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時間主流民意對大陸是一個什麽樣的態度,這對於關心大陸能否統一台灣,采取什麽手段統一台灣,在多長時間能夠統一台灣的大陸網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本文隻能粗略地概述幾點.
台灣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時間的政治主軸和過去十幾年沒有什麽不同,依然是統獨/省籍爭議.台灣的基本政治結構依然是基於上述爭議的所謂藍綠陣營. 最近的北高市長選舉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藍投藍,綠投綠,就象陳水扁這麽明顯的弊案都不會改變台灣的政治版圖. 搞清楚這兩大陣營的態度,台灣主流民意對大陸態度也就一目了然了.
-----綠營對大陸的態度
綠營既本土選民. 在台灣,本土選民主要是指400多年前到1949年以前這一段時間從大陸東南沿海陸續遷台的移民後裔.主要有福佬(閩南後裔為主)和客家兩大類.前者操閩南話(就是台灣人所謂的台語),後者講客家話. 這些所謂本土台灣人自遷台以來,曆盡荷蘭,明,清,日,民國的統治.從未有過自己的政權.
國民黨敗退台灣以來, 從未處理好對這些人的關係. 1949年以後遷台的所謂外省人在相當長時間內壟斷了台灣的政治,經濟,法律,軍事等各個社會領域直到李登輝上台. 台獨思想在五,六十年代借民主自由的掩護開始萌芽, 七十年代逐步表麵化, 八十年代事實上合法化.九十年代李登輝的"一邊一國論"標誌著台獨思想已被台灣最高領導人接受並開始向台灣社會推行. 1996年的台灣總統直選和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讓台獨具備了技術上的可能性. 本土台灣人一朝醒來,突然發現土生土長的自己人執政了,下一步很自然就是甩掉大陸人建立的舊政體"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國",徹底實現400多年來的福佬人"出頭天"的夢想.
綠營以為搞掂在台灣的國民黨,"台灣國"也就是個時間問題.沒想到,大陸反台獨維護國家統一的立場和各種反獨促統措施,攪了綠營的美夢,特別是大陸居然讓台灣幹爹老美出來反台獨, 台獨綠營對大陸能不惱羞成怒? 他們恨不得讓大陸從地球上消失.
再加上自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以來,國民黨長期在台灣實行對大陸妖魔化的政策. 本土台灣人在此之前對大陸的了解甚少. 幾十年洗腦下來,對大陸的影響還能好得了嗎? 綠營現在對大陸的仇恨在很大程度上是繼承,延伸了國民黨對大陸共產黨的仇恨.
另外, 台獨在操弄省籍議題時,很巧妙地把國民黨和中華民國視為外來政權,宣揚"中國人欺負台灣人",也使得綠營選民把對國民黨的仇恨轉嫁到大陸人頭上.
語言因素. 大部分的綠營選民講閩南話或客家話. 語言是排外的天然的最好工具.幾乎每個獨立運動都和
那個地區所講的語言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加拿大魁北克(法語)如此,台灣亦不例外.台獨精於此道,你看阿扁的選舉講話,那次不是用閩南話? 絕大部分大陸人不講閩南話, 在台獨眼中自然是外人.
還有很多,不一而述
-----藍營對大陸的態度
如前所述, 藍營基本上是1949年以後遷台的大陸人及後代. 很多人當年甚至現在任職軍公教,亦有不少文人商賈. 不少人出自名門旺族,或書香門第,生活優裕(有些大陸人說台灣人素質高,就是指這些人).
藍營選民對西方尤其是美國無比崇尚,那些留過美的藍人(綠人亦如此), 言必稱美國如何如何,有一種他們就是美國人的幻覺,真不把自己當外人.以為美國的先進就是台灣的先進,美國的強大就是台灣的強大.這些人對美國人言聽計從,對大陸卻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心理優勢. 在這些人眼中,中華民國是正統,繁體字是正體字,大陸政府沒有合法性,大陸一切都是野蠻的,落後的,目前的發展趨勢是不能持續的.不少人用當年來台逃過大陸反右,文革而慶幸萬分,以此來證明大陸是錯的,國民黨是對的.
.
藍營不少人和共產黨有血海深仇,當年有人或被沒收財產,或被鎮壓,或被剝奪優裕生活,這些人將把這種仇恨帶入墳墓.龍應台之母就是這類人.
"中華民國"是這些人的一塊神主牌,是他們的一個精神安慰. 他們用這塊牌子內拒台獨,外拒統一.一些老兵當年在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幟下打過日本人,打過共產黨,流過汗,流過血,對中華民國有感情. 要他們誌願舍棄中華民國和大陸統一,幾乎是不可能的.
藍營對大陸不信任,持抗拒態度還有很多方麵,限於篇幅,不一而述.
最後,藍綠兩營對大陸政體的否定,對大陸人的缺乏了解和天然蔑視,大陸台灣個人所得之差距,都使得台灣主流民意對大陸的態度是非常負麵的.
本文隻給出了台灣主流民意的分析,歡迎各位讀者對大陸的統一方式,時間等作出自己的結論.筆者也會基於上述分析,就如何統一台灣提出拙見. Stay Tuned.
一回生二回熟。第一天是圖新鮮湊熱鬧,第二天就是專程來給艦艇上的海軍弟兄們送東西,送禮物,送報紙,送美元,送什麽的都有。官兵們也回贈我們海軍的紀念章和祖國的礦泉水,接待我們的一位年輕軍官說,“我們是你們的流動領土,到了甲板上就算是回國了。”旁邊幾位水兵們也七嘴八舌地補充:“即便你們在國外犯了法,隻要上了咱們的艦艇就沒事兒了。”
一句話簡單,但意味尋常,往前邁一步就是回國,往後退一步就是出國,不用護照也無需簽證,太有趣了,好似做夢一般。這“犯法於天涯,逍遙於法外”的說法似乎也是那麽順耳和刺耳的耳熟。從小就是聽滿一耳朵國恥長大的,當年高考曆史時心頭上積壓的都是有關洋人是如何在舊中國犯了法後跑到艦艇或“租界”後就沒事了的鬱悶。而今,沒想到自己竟然也有這麽一天在堂堂“美帝國主義”的港口裏站在自己本國的軍艦“領土”上,一時間大家還真的有點茫茫然的快感,仿佛有一種在夢鄉與現實之間昏搖的幻覺。
為了加深體會這種“避風港”的安全感,大家夥不禁地“惋惜”自己先前還真沒在岸上犯點什麽事,否則這會兒就可在祖國的水兵保護下坦然自若地溜之大吉了。說著說著還正巧,一個慣於惡毒誹謗解放軍的台獨媒體攝影組此時也爬上了我們的軍艦。正愁沒地兒“作惡”出氣呢,這幫洋奴才倒是自討沒趣兒送上門來了,反正在艦艇碼頭是兩個天地,在哪兒折騰他們一下都不算犯法。於是乎,我們這幫大陸遊子痛痛快快地把這幫偽“來客”作弄修理了一番。開始這夥人還躲躲閃閃,自稱是大陸媒體,假示好意,混在人群中騙取我們官兵們的信任和采訪,後來在我們的稀落下一個個地被揭露扒皮,不得不招認是“台灣來的,說國語”,但是就是不願意認祖歸宗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也許是東道國的有意關照,美軍特地把它的一艘龐大的航空母艦停泊在我們艦艇旁邊,居高臨下,虎視眈眈。那些被淪為“”的媒體在不堪戲弄被哄下軍艦後,更是得意洋洋地留在碼頭上,不停地來回拍攝我軍驅逐艦和美軍航母艦的比較鏡頭,其意圖無非還是誌在通過負麵報道來達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話是這麽說,但是一層不快的陰影還是覆蓋在大家的心頭之上,因為誰也不情願親眼看到,更何況是親身參與,“自家人”之間的相互敵視;隨之而來幾分沮喪此時也多少攪亂大家興致勃勃的心情,因為誰都清醒地意識到,更何況能夠一目了然地見證,我們落後的差距仍然是如此這般巨大。然而,此時在我腦海深處的感觸則是來自更加遙遠的追溯;那就是,一百年前的黃海大戰之敗至今仍然奏效,在馬關被迫割去的台灣至今還是沒有真正回歸,被清政府拋棄拱讓的台灣子女依然不堪回首共處。換言之,炎黃子孫的後代仍然保持著統一與獨立的僵持,中華民族的團結仍然麵臨著敵視和分裂的挑戰,我國領土的完整仍然有求於列強及霸權的默許。這是什麽樣的中國現實,這又是何等的中國之夢。
年輕的海軍官兵們在路途太平洋時曾經遇到特大風暴,千辛萬苦,征服了一切艱難後把祖國的榮譽帶給彼岸的僑胞。在烈日暴曬的歡迎儀式上,在碼頭上的美國水兵們早已東倒西歪站立不直的時候,甲板上的中國海軍官兵們卻依然筆挺聳立,毫無鬆懈,令人敬佩。兩軍的軍紀一目了然,毫無對比之處。然而,兩軍的裝備也還是同樣鮮明的懸殊,無法強弱等次,以至於同文同族的“台胞”皆可繼續在一旁為之驚喜若狂,偷歡暗笑。我不禁在為海軍官兵們大無畏的精神而驕傲的同時也為他們任重道遠的負擔而感歎。然而,從海軍戰士們的言語裏可以聽出,一路上最讓他們無法忍受的還是在起航不久就被日本自衛隊的軍艦近距離尾隨的事件。接待我們的軍官說:“那幫家夥分別在我們兩側行駛,跟蹤了我們好長一段時間才遲遲離去。”問到當時他們手中最需要什麽家夥的時候,我吃驚聽到的不是官兵們的回答,而是他們回答的異口同聲:“航母!”
航空母艦這個龐然大物的長短利弊已經是信息時代被網友們反複吵爛了的話題。它早在二次大戰中,就讓美日雙方享盡其福,受盡其苦。但是不論是過去,現在,和未來,航母畢竟還是戰爭中海霸的標誌以及和平時富有的象征。因此,我十分理解海軍兄弟們的心情,每逢冤家路窄之時有誰不願意大爽一把比高低,每逢擦肩而過之際又有誰願意屢次吞下“走為上策”之怨氣呢。然而,勝敗榮辱並不能完全取決於手中耀眼的家夥,因為從硬件的角度來看,我們也曾經強大過但最終還是無成一事。鄭和年代,南下西洋的船隻要大於哥倫比亞的探險船好幾倍,稱得起是當代的“航母”,但是它們最終大不了為朝廷從非洲彼岸拉回幾頭長頸鹿。甲午年代,一個病態百端的大清國供養了一支吃喝嫖賭吸大煙的北洋海軍,它擁有的“定遠”和“鎮遠”二艦是黃海大戰時日軍百炮不沉的鐵甲艦,不愧為是當時的“航母”實物和標誌,開戰前海軍總提督丁汝昌還曾率領這支“兩遠”艦隊開進日本港口去顯耀過,但是開戰後我方最終還是武器高於誌氣,以五小時沉四船逃兩艦的戰績,以敗一仗賠一島丟三省辱百年的結果而告終。從此至今,我國再也沒有在武力平衡的情況下抵擋過任何來犯。想到這裏,我的墨鏡背後不覺地有淚水流下。
又是十年過去了,周邊鄰國當中也已經有小二阿三的弄來一兩條航母在海上漂來蕩去,然而“哈爾濱號”的戰士們在海上崛起之夢依然無時不在我的腦海中蕩漾。令人欣慰的是,中國雖然還沒有建立起一支藍海艦隊,她卻黯然果斷地挺進了主導航海的太空;中國雖然還不具備遠征討伐的航母,她卻堅定不移地走出了有海無防的陰影;中國雖然還沒有完全崛起,她卻步伐穩定地走上了全麵小康的不歸之路;中國雖然早已遺忘了五十年代“趕美超英”的大躍進口號,她卻在改革開放後不到三十年裏就已經實現了這個理想的一半。與此同時,振奮人心的還包括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們當中正在相互流傳的喜訊,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北京號”已經開始上馬,“哈爾濱號”官兵們的航母夢即將在訪美十年後圓滿終結。
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海峽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是昔日的國共仇敵已經再次握手,兩岸的民生民意已經重新接通相脈,中國的繁榮富強已經不再是高歌夢想。隨著祖國的日益壯大,天下華人的命運更是煥然一新,曾經在海外壓抑多年的華人自卑感也不翼而飛了;以前每次回國後就又盼著再出國的心理,現在卻變成了每次出國後就立馬向往下次回國的日期。這種從自卑到自豪的感覺變遷,莫非就是當前人們所暢所欲言的中國之夢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大家此時此刻則是正在真實地目睹和現實地分享這個夢想。如果我們全民共鑄的銅牆鐵壁不再拔地而起於一盤散沙之上的話,那麽這將是一場何等壯觀美麗的和現在進行式的夢想。因為隻有在這個大前提下,在這個夢想裏即使甲午風雲再起也決不會重演國殤國恥;因為隻有在這個大前提下,在這個夢想裏即使兩岸繼續保持現狀也將必定走向和平統一;因為隻有在這個大前提下,在這個夢想裏即使還有來犯者膽敢把戰火再次燒到國門,中國也一定有能力將其星星之火遍地燎原於敵國領土之上。因為隻有在這個大前提下,在這個夢想裏即使還會充滿千辛萬苦我也一定會盼到“哈爾濱號”的勇士們站在自己高大的“北京號”航空母艦上重訪美國軍港,啊,熱淚盈眶。
---------------------------------------------------------------
by hshuli
以下是我在夢回部落格的留言
"這位夢先生的許多創意,其實來自其他台版的報紙社論,隻不過在行文中,似乎忘記要給一些citations。
看政治問題,最忌諱的就是簡化到單一目標,或者陰謀論。我本來就不寄望不曾參予政治運動的人,能夠理解這裏所描述的問題。說實在的,談論政治議題,大部分人就隻是食人牙慧而已。"
以上這段話的意思,在回應何謂立場與創見。相信這裏許多人都搞過學術研究,都知道Citation有多重要,沒有Citation就沒有
Credibiliy,這是基本常識。
我們每天接受不同的資訊,經常不經意的就忽略了資訊的來源,可怕的是,資訊的來源,又經常主宰著它將提供什麽樣的資訊,經常我們的創見就來自這些資訊。你在書寫概論性的文章之前,應該至少提供資訊來源,尤其是對某些特定事件的分析。否則,就會非常容易患了以偏概全的錯誤,更糟糕的是,沒有 Citation,讀者根本沒法判斷您的資訊準確度。
你們當中有些人,隻看中國時報、聯合報、Yahoo新聞,卻裝著好像一付對台灣政治 若指掌、對啥都懂的樣子。唉,哪一個住在台灣的人不知道,中時和聯合,有多酸,酸阿扁、酸民進黨、酸馬英九、酸國民黨,唉,我不會說中時或聯合是深藍,不過文人辦報的窮酸樣,可真是酸到骨子裏了。所以,請您把 Citation列出來,讓讀者來判斷你的立場、你的邏輯、你的分析。如果你隻看上述的幾份報紙,我對您的言論一笑致之,畢竟這是報紙害了你,你的判斷力也隻有到那個人雲亦雲的層次棉。
如果作者的資訊來源不清楚,其造孽的程度不亞於謠言的製造者,要知道您可能會誤導讀者,讓讀者更佳背離事實。這次選舉,說實話本人首次杠龜,後來,我發了幾封帖子,問一些朋友,深自檢討,我發現我最大的問題是隻讀報紙,沒跟人聊天,導致判斷失準。唉,有時候還真是無法克製,畢竟中時、聯合的新聞真是有夠麻辣,每天都有新劇本,看得挺爽的。可是除了爽之外,我卻離政治現實越來越來遠了。
諸兄,我是很佩服你們這些可以把事情簡化到淺顯易懂,條理分明的層次。不過,我很害怕你們這些人,要是你真的相信事情就這麽簡單。話又說回來,你們會如此厲害,讓我佩服,就隻是因為你們的邏輯太簡單了,隻能承載有限的事實。今天一整天下來,我很得意,你們的邏輯還沒有進化,才會被我耍的團團轉。邏輯要怎麽進化,當然就得適應現實棉,隻不過如果你拒絕認識現實,那你就永遠隻能當低等動物。
如果您真的對兩岸問題有興趣,就請您麵對現實,學會獨立思考,別人雲亦雲,想想為什麽生活在那裏的人會跟你有不一樣的意見,畢竟那是他們的生活。
老話一句,人生而平等,理性、求生、智慧、能力,與你我無益。
回諸位的疑問,我心智的正常。
看政治問題,最忌諱的就是簡化到單一目標,或者陰謀論。我本來就不寄望不曾參予政治運動的人,能夠理解這裏所描述的問題。說實在的,談論政治議題,大部分人就隻是食人牙慧而已。
croupier先生還在大談歸化論,想來你的大中國情結還真嚴重。看你也不到四十歲,怎麽還死抱著五六十歲人的夢想當理想。看看海外華人圈,沒有中國人比台灣人、新加坡人、香港人優秀的問題,什麽老大、老二的心態[對不起您的用詞我羞於引用],恐怕是你自己的想像。
我以為你會談多麽深奧、會把根本原因說個清楚呢,搞半天是給那些不了解情況的人上上入門課!
算是條理清晰,邏輯很流暢,寫的不錯,但俺們都知道這些了,沒看到什麽新觀點!
如果你費心讀一下,多少曉得您的分析有多粗糙。
台灣民主深化的程度,早已經超越您所能理解的範圍。
統一或獨立,這樣的語匯早已不足以描述兩岸關係的現狀與未來的發展。
------------------
台灣民眾曆經了八零年代的台灣本土化運動,九零年代的政治民主化,二千年的政黨輪替,我們一直以為兩岸關係在這一連串的政治事件中逐漸改變,但實際上往往是美中台三方對兩岸關係的認知,牽動著台灣島內的政治環境。我當然明白類似的因果辯論其實隻不過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謬誤,但我並不打算多費口舌去說明兩岸關係與台灣島內政治環境是辯證關係而非因果關係,然而,我以這樣的辯證關係為起點,主張對兩岸關係的認知,並不存在一個先驗的主體意識,相反地台灣主體意識是回應兩岸關係的後設存在。這種先驗主體與後設主體的論調,早已是社會科學中老調牙的論述,在傅柯的文本分析中,主體不情願的淹沒在權力關係所建構的話語之中,不僅失去主動權,更失去先驗的存在,吊詭的是在話語之中否定了主體的先驗存在,將使得經驗與感知因失去載體而隻能依附在話語之中。當經驗與感知所產生的是不可否認的真實感,先驗主體與後設主體的區分就不隻是一個先驗存在或是建構的問題。回到台灣島內的政治環境與兩岸關係的問題,我並不否認有一群人住在台灣島上,但我不認為這一群人將必然或者必須產生集體的主體性,我不否認美中台的三角關係需要三個頂點,但這個頂點並不需要集體的主體性來證明他的存在。
最近,許多在八零年代成長,九零年代茁壯的學運世代,都跟我一樣感到困惑,過去,我們因為羅大佑的歌,開始看見小人物的生活,因為龍應台的書,開始思考中國是什麽,因為侯孝賢的電影,看見台灣在國民黨統治下的悲情年代。曾經,這些人都是我們年輕時代的啟蒙導師,不過幾年,昔日的英雄變成台灣社會的毒瘤,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幾年前,民進黨中央曾經針對年齡在三十歲到四十五歲之間的學運世代的政黨傾向做過調查,調查結果在民進黨黨內引起不小的震撼,曾經帶領他們衝鋒陷陣的民進黨並不具有任何絕對的優勢,更令人不解的是,竟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支持大中國色彩濃厚的親民黨。根據當時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的解讀,這是因為這一群人現在多是家中經濟的主要來源,民進黨在處理兩岸關係上的挫敗,讓他們害怕支持民進黨會引發台海兩岸戰爭的危機,對國民黨一黨專政與白色恐怖的陰影,讓他們無法信賴國民黨,而形象清新以改革為主要訴求的親民黨,就理所當然的成了他們在無法認同民進黨施政的唯一寄托。這是非常典型的民進黨式的詮釋,當然也是民進黨理解台灣民意的基本論調,這種說法,有一個嚴重的盲點,就是刻意的忽略了親民黨有著比國民黨更濃厚的大中國色彩。如果說民進黨濃厚的台獨色彩是其在處理兩岸關係最大的阻力,並且對內民進黨也不吝操作支持民進黨就是愛台灣的意識型態,依照此種邏輯,民進黨無法處理兩岸問題是因為民進黨以台灣為主體的濃厚台獨色彩,那麽親民黨有能力避免台海戰爭,也是因為親民黨濃厚的大中國色彩,如果反對民進黨因為民進黨政府無法處理兩岸問題,轉而支持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的親民黨,支持親民黨應該是親中賣台,不愛台灣,若是支持親民黨可以避免戰爭,卻必須背負不愛台灣的指責,在道德上,將是不可接受的原罪。果真如此,再怎麽反對民進黨,也不可能去支持親民黨,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有越來越多愛台灣的人支持親民黨,標榜著台灣獨立的民族主義運動,不是表現台灣主體性的唯一方法,同樣的,濃厚的大中國主義色彩,也不必然無法代表台灣的主體性。
這個對於台灣主體性的困惑,在最近顯得更加荒謬。當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在326反反分裂法遊行之後,隨即以國民黨副主席的身分訪問中國,與國台辦主任陳雲林簽署十點共識,江丙坤在與中國國家副主席賈慶林談經貿合作、加強兩岸交流、農產品進口等問題,在會談中江丙坤的合法性,來自於他代表的是多數台灣人希望藉由交流化解對立的民意,在中國,江丙坤代表的是更多不在場的台灣人,在台灣,民進黨政府批評國民黨聯共製台的意圖,要以叛亂罪提起公訴,江丙坤不能代表大多數的台灣人;幾乎是同一個時刻,台聯黨主席蘇進強前往日本靖國神社祭拜二次大戰中陣亡的台籍日本軍,就在中國國內民族主義份子正為日本政府竄改南京大屠殺的曆史,發起大規模的反日遊行,蘇進強此舉表達的是台灣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曆史經驗,在靖國神社前,蘇進強的合法性來自於他代表的是更多曾經是大日本帝國國民、穿著日本軍服打仗的台灣人的子孫,在那一刻,我想蘇進強內心的感動,不亞於連戰在西安祭拜其祖母的感動,在台灣,蘇進強一抵達中正機場,就遭到憤怒群眾蛋洗的侮辱,教育部長杜正勝因為不小心說出台聯黨主席前往靖國神社祭拜台籍日本兵是可以理解的,在立法院掀起炫然大波,險些為此下台。如果三二六遊行代表的是台灣人的主體性,江丙坤訪問中國,讓遊行成為一場鬧劇;如果江丙坤與賈慶林的會談可以充分表達台灣人的主體性,那麽蘇進強訪問祭拜靖國神社揭穿了江丙坤虛假的合法性;如果蘇進強參拜靖國神社可以突顯台灣人的主體性,那麽有更多的台灣人將要譴責台聯罔顧日本軍國主義在亞洲地區所造成的浩劫。這麽多的如果與反對,充斥在各個角落,打開電視,「客觀中立」的新聞媒體毫不吝嗇的傳遞各種矛盾的訊息,「主觀偏見」的談話性節目或專欄評論毫不掩飾的表達他們立場,在這場誰出賣台灣的口水戰中,政治人物都說是在捍衛台灣的主體性,隻有民進黨政府害怕突顯台灣政府的立場,搖擺在各種如果與反對之間。
如果說每一個如果與反對,隻是從不同的角度彰顯台灣的主體性,台灣主體性的危機不再於台灣沒有主體性,而在於錯把集體性當成主體性,以台聯為首的台灣國族主義者,以為隻有當所有台灣人都高舉著台獨建國的旗幟,才是彰顯台灣人的主體性;以國親兩黨為首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卻無法麵對中國打壓台灣國際地位的態度從未有所鬆動,隨著中國的崛起,更是變本加厲的國際現實。麵對錯綜複雜的兩岸關係,在台灣島內,有一個關於主體性的迷思,說是迷思,並不是否定台灣主體性與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的密切聯係,而是說這個密切的聯係存在一個邏輯上的謬誤,雖是邏輯上的謬誤,卻並非否定在你我主觀經驗中兩者有密切聯係的真實性,而是說這個邏輯的謬誤的確客觀地存在你我的認知。我們必須承認,這樣的迷思有其曆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麵對過去的努力,我們隻有感激,但是為了擺脫兩岸當前的困境,我們必須了解這個謬誤為什麽發生。兩岸關係的變局,是一個台灣民族主義的危機,卻不會造成一個主體性的危機,或許政治結構的翻轉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但這樣的翻轉卻不會出現主體的斷裂,更不會因此失去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的主體性。
八零年代的本土化運動,其實並沒有太多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的色彩。在文化與學術界興起一連串的去中國化運動,在曆史學界有以杜正勝為首的同心圓史觀,也有以李敖為首的批判主義,在社會人類學界有以李亦園楊國樞等人為首的台灣本土研究,有同樣存在從邊緣看中國文化的論述,台語文化運動台灣文學有小野、苦苓,台灣電影有侯孝賢等人、台灣音樂有陳明章等;新中國文化運動,也有龍應台、朱天心等人,還有柏楊同名小說電影。如果說在這一連串的文化運動中,最大的成就可說是造就了九零年代台灣主體意識的蓬勃發展,那麽這個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既是培育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的沃土,也是推進中國民族主義本土化的動力。然而,九零年代如火如荼展開的政治民主化運動與民族主義運動的結合,雖然加速了台灣民主化運動的進程,但卻刻意忽略中國民族主義運動在台灣的本土化運動,讓所謂的台灣主體意識成為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的專利。雖說如此,我並不認為台灣民族主義運動刻意扭曲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事實上,我相信網路上某位讀者一句簡單的留言∶「如果台灣真有獨立的那一天,所有台灣人都會飆淚。」對台灣人而言,台灣「民族」的情感,比起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更加真實深刻。
或許表麵上看起來台灣主體意識的蓬勃發展,是一連串的政治與文化運動的具體成果,一般而言,我們也會認為日益強壯台灣主體意識,加速了台灣政治上的民主化運動,然而,把台灣主體意識作為政治上的口號,其實是民族主義運動的目標,而非政治民主化運動的基礎。在國民黨主政期間,外省專製政權理所當然的是黨外反對運動的共同敵人,因之造就了民族主義運動與民主化運動異趣同盟。以推翻國民黨一黨專政的主軸,黨外的民主鬥士不乏有雷震、柏楊、殷海光等非本省人士,在致力於反對政治迫害與爭取言論自由等議題上,與黃信介、史明等台灣民族運動人士結合,震驚中外的美麗島事件,就是在這樣的同盟關係下,成為早年黨外運動的最佳注腳。1986年,民進黨的誕生,是八零年代黨外運動的具體成果,更是五零年代以來台灣民主化運動終於在此時開花結果,這也使得九零年代的政治改革,勢在必行。但同時,隨著政治上的改革開放,在創黨之初台獨屬性尚未鮮明的民進黨,接收了越來越多的海外台獨人士,注定偏向民族主義運動的一端,雖然民進黨作為國內第一個反對黨,接收了八零年代黨外民主運動人士所累積的光環與社會能量,民族主義運動日益高漲的氣焰,塑造了民主運動等同於民族主義運動的假象,美其言是整合早年黨外運動的兩大勢力,卻很快的讓民主運動失去戰場,相反的,反對運動的質變很快的讓九零年代開始的民主選舉,成為台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的戰場。
這一場民族主義運動與民主運動密切結合的政治鬥爭,如果少了李登輝這樣一位身分特殊的中華民國總統與國民黨黨主席,肯定不會如此精采,後李登輝時期台灣島內的政治運動,基本上逃不出李登輝的架構。1990年李登輝在蔣經國驟逝後意外的成為第一位台灣人總統,更在黨外人士的幫助下鞏固其在國內的領導地位,在李登輝十二年的總統任期中,接續著蔣經國晚年所展開的民主化運動,政治上的改革雖有阻力卻也勢不可逆,從廢國大、廢省、立法院改革、修憲到1996年成為第一位民選總統,被譽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的確是台灣政治民主化運動最重要的操盤手。為平反二二八事件,接著開始為白色恐怖時期的被以匪諜叛亂份子定罪的黨外人士平反。
二千年的政黨輪替,雖是數十年的民主化運動最終極的成果,卻也因為刻意的忽略中國民族主義的本土化運動,打著民族主義旗幟的民進黨執政初期,讓台灣民族主義運動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幾年後,民進黨執政卻反而成為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的重大挫敗,也釋放了被壓抑已久的中國民族主義在台灣的本土化運動。2004年的總統大選,雖說總統槍擊案至今仍是一場無頭公案,姑且不論槍擊案是否改變選舉結果,選前不可爭的事實是雙方候選人均沒有絕對的把握贏得選舉。選舉結果,現任總統陳水扁以不到百分之一的差距贏得選舉,這種幾乎勢均力敵的藍綠選民結構,似乎也注定了這場台灣與中國民族主義者的戰爭,正式浮上台麵,持平而論,藍綠雙方不論是誰贏得選舉,這場戰爭都是不可避免的,差別隻是誰將發動戰爭。然而,在這場民族主義戰爭中,選前二二八牽手護台灣號召百萬人參與,影響所及遍布台灣島內各個角落,台灣民眾對台灣這塊土地與曆史的認同,已不容置疑。隨後,民進黨在總統大選的獲勝,更是讓台灣民族主義者以為在深耕已久的台灣意識,讓獨立建國的願景幾近收割階段,緊接而來十一月的國會選舉,以民進黨和台聯為首的綠色陣營,積極操作台灣正名與統獨公投等議題,在選前民進黨成功掌握選舉議題的主導權,聲勢高昂,台聯所發起的台灣正名大遊行,吸引十萬多人參加,將正名運動的呼聲推到最高點,相對於不知所措的國民黨,台灣建國從來沒有像此刻這麽真實過。令人意外的,選舉結果藍綠版圖必沒有太大變化,國民黨在親民黨與新黨的幫助下大獲全勝,民進黨勉強守住基本盤,台聯卻慘遭滑鐵輪,選前呼聲最高的台灣民族主義運動,國會選舉後嚐到民進黨執政以來最嚴重的挫敗。
台聯的挫敗,對台灣民族主義者來說或許是個「意外」,然而所謂的意外經常是錯誤認知的後果,事實是,民族主義的熱情並不能賦予刻意忽略兩岸危機的合法性,在這場選舉中,早期民主運動的光環,讓民進黨僥幸存活。民進黨成立後的反對運動,在政治操作上,突顯台灣民族主義的合法性,卻刻意忽略美中雙方的政治與軍事角力,才是決定台灣獨立是否可行的主要關鍵,這個簡單易懂的政治現實,卻沒有得到相對的解答;在生活經驗上,台灣正名固然重要,中國政府打壓台灣國際地位也是事實,但是這種隻有在手持中華民國護照進出海關才會碰到的尷尬場麵,卻很難轉化成人們生活經驗的一部分,更多的場景是每天在市場上遇到的大陸新娘,隔壁王伯伯的大兒子因公司業務派駐到上海,李大嬸的女兒在北京大學念書,或者哪個大老板將工廠遷往深鎮留下一大筆債務等等,政治語言中的「對立」已經無法用來描述兩岸現狀,用「衝突」來形容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更是沉重。後李時代的以台灣民族主義論述為主的政治語言,麵對快速變化的兩岸關係,很快地失去描述現狀的論述能力,相反地,中國民族主義本土化運動從八零年代以來所積蓄的社會能量,在民進黨執政後,很快地與民主運動結合發動攻擊,企圖占據論述空間,成為台灣社會當前最主要的反對力量。
直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一波挑戰台灣民族主義的論述,並不是台獨份子所形容的中國統戰台灣的特洛伊,更不是用台灣主體意識的外衣,包裹中國民族主義的靈魂,正確的說,這是在曆經九零年代政治改革從早期追求政治民主化蛻變而成的自由主義運動,對台灣民族主義論述霸權的反撲,有意思的是,褪去民族主義外衣的自由主義,開始對民進黨內的民族主義者發動合法性的戰爭。在最近一期的新新聞雜?中,南方朔以「連戰訪中是完成民進黨十七年前的心願」為題,藉著揭露民進黨黨內秘辛毫不諱言指責民進黨政府的無能,更進一步隱涉民進黨內以李登輝為首的台灣民族主義者背離民進黨創黨的初衷。未來一年除了兩岸關係之外,在台灣島內最值得觀察的政治現象,應是民盟或是自由主義運動對兩岸關係的發展,逐漸成熟的論述方式,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在連宋相繼訪中之前,一些自由主義者,過去總被認為是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的叛逃份子,因之不容於藍綠陣營的支持者,但連戰訪中以來,對民進黨政府的不信任,一股腦的宣?在對台灣民族主義者的不滿上,對兩岸關係新的詮釋將在民進黨與國民黨黨內挑起資源再分配的政治鬥爭。
直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一波挑戰台灣民族主義的論述,並不是台獨份子所形容的中國統戰台灣的特洛伊,更不是用台灣主體意識的外衣,包裹中國民族主義的靈魂,正確的說,這是在曆經九零年代政治改革從早期追求政治民主化蛻變而成的自由主義運動,對台灣民族主義論述霸權的反撲,有意思的是,褪去民族主義外衣的自由主義,開始對民進黨內的民族主義者發動合法性的戰爭。在最近一期的新新聞雜?中,南方朔以「連戰訪中是完成民進黨十七年前的心願」為題,藉著揭露民進黨黨內秘辛毫不諱言指責民進黨政府的無能,更進一步隱涉民進黨內以李登輝為首的台灣民族主義者背離民進黨創黨的初衷。未來一年除了兩岸關係之外,在台灣島內最值得觀察的政治現象,應是民盟或是自由主義運動對兩岸關係的發展,逐漸成熟的論述方式,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在連宋相繼訪中之前,包括學界的王X瑜、黃光國、民盟的許信良、侯孝賢等,這些人在連宋訪中之前,被認為是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的叛逃份子,因之不容於藍綠陣營的支持者,但連戰訪中以來,對民進黨政府的不信任,一股腦的宣?在對台灣民族主義者的不滿上,對兩岸關係新的詮釋將在民進黨與國民黨黨內挑起資源再分配的政治鬥爭。
it s normal for China to fall during 1 century , esp. reboun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