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媒體模擬台海衝突:殲-10配合其他戰機三十分鍾奪取台海製空權

(2007-02-03 20:45:56) 下一個
倍受關注的解放軍空軍殲-10戰機日前正式對外亮相,各種輿論均認為,隨著殲-10的逐步列裝,中國的空中力量將迅速提升,逐漸形成在台海的空中優勢。台灣媒體甚至模擬了台海衝突:殲-10配合其他戰機,對台灣發起進攻的全過程。不過在該場模擬衝突中,台灣軍方在三十分鍾內即喪失了製空權。

台灣《全球防衛周刊》報道,隨著殲-10的量產,將與蘇-30、蘇-27配合,成為解放軍奪取台海空中優勢的三大王牌。報道還詳細模擬了台海衝突中,殲-10配合其他戰機,對台灣發起進攻的全過程。

在模擬作戰中,大陸首先使用導彈發起攻擊,主要打擊對象為機場跑道、防空陣地、指揮控製中心等。在多波次的導彈打擊後,台灣軍方大部分遠程雷達、遠程高空導彈雷達車、指揮車已被摧毀,大陸首批突擊的戰機絕大多數都可以從5000-16000米的高空進入台灣上空,而不必擔心地空高炮和機動防空導彈的威脅。典型的第一批飛機由蘇-30、蘇-27(殲-11)、殲-10、殲-8、殲-7等約兩百架組成。這些飛機在導彈發射時升空,大約十至二十分鍾時間後,到達距離台灣機場五十公裏處。此時,台灣戰機升空數量預計在十至二十架,其他飛機則因機場被炸無法在幾分鍾到幾十分鍾內起飛。此時,解放軍飛機已經編組完畢,形成有效戰鬥隊形,並對台灣軍方飛機形成十比一甚至二十比一的絕對數量優勢。解放軍飛機從西、北、南三個方向同時進攻,即使台灣軍方有四十架飛機能在導彈落地前完成掛彈加油檢查起飛,五比一的比例也足以形成絕對空中優勢。

第一輪空戰在解放軍飛機接近台灣海岸線後的二至十分鍾內結束,兩百多架解放軍飛機幾無損失,十至二十架搶先升空的台灣軍方飛機全部被擊落,解放軍獲得100%製空權。隻要解放軍一直維持十至三十架戰鬥機在台灣軍方機場和洞庫上空盤旋,就沒有一架台軍飛機能成功起飛。

在戰爭進行五至十小時後,台灣軍方飛機能升空的概率已很小。

緊接第一批飛機升空後的幾分鍾後,第二批飛機升空。第二批飛機主要任務是對地對海攻擊,除了少數飛機攜帶中遠程空對空導彈掩護外,大多數飛機攜帶對地對海攻擊武器。由於台灣軍方的陸海軍已毫無空中保護,所有艦隻對解放軍航空兵的攻擊幾乎毫無反擊能力,隻能在被擊沉和投降間選擇.

戰爭開始1.5-2.5小時後,台灣軍方已經完全喪失製空權,喪失對五公裏以上空中目標雷達探測和導彈攻擊能力,並喪失已經出海的全部大中型戰艦和部分小型艦艇。

該報道認為,在這次台海作戰中,台灣軍方完全喪失製空權並遭受轟炸,兵力不能集結、運動。由於解放軍始終維持數十架飛機在台上空盤旋轟炸,解放軍地麵部隊也可以控製若幹架無人偵察機監控台灣軍方,再加上偵察衛星,一旦台軍方組織營級規模的集結和運動,很容易被解放軍發現,在空中盤旋的飛機可以在幾分鍾內進行空襲,台灣將喪失抵抗能力。

“美國科學家聯盟”的專家認為,殲-10任務將主要是配合中國空軍的殲-11戰機征服台灣空軍,從而取得空中優勢。其中,殲-11戰機是中國自己生產的蘇- 27,負責打擊美軍航母戰鬥群,而殲-10則承擔執行二線製空作戰和一線對地、對海攻擊任務等。這種分析意味著殲-10將是台軍戰機的主要對抗力量。

美政府智庫——“美國科學家聯盟”認為,殲-10優於台軍的主力戰機。殲-10最大巡航速度2.2馬赫,升限18000米,作戰半徑1100公裏,最大航程 2500公裏,可以接受空中加油,從而使得航程倍增,整體性能優於台灣空軍列裝的F-16A和“幻影2000-5”。F-16戰鬥機是台灣三大主力戰鬥機中作戰性能最好的機型,具有夜間偷襲和低空作戰等方麵的能力。然而它們畢竟是早期的AB型,並不是美軍F-16家族中最先進的,作戰半徑隻有900公裏左右,飛行高度僅約1.6萬米。幻影-2000雖然最大速度可達2.2馬赫,然而,主要進行高空作戰,中低空作戰機動性能差,易被動挨打。

盡管在未來台海衝突中,戰機的可靠性、電子設備性能、人員素質、戰術訓練與美軍的馳援等,都是勝負的關鍵,但是中國大陸一旦大量裝備殲-10來壓製台灣,台海的空中力量對比將迅速向大陸傾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