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那邊的姑娘

我是一個簡單的女生,一個喜歡大海的女生. 如果我們是知己,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去海邊走走,看看,聽聽海的聲音.
個人資料
正文

001胡扯:找工作的誤區?

(2005-07-27 03:20:31) 下一個

賴賬宣言:信奉基督教的請不要往下看,此文可能冒犯了您;這是咱的個人感覺,您要是跟著咱的感覺走,後果自負。

不知各位對“任人唯親”和“任人唯賢”是如何理解的,但在咱(出國之前)的印象中,中國人比較講究關係,任人唯親重於任人唯賢,而西方國家是任人唯賢的。

既然是任人唯賢,那麽,咱隻要有本事,找個工作應該是不難的。咱找工作的初期,申請信都寫油了,回信也不少,第一封回信告訴你申請信收到了,第二封回信告訴你 good luck next time,不過,咱一張郵票換人家兩張郵票,還算值(你集郵呀)。偶爾能跟人說上一兩句,那 bad luck 的原因是沒工作經驗,啊,那中國的工作經驗不算呀。

等到了進了門,才明白過來這任人唯賢是表麵文章,你看那大公司,政府機關,大學招人時那規矩,能做鬼嗎?能!隻要想做就能!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做鬼招來的。以咱自己為例,咱有一個工作開始時是合同工,也就是到期走人。可幹了一段時間,老板想把咱轉成固定工,也就是可以一直幹下去,這一轉,按規矩等於換人,要從登廣告,麵試等等從頭做一遍,登廣告就登廣告,老板授意在最小的範圍內登廣告,在最短的時間內截止,收到的申請信都放一邊,麵試?老板說天天看到你,算是麵試過了,這事不就做成了。要說破了規矩,你去查,一條規矩也沒破。還有一個例子是咱參加的招工,把一摞申請信給咱,讓咱挑三四個出來麵試,這申請信中有一個是咱同事的朋友,也有一個是咱的朋友,嘿嘿,你知我知,可老板不知怎麽看出名堂來了,他楞點了個第三者!下回咱得想個高招。

至於小公司,沒人去查他們,也沒必要有什麽規矩,老板說了算(咱不是工會的人,不知道工會是怎麽監督的)。

任人唯賢不易通,來點任人唯親吧,找呀找,找到一個……

1)誌願者工作(volunteers),就是幹活不拿錢,不過你得找和你專業合拍的工作,那種輪子上的午飯(meals on wheels)類的幫不了忙(別說咱壞,咱要是退休了,咱也想變成輪子去給老人們送飯)。幹誌願者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有一個工作經驗,更重要的是你也可以有一個 reference,而這個 referee 本身又有關係的更好。專業對口的誌願者工作並不是很容易找,你可能還需要個關係才能入門,這就是下麵的2)。

2)到教堂去找關係,星期天上午花上一兩個小時,到你住的附近的教堂去,這信教的人一般來說還是不錯的人,特別是對從不信教的地盤上來的人,說白了,他們想拉你入教,改造你,當然你要信教咱也管不著。咱的一個朋友就是在教堂認識了不少人,其中的一兩個給他介紹了不錯的工作。要小心澳州的英國背景的人,他們對 Catholic (天主教)的人感冒,那也是北愛爾蘭鬧得不可開交的原因,愛爾蘭人信的是天主教而英國人是 Anglican。

思路斷了,收手。要去開會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