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夢半醒醉撩人

不知不覺間,在異國他鄉已經度過近5載。其間許多未如意事,磕磕絆絆,一路蹣跚卻也前行至今。有所憾,無所怨,萬般皆是緣。
正文

中國現行養老製度

(2006-12-17 17:42:05) 下一個

養老保險社會化以後,養老金開始與每一位職業人息息相關。然而,有不少人對此幾乎毫不關心,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將來會有多少養老金,是不是足以使自己安度晚年。這當中可能年輕人居多。這幾年,大家的勞動法規意識比較強了,對是否繳納養老保險逐漸關注起來,但對於今後能拿到多少養老金似乎還是不很在意。
從今年起,養老金計發辦法作了重大改變。改變後個人養老金是增加還是減少?新辦法有什麽合理性?個人應該如何應對?這些都需要認真考慮。畢竟社會保險不同於商業保險,因而必須從參加工作起就認真對待。
為了有一個統一的尺度,我們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社平工資)作為標準,計算養老金與其的比例,這個比例稱為替代率,它能比較好的反映養老金的水平。

一、老辦法的養老金替代率
假定22歲參加工作,男性60歲退休,女性55歲退休,工作時的工資收入與社平工資相同,存款利率等於工資增長率,97年以後參加工作。老辦法進入個人帳戶的養老保險費是本人工資的11%。
1.基礎養老金=20%(即社平工資的20%,下同)
2.個人帳戶養老金(男)=11%×(60-22)/10=41.8%
個人帳戶養老金(女)=11%×(55-22)/10=36.3%
養老金(男)=20%+41.8%=61.8%
養老金(女)=20%+36.3%=56.3%
97年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一塊過渡性養老金,但由於97年以前沒有個人帳戶積累,所以總的來說替代率是差不多的。比如上海,2005年按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女性一般都在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的60%左右。隨著年齡的減小,則越來越接近97年以後參加工作職工的養老金水平。
60%的替代率應該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水平,可以保證比較舒適的退休生活。
前麵的計算是假定了一些條件的,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會有什麽變化呢?
1.本人工資高於社平工資的,替代率高,反之則低。
2.工齡越長,替代率越高,反之則低。
3.社平工資增長率若低於存款年利率則替代率高,反之則低。從目前情況看,社平工資增長率明顯高於存款年利率,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養老金替代率會降低。

二、新辦法養老金替代率
新辦法養老金計算上最突出的變化有三點,一是基礎養老金與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掛鉤;二是進入個人帳戶的保險費改為8%;三是計算個人帳戶養老金時用到的計發月數不再固定為120個月,而是根據預期壽命和當時的利率確定。正常情況下,新辦法的基礎養老金將增加,而個人帳戶養老金將減少。
我們還是按照與老辦法相同的條件計算新辦法的養老金替代率,預期壽命75歲左右,年利率2.25%左右。為計算方便,計發月數男性為144個月(12年),女性為180個月(15年),請注意,由於存在利率,計發年數並不是直接用預期壽命減退休時的歲數。
男:
1.基礎養老金=(60-22)%=38%
2.個人帳戶養老金=8%×(60-22)/12=25.3%
養老金=38%+25.3%=63.3%
女:
1.基礎養老金=(55-22)=33%
2.個人帳戶養老金=8%×(55-22)/15=17.6%
養老金=33%+17.3%=50.3%
按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有以下特點:
1.盡管個人帳戶減少3%保險費(劃歸統籌),但基礎養老金增加(由統籌支付)對個人是有利的。
2.男性的養老金有所增加,而女性的則有所減少,造成減少的原因是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方法改變,由於女性退休早,計發月數也相應增加,每月的養老金就減少了。
3.本人工資高於社平工資的,養老金也高,反之則低,但與老辦法相比增減幅度要小一些。
4.社平工資漲幅對養老金的影響比老辦法要小一些,即養老金替代率比較平穩。
5.新的養老金計發辦法比較合理。根據國外的情況,有的國家個人帳戶與統籌是分開的,個人帳戶用完就不再發放這部分養老金。中國今後的發展方向可能也會這樣,目前上海的計發辦法已經這樣做了。因此提高基礎養老金發放標準有利於養老金的穩定。
6.根據國務院的安排,新老辦法交替有一個過渡期,大約是10年。97年以前參加工作的職工在這10年裏退休的,新老辦法同時計算,確保養老金不降低。十年接軌以後會不會完全放棄老辦法,不得而知。
7.女性的養老金替代率隻有50%左右,偏低了些。建議女性朋友在家庭、事業比較穩定的情況下,考慮購買商業保險。在選擇工作單位時,把是否有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作為考慮的條件之一。
8.基礎養老金與繳費年限掛鉤,所以年輕朋友一定要從參加工作起就關心自己的社會保險的繳費情況。即使自主創業,也別忘了自行繳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