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米

菱角米很清香,有點甜。據說有個偏方治各種癌症,就是把菱角連著皮放進水中煮,然後喝湯吃米。
正文

說實在的我對劉心武"林黛玉家產被賈家侵吞"論很不讚同

(2007-07-23 18:12:11) 下一個
賈璉和鳳姐兒那對話完全是捕風捉影的瞎上崗上線,完全是臆想.以賈家蓋園子的情況來看,他們手裏應該是經過幾百兩銀子的.從黛玉的父親來看:
第一,有肥缺的人不一定是貪官,黛玉的父親,從黛玉身上就可以看出來,他不是那種人.而且他做那官沒幾年就死了.
第二,黛玉的父親,不會那麽傻,自己家放著富貴,卻把唯一的女兒送到人家家裏仰人鼻息.即使親姥姥家,也不會那麽做.就是因為自己家境不很好,才送過去.
不管高鄂的四十回怎麽樣,賈母在前麵很多次是表示出對黛玉的不滿來的.而黛玉的判詞也說明了她沒能和寶玉成親,在這個大家族中,隻有賈母才有真正的決定權.
有些事情,劉心武太武斷地猜測,影響了後人對紅書的評判.如果黛玉是貪官的女兒,我說的話可能讓那些有不尋常背景的人不高興:
她活該受罪,她是為她父親贖罪,我這樣想.
可是曹老的意思絕不是讓大家這樣想的.

菜花朋友的回帖是: 劉心武和周汝昌是一路貨色,都是剛開始捧一個權威,後來出名了就信口開河。
周汝昌剛開始捧胡適,把胡適的甲戌本抄了下來。
後來就把上麵所有的話都當作真理。
胡適雖然看重甲戌本,但胡適存在一個辯證的過程。 關鍵在於胡適占有資料比較多,不會把某一資料當作“真理”。
周汝昌把他抄下來得甲戌本當作惟一真理,根本就不管那上麵的
評語有可能是多年多人層累的過程--也許情有可原,他抄的時候抹去了評語的不同性。
劉心武剛開始猛拍周汝昌的馬屁, 剛好周汝昌那時是不怎麽得意的時候, 有這麽一個人捧他,高興的什麽似的。
劉心武靠著周汝昌的指點, 對紅學的一些八卦知道了不少,後來就在這上麵越發的胡扯起來。
紅學是折騰不下去了,除非再出一個毛澤東。

這是劉心武的論點:
在第七十二回裏麵,賈璉和王熙鳳說了好多有關銀錢的話,賈璉說不過王熙鳳,於是就用一句話收場,他說:“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財就好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寫上的!從七十回往前,賈璉在什麽情況下有可能獲得二百萬兩銀子?
首先,書裏麵對林如海的情況交代得很清楚。這個人祖上三代都是皇帝給封了貴族頭銜的,到他這一代,雖然不再享有貴族頭銜,但他科舉考試獲得了很高的名次,當了巡鹽禦史,衙門在揚州。巡鹽禦史,這是個肥缺啊!他在多少個環節上可以獲得財富啊!他死了以後,一定會留下大筆的遺產。

可是,我們在閱讀《紅樓夢》時會發現,林黛玉在榮國府裏沒有任何的經濟外援。《葬花吟》中,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十分貼切地道出了她寄人籬下的真實感受。從經濟地位來說,她是整個榮國府的小姐裏麵最悲苦的一個人。

第四十五回寫到林黛玉和薛寶釵說了很多知心話,牽扯到兩個人的經濟狀況。林黛玉就說:“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姑娘一樣。”什麽意思啊?“一草一紙”,這個話把她生活當中的所需全概括了。這個“草”,說明她很謙虛,說自己是吃草的,也就是說她平時的吃喝全靠榮國府供應。說“紙”,因為林黛玉是一個才女,她要讀書,她要寫詩,她有文化需求,她這方麵的需用也都要靠榮國府供應。

林黛玉的身體很弱,需要吃燕窩。燕窩是很貴的東西,即便賈母、王夫人不嫌她,榮國府那些底下的人不也得說她的閑話嗎?這時,薛寶釵就跟她說,這個燕窩她們家供得起,當晚就讓人送來了一大包燕窩。此外,還送了一大包潔粉梅片雪花洋糖。那個時代薛家就有洋糖,兩個人的經濟狀況真是太不一樣了。

賈母是黛玉的經濟靠山

賈母對林黛玉,在經濟上是保駕護航的。這就要討論第二十九回中的那個情節。賈母到清虛觀打醮之前,發生了一件什麽事呢?端午節快到了,賈元春從宮裏給榮國府的親屬頒賜節禮。賈元春賜給這些人的節日禮物,賈寶玉和薛寶釵得的最多,均等;林黛玉、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等人比他們少。這意味著什麽呀?在那個時代,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意向,就是指婚的意向。這是很利於實現“金玉姻緣”的一個舉措呀!因此,王夫人和薛姨媽肯定非常高興,關鍵看賈母的態度。

賈母在這件事上裝傻。你沒明說,我就不懂。這是賈母的一個重要態度。而且,當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細節。清虛觀打醮,賈母讓榮國府的女眷全去,首先她點名要薛姨媽必須去,然後讓人告訴王夫人讓她也必須去。榮國府的那些女眷傾巢而出,幾乎所有能爭取到機會的人全去了,但是有一位沒有去。誰啊?王夫人。

王夫人不去,這在當時那個社會裏是一個很駭人聽聞的現象!她說她有事。有什麽事?她說宮裏麵元妃那兒會派人出來,她要接待。這是為什麽?因為王夫人和薛姨媽看到賈元春頒賜節禮,把賈寶玉那份和薛寶釵那份完全劃一,心裏特別高興,但賈母一點反應都沒有,王夫人覺得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所以就沒有去。

王夫人沒去,但是那個張道士卻在賈母麵前給賈寶玉提親了。提親以後,賈母就當著大家表態了:“上回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裏不該早娶,等再大一點再定吧!”這個話很厲害,等於當眾宣布元妃的指婚無效。賈母還故意搬出一個和尚———因為王夫人、薛姨媽總在造輿論,說有個和尚如何預言了“金玉姻緣”,賈母的意思就是:你們有和尚預言,我這兒也有和尚預言。賈母接著說:“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隻要模樣兒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

賈母知道薛姨媽、王夫人一天到晚在“金玉姻緣”上打著主意:你們不就是嫌林黛玉窮嗎?嫌林黛玉沒有根基嗎?你們不就是怕成就“木石姻緣”嗎?現在我就把話說清楚了。然後,賈母又說:“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也罷了。”這是什麽意思?林黛玉雖然沒有得到她父親的遺產,但是賈母有私房錢,她是林黛玉的經濟上的後盾。


黛玉財產被挪用私吞

但林如海應該分給林黛玉的遺產究竟跑到哪裏去了?第十六回寫到:“林如海已葬入祖墳了,諸事停妥,賈璉方進京的。”“諸事停妥”,當然包括賈璉以監護人身份爭到了林黛玉的遺產這件事。

我們從第十六回往下看,就會發現賈璉帶著林黛玉從蘇州回來以後,很快遇到了一樁大事,就是賈府為了迎接賈元春省親斥巨資興建了大觀園。曆來都有一些讀者感覺到,林黛玉應得的那份遺產肯定是在興建大觀園的時候被賈府挪用了。林黛玉自己對此混沌無知,賈母應該是知道的。但因為元妃省親一事關乎整個家族的根本利益,賈母對此也就予以了容忍。

那麽,林黛玉應得的遺產全部都挪用於興建大觀園了嗎?當然不是。賈璉既然經手此事,必然從中貪汙。

第十六回寫賈璉從蘇州回來,平兒私下裏有一句話說他:“我們二爺那脾氣,油鍋裏錢還要找回來呢!”又寫到賈璉聽說賈珍派賈薔去姑蘇采買戲子,公然笑道:“這個事雖不算甚大,裏頭大有藏掖的。”“藏掖”就是暗中貪汙的意思。這些筆墨其實都在向讀者暗示,從蘇州攜林如海的大筆遺產到賈府的賈璉是一定要從中侵吞的。

在第七十二回裏麵,賈璉和王熙鳳說了好多有關銀錢的話,賈璉說不過王熙鳳,於是就用一句話收場,他說:“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財就好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寫上的!從七十回往前,賈璉在什麽情況下有可能獲得二百萬兩銀子?請注意賈璉的口氣,“這會子”是相對於“那會子”而言的,“那會子”是哪會子?就應該是他陪林黛玉到揚州,先是探視林如海的病,後來林如海就死掉了。賈璉把這些銀子拿回來之後,有可能形式上往官中交了一點,其他的就和王熙鳳私吞了。

林黛玉血緣之謎

寶玉不是賈母的親孫子

麵對寶、黛之間的愛情,我們不能理解的是,曹雪芹這樣一位天才作家,為什麽要寫一對血緣如此接近的人物彼此相愛?曹雪芹的“真事隱”究竟隱藏了什麽?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了解賈母這個人物的原型。

賈母的生活原型是康熙朝蘇州織造的李煦的一個妹妹。她嫁給了康熙朝江寧織造曹寅,但是就在享受榮華富貴生活的時候,丈夫曹寅一命嗚呼了。

曹寅死了,他兒子接著當這個江寧織造,就是曹禺頁。可是天公不作美,不幾年,曹禺頁也死了。康熙就命令李煦:你去到曹寅的侄子裏麵選一個奏報上來,過繼給李氏,接著當江寧織造。李煦就給康熙上了奏折,推薦了曹兆頁。曹兆頁轉化到小說裏麵構成的藝術形象,就是賈政。

小說裏麵說賈母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賈赦,可是賈赦跟賈母住在一起嗎?不住在一起。這不但是貴族家庭的一個怪現象,就是在封建社會的普通家庭裏也是很離譜的。賈母的丈夫是賈代善,賈代善死了以後,爵位是由賈赦來承襲的。可是襲爵的他卻不住在榮國府的榮禧堂,不住在榮國府中軸線上的主建築群,卻跑到榮國府隔壁另外一個黑油大門的院子裏去住。這個榮禧堂——榮國府最重要的一個空間——被誰占據了呢?賈政和王夫人。

這是曹雪芹“真事隱”、“假語存”文本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因為在生活的真實當中,李氏的丈夫和親兒子都死了,過繼來一個兒子帶著兒媳婦來侍奉她。而賈赦呢,在生活真實當中是賈政原型的一個親哥哥,並沒有與之一起過繼到李氏的門下。在小說裏,為了寫作上的方便,曹雪芹就合並同類項,把生活當中賈赦的原型也設計成了賈母的兒子。

以生活原型而言,曹雪芹如果是曹兆頁的兒子,那麽他跟李氏就並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他隻是一個過繼來的兒子生下的一個孩子。但是在封建社會,無論是富貴家庭,還是普通人家,都認同一個道理:過繼的兒子如果是成年過繼過來的,和他過繼後的父母關係不融洽的話,這個兒子所生的那個兒子卻會被上麵的祖父、祖母視為自己的親孫子,這是在那個時代為了延續一個家族的血脈約定俗成的一種心理認知和倫常定位。所以書裏多次寫到,賈母對賈政沒有什麽感情,但她確實是把寶玉當作心肝寶貝,這是非常合理的。

黛玉是跟賈母最近的生命

生活當中的李氏有一個親女兒,在小說裏麵化為了賈敏,生了一個女兒林黛玉。這是她的親女兒生下的親女兒,非常親啊,所以第三回林黛玉到了榮國府以後,賈母那樣激動———否則不好理解:賈母眼前的姑娘很多嘛,大兒子賈赦就有大女兒賈迎春,那不就是賈母的寶貝疙瘩嗎?對不對?賈母有血緣上嫡親的孫女兒啊。可是小說裏麵賈母對賈迎春什麽態度啊?有一次府裏麵開宴請客,南安太妃來了,要見他們家的姑娘,賈母讓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出來跟人家見,說賈家的姑娘就把探春叫來吧。邢夫人對此耿耿於懷,認為賈母對賈迎春的存在視若未見,非常怨憤。相比之下,賈母初次見到林黛玉時是怎麽個情景呢?而且大家知道,王熙鳳是最會討賈母歡心的,王熙鳳出場以後怎麽說的啊?她就知道賈母心裏在想什麽,她說,哪裏是一個外孫女兒啊,分明是一個嫡親的孫女啊!她就知道,在血緣上,林黛玉是跟賈母最近的一個生命,所以賈母珍愛她。

書裏說賈母的二兒子是賈政,但從描寫上看,像親的嗎?有賈政在場,賈母就覺得不自在;賈政在她麵前承歡也顯得很勉強,最後賈母就等於是把賈政給攆走了。真是親兒子能這樣嗎?在賈政痛打賈寶玉之後,賈母顫顫巍巍去說了一些話,那是母親在和親生兒子說話嗎?

李紈和賈蘭的的原型是誰?

還有一個人物,曹雪芹把生活真實中的她加以變化寫到了小說裏,她就是李紈。《紅樓夢》八十回後寫到,賈府滿門被抄,獨有李紈母子幸免,沒有被拘禁,後來還很發達。

李紈這個角色身上有生活的真實當中李氏的親兒子曹禺頁的媳婦馬氏的影子。曹禺頁死的時候,馬氏正懷有身孕。

在第四十五回裏麵,因為王熙鳳潑醋以後打了平兒,李紈看不過去,兩個人就發生了一些衝撞,這時王熙鳳說了一些揭李紈隱私的話:“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子,老太太、太太還是說你寡婦失業的,可憐不彀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了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也就是說在小說裏麵,李紈享有的月銀數量是和王夫人平等的。小說裏為什麽這麽寫?可見在生活當中有一個馬氏。你想,馬氏雖然失去了女主人的地位,但是江寧織造府供應她月銀的時候,那個份額不可能給她降低,她的月銀的數額應該是和曹兆頁的夫人均等的。

如果李紈的身上有馬氏的影子,那麽,李紈的兒子賈蘭的原型會不會是賈母原型的親孫子呢?

在第二十二回裏,榮國府眾人聚在一起過燈節,大家都很高興,可忽然賈政發現賈蘭不在座,就問,怎麽不見蘭哥兒啊?李紈說因為老爺你沒叫他。根據小說的人物設計,賈蘭是賈母的重孫子,是賈政的親孫子,全家團聚還用人叫嗎?可是小說裏麵把賈蘭設計成了賈政的親孫子、賈母的親重孫子,在燈節的時候他卻不去承歡,這是什麽態度啊?沒叫就不去?可見“真事隱”所隱去的真事是:在真實生活當中,這個人物和賈母、賈政的原型都沒有直係血緣關係,隻能這麽解釋。

從書裏的描寫來推敲,賈蘭這個角色的原型,有可能是因為馬氏到頭來還是沒有生下孩子或生下沒能養大,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過繼來的兒子。曹兆頁一家子團聚,他媽因為是李氏的兒媳婦,不能不去,他卻可以認為那是叔叔家的聚會,沒叫他去,他就不去。曹雪芹把她們母子二人降低了一輩來寫,而對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人物,卻基本上保持了原來的輩分,放手去寫他們的愛情,寫賈母對“木石姻緣”的支持。可是在高鶚續寫的《紅樓夢》後四十回當中出現了“調包計”的情節,寫賈母喜釵厭黛。這種寫法,符合曹雪芹的原筆原意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