

1.畫麵要穩定。一要把攝像機的拍攝穩定裝置EIS/OIS(俗稱防抖動裝置)激活,二則在可能的情況下用三腳架支持拍攝,三若用手端著拍攝,姿態要穩定,並注意變焦倍率不要用太高端(如10X以上;可自己試驗一下,找到能端穩的最大放大倍率)。

2. 水平線不要傾斜。畫麵人物,建築等傾斜,是初學攝像者產生的普遍問題。

3.正式攝像前,可試拍一到數遍(此時不要按下攝像按鈕),隻是通過觀察測試,以找到最佳的攝像過程(包括構圖,角度,景別大小等)。

4.對同一拍攝對象,從不同的視角(如正,側,俯,仰等)和不同的景別(全,中,近,特等),分別去拍攝,且每個鏡頭的長度不要太長,(一般在5到15秒範圍內),除非就是要完整記錄一個場景,如婚禮,晚會演出等。

5. 變焦攝像。一般數碼攝像機的光學變焦範圍在10X以上,可用的數字變焦可到20X。如要保證畫麵圖像的質量,數字變焦範圍不要超過15X,(當然,如果其光學變焦範圍超過20X,則可用到其最大光學放大倍率)。利用變焦控製杆(鈕),可以調節一個場景的視覺範圍,如將鏡頭拍成遠景,中景,或特寫等。但在一個鏡頭內部(即攝像過程中),要慎用變焦(zoom),一般不要邊錄邊變焦。

6.拍攝中的"動與靜"的處理。在前期攝像過程中,動與靜包括兩方麵:拍攝對象的動與靜,攝相機的動與靜。下麵分別提及一下:

a.拍攝對象靜+攝相機靜。這種情形與照片攝影幾乎一樣。因為靜止的畫麵觀眾易看清楚,因而記錄時間一般不要太長,近景/特寫隻需3-4秒,全景/遠景5-7秒即可。

b.拍攝對象動+攝相機靜。這類場景包括對人,車,船等物體的運動記錄。拍攝的關鍵是事先構圖要得當,並選好場景的大小與拍攝角度。常分兩種情形:一是對象運動,攝像機完全不動,拍攝者隻是控製鏡頭的起始(切入)與終止(切出);二是對象運動,攝像機在"原地"跟蹤運動對象 -在這種情形下,通常需要轉動攝像機(俗稱"掃拍"-英文稱 pan shooting)。

c.拍攝對象靜+攝相機動。在業餘攝像的條件下,要做到攝像機平穩運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可以手端攝像機邊走邊攝,但要注意保持畫麵的穩定應是優先考慮的問題,因而走動的步伐要均勻且不要太大。有時,可以在運動車上或樓層傾斜電梯上攝像,這樣穩定性更容易保證。

d.拍攝對象動+攝相機動。這種情況下,拍出的畫麵效果很好,更像專業電視電影攝像。如同c,可以在運動的車船或電梯等載體上,嚐試拍些這類的鏡頭。

總之,攝像如同 普通攝影,感覺與實踐比規則重要。要熟練掌握與使用自己手中的攝像設備,多實踐,以及常對自己的攝像片段進行分析評判,這樣就會不斷提高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