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班禪大師的儀仗兵 (解釋)

(2008-04-02 20:07:21) 下一個

在網絡上寫字有個好處,就是能夠隨時得到網友的評論與指導。發現不正確、不恰當的地方可以及時糾正,對提高自己的知識有幫助。
比如馬甲我在《班禪大師的儀仗兵,九》中寫到:元朝滅亡以後,花教失去了崇高的地位。但薩迦派畢竟是威風過的,所以依然在藏區保持著相當的勢力,“法王”的稱號始終是他們的專有職稱,其他教派是不能稱“法王”的。
有網友隨即指出:“紅黃花白都有法王……法王是稱號,一般是佛法精深到一定程度才能稱,而且必須在法上有絕大的傳承,與皇帝等或王公含義還是不一樣的”。
我趕緊查找資料,真是這樣——不僅花教有“法王”,其他教派也有,而且還是皇帝禦封的。
看來我先前的知識有錯誤,以訛傳訛了。所以現在立刻改正:
刪掉那段不正確的話,向各位朋友說聲“不好意思”,並且向提醒我的網友表示感謝。

這位網友還指出:喇嘛教“不論前後期佛理都注重,不過後來的黃教主要是加強了行持(戒律)”。
這話沒錯,我在文章中也說“其實,藏傳佛教也不是不講理論”。
我大概知道,藏傳佛教在前弘期比較重“顯學”,隻可惜被滅了,後弘期的密宗特點就很明顯,一直到黃教出現,才又把顯學擺到比較高的地位。
我還知道,黃教雖然主張“先顯後密”,但現實中的許多黃教僧還是直接選修密宗。其原因是這些窮喇嘛沒有足夠的學費,而密宗的修行比較快,學了一些皮毛就可以出去做ㄊ倫
???饈嗆蓯導實目悸恰?
網友還告訴我:“四派都有你說的那些很有戰鬥力的技術,不好說誰戰鬥力更強”。謝謝提醒。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佛爺的手段當然比妖怪豐富。隻可惜我這是在講某個人的故事,無法把喇嘛教的各種武藝都介紹出來,隻好以點代麵了。
每個教派都有厲害的招數。但是,據我所知,在收費相同的情況下,大寺院的僧人通常選擇比較省事的方法,而小寺廟或者“走方喇嘛”則會使用比較動感的場麵。我覺得,這不是本事大小的問題、也不是勤快與否的問題,這是生意經、是由市場決定的。

說到市場,馬甲我在文章中還有一段話:“和尚和喇嘛時常互相看不起,各說各的高明。其實“顯”也好、“密”也罷,都是由環境決定的——內地有農耕的文化、儒家的底子,所以和尚必須故作玄機、顯得有涵養才能吃得開;而西域是農牧文化,人民性情坦率,喇嘛的行為也隻好誇張直露一些、引人注目——大家都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不好說孰優孰劣”
這段文字顯然引起了一位“智悟法師”網友的不滿。
馬甲我趕緊登門瞧一眼,“法師”朋友還真是位比丘,嗬嗬。
與比丘談佛,有些人的態度很恭敬,好象與和尚說話就揀了大便宜。但是,我不。和尚有嗔戒,我沒有;他不怕生氣,我更不怕。我又不想轉世投胎(想了也白想),何必假裝恭敬。
我講和尚、喇嘛“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並沒有胡說。
喇嘛教中含有苯教(黑教)的特點、藏傳佛教中有許多西藏本地的守護神,這是明擺著的事。蓮花生把藏族神話中的元素移植到佛教中來、達賴要請求“載末爾”護法神的幫助——這不是為了開發市場是什麽?
內地佛教就更不用說。儒、釋、道相互影響,關公像和觀音像擺在一起,和尚在玉皇大帝跟前念“阿彌托佛”——還不都是被市場給逼的?
和尚、喇嘛都離不開市場,為了生存做一點變通,沒必要不好意思。
當初,釋迦耶尼也要討好施主,大款“給孤獨”送他別墅(精舍),他挺高興;妓女“庵摩羅”給他買花園,他也沒覺得不合適;釋迦耶尼認為尼姑會減短佛教的壽命(參見《五分律》),可他還是收了比丘尼——說到底,這都是為了開發市場。
所以說,和尚這行業有兩個“上帝”,一個是菩薩、一個是施主。你要迎合施主,就得適應市場,你想支配施主,就得學習西藏喇嘛、把“政教合一”搞成功。
“智悟法師”告訴王外馬甲:“我們出家人!不是你說的那樣心胸狹窄,我們見到比自己修行好的出家人,我們是隨喜讚歎!而不是妒忌,更別說看不起了!”,還說“阿彌托佛”。
王外馬甲很高興。因為和尚的覺悟高,對創建和諧社會有幫助。
(向菩薩保證,馬甲我真的見過一位喇嘛學者寫的文章——論活佛轉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唵嘛呢叭咪吽,I真服了YOU)。
可是,王外馬甲又難免懷疑。
因為有些得道高僧講起話來線索千條、雲山霧罩、玄妙高深,可拿事實一照鏡子,立馬就露了餡。
我這裏不是影射“智悟法師”網友,我是說以前的和尚。翻開中國佛教史看一看,內地和尚的禪林教派之爭還少麽?還不夠殘酷麽?他們確實沒有做到你所說的“隨喜讚歎,不妒忌”呀。
我不懷疑“智悟法師”網友,但我還想說唐玄奘。唐僧西天取經、無比偉大,他回來的時候,有個叫“那提”的印度高僧也同時來到大唐,可唐玄奘卻沒有說“見到比自己修行好的出家人,我們是隨喜讚歎!而不是妒忌,更別說看不起了”——而是想辦法把人家趕出了京城,還把別人的經書也搶走了。
為什麽?道理很簡單。那時候,玄奘和唐太宗的關係很親密,他不願意被“那提”和尚搶了風頭。
這件事,《西遊記》上沒有。可“智悟法師”網友是佛學科班的畢業生(僧),應該讀過《續高僧傳》、應該知道作者是怎麽感歎的——“代有斯蹤,知人難哉!”
那麽,和尚與喇嘛有沒有“不隨喜讚歎,反而妒忌”(馬甲在文章中的表述是:互相看不起,各說各的高明)呢?
當然有,從一開始就有。
印度佛教傳到西藏之前,漢傳佛教就已經對吐蕃王朝產生了一定影響,漢人和尚還把讚普的幾個王妃都鼓動得出了家(不得了不得了,這事情挺難辦到的)。
792年,藏喇嘛(“漸門巴”)從尼泊爾請來了“蓮花戒”大師,兩年時間裏,藏喇嘛和尚(“頓門巴”)辯論了好幾次,結果是和尚輸了。可是,尚並沒有得到“隨喜讚歎”的機會,而是被蓮花戒直接趕出了藏區。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這是小和尚。要是兩個方丈碰了頭,弄不好會打起來。信不信由你——反正這話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看看《西遊記》就知道,那裏麵專跟唐僧過不去的,除了妖怪、就是方丈。
老實說,馬甲不信佛,隻是偶而也看一看佛經,並且時常對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拍案叫絕。
馬甲認為,人是應該學一點佛理的,因為佛學中有高貴的人性。
在我的眼裏,佛經是好書,菩薩不過是寫書的人。至於寫書的菩薩自己能不能達到書中的要求,天曉得。我也無所謂,因為我關心的是書的內容、不是書的作者。
在我眼裏,佛經就是本書。至於和尚也好、喇嘛也罷,無非是賣書的人。書販子願意介紹書的內容,我也願意聽一聽。
但是,如果您一定要冒充是書裏的主人公。馬甲隻好說:“佛爺,省省吧,別以為凡人就沒長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