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老人、婦女、小孩這三種人,遇事愛動感情。這是因為他們的自製能力較差,遇到喜怒哀樂的事,常常不能自已,動於心,言於口,形於色,表露得非常徹底。
老年人經曆了人世間的滄桑巨變,遍嚐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因而對世事非常敏感,有許多事能牽動他們的情感,觸及他們的靈魂。小孩子正相反,他們缺經曆,少磨練,一遇風吹草動,就支撐不住,情以動之,哭笑無常。婦女曆來屬弱勢群體,即使在文明的今天,社會——婦女自身亦如此——總把女性當作男性的配角,生活的點綴,家庭的陳設,以柔情似水者為美。這樣的地位養成她們非常脆弱的心理素質,些微小事,往往男子尚未覺察,女子的心弦已被搏動而漣漪四起了。
還有,當官的也多半愛動感情,時不時地便雷霆大發,那是因為他們比之普通百姓有更多的發泄對象而又不必擔心其承受能力。但這常於事無補,反於健康不利。所以大官大亨們的居室座右,常高懸“製怒”字幅,以自警醒。
“製怒”對老年人也同樣重要。但除此之外,樂極、悲極、憂極、恐極同樣有害,也必須‘製’之。
“看戲掉淚,替古人傷心”,雖然可以理解,但為健康計,則大可不必。看戲(包括看書)應該做到明理而慎衷。為了健康,應該做到:大度對待人生,理智處理感情。
凡事無動於衷,有失愚昧;凡事都牽動感情,亦非聰明。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是讚語,讚美那些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的人。但於老年人,則多一些行動,少一些動情為好。
看到傷心處,遇到傷心事,則警示自己:“傷心損壽,慎動感情!”然後,立即關閉情感波動的閘門——這是老年養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製怒”,對於當官者,源於對自己官位的憂慮;對於老人,則源於對人生的吃透。“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紂亡。”(-)大自然有自己的運行規律,任何人都不能改變。人生大舞台,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六欲七情,原本尋常小事,何足掛齒!
人老了,心遲力竭,或悲或喜,都承受不起了。還是“安分守己”,多想想自己的健康為好。作為老年人,身體健康,就是對家庭和社會的最大貢獻。
如何對待家庭不幸?如何對待突發疾病?如何對待冷言惡語?兩個字:“製情”。“無故加之而不怒,突然臨之而不驚”,這對年輕人是一種必要的修養,對老年人則是一劑養生的良藥。
笑臉麵人生,豁達對恩怨;量小非君子,心寬乃丈夫!
慎動感情,心態平和,乃養生之大要也!
公元2006年11月於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