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看《盜夢空間》- Inception

(2011-01-27 22:08:13) 下一個
終於看了《盜夢空間》,很棒的編劇和視覺享受。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影片的想象力。一部好的科幻片,其價值在我看來就是從科學,或說事實,出發的合理延伸再兼大膽推理想像。太離譜的,不叫科幻片,叫童話。好科幻片的魅力就在於讓你在離奇中感覺到一定的合理性,就象恐怖片一樣:離人性最近的心理恐怖片,比那些麵目猙獰的妖魔鬼怪電影更驚悚。

關於夢的科幻電影這不是第一部,記得以前還有一個老電影叫《夢境》,講有人有特異功能可以進入別人的夢境,還可以在夢境中殺人,而在現實中這人也真的被殺死了。很有新意,但離現實感覺比較遠,沒有人相信能通過入夢實施現實中的謀殺。而《盜夢空間》講通過科技進入夢境,不斷地深入一層又一層的夢境去挖掘人的深層意識,從這個層次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最終影響決定。不能不讓人感覺有其可能性存在,畢竟我們現代科學對潛意識,直覺,靈感,預感等還有如此多的不了解,有的意識層次甚至都不知道是否有被科學了解的一天,那麽對人深層意識的探索和想像也無法證明不可實現,也許人們永遠都活在這種敬畏之中,另一個好處是總處於其樂無窮的探索之中。

夢境層次的想像讓我想起唯識學對人的意識的分層分類。唯識論裏把意識分為八層,我們一般的潛意識也隻到了六層,而真正對人的各種行為起作用的是第八層,這層意識貯藏了我們的記憶,而很多記憶是我們平常無法意識到的,卻決定影響著我們的意識和行為。《盜夢空間》應該還沒有進入到這個最底層,否則會有很多不同於現實生活的記憶。不過電影裏對意識層次的探索還是挺有意思,有一點遺憾,就是在電影裏各層的夢境除了場景不同,本質並無多大的區別,按理說不同意識層的形式應該是很不一樣的。

這個電影的最後,有一個非常意味深長的境頭,男主角按理都已經回到現實中了,卻發現那隻小陀螺轉動後沒有停下來,而根據電影裏所說:陀螺不停表示這隻是一個夢境。不知道是電影故弄玄虛為續集作鋪墊呢,還是想傳達出另一個含義:我們認為的現實其實仍然隻是一場夢境。這聽起來象是個不可思議的想像或假設,但在我看來,這也並非完全的荒誕,以前看過一個科學研究視頻:超越物質的秘密。摘錄兩段翻譯:

“我們是通過我們的五個感官來獲得關於外部世界的信息的。 我們的視覺提供了絕大部分關於外部世界的信息。“看”這個行為是逐步被認知的。在“看”的那個瞬間,光簇從物體到達眼睛,穿過目鏡,並在眼球後部聚焦映射出來。在此處,光線被轉變成電子信號通過神經元傳遞到大腦後部的視覺中心。視覺的活動其實真正發生在大腦的這一區域。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所有圖像,經曆的所有事情,實際上都是在這一塊狹小而黑暗的地方被經曆的。大腦與外界的光是隔絕的,它的內部結構是完全黑暗的。因此,大腦內部從來沒有可能跟光有任何直接接觸。當我們說“我們看到”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光線到達眼睛後被轉譯為電子信號在大腦裏形成的結果。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的其他感官:聲音、觸摸、味道和氣味都是在大腦中以電子信號被感知的。”

“這些物理事實引導我們得出一個不可爭議的結論:一切通過我們的五感被感知的物質――世界或者宇宙,都隻是存在於我們大腦裏的電子信號而已。因為我們永遠不能真正的接觸外部世界,我們又如何確信這樣的世界真的存在?”

我延伸一下:我們如何確信我們“看“到的世界和它本來的麵目是一樣的?如果不同的生靈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又由誰來界定世界本來麵目的標準?

研究中還設想如能通過電腦把人工電子信號傳入大腦的話,我們會感到這是真實的場景。這就象《盜夢空間》裏說的一樣,外來植入信息也可以讓人感覺到是真實的經曆。

我們經常覺得夢境是如此的真實,醒來才黯然地發現隻是一場夢。 但當我們從一個夢裏醒來,並沒有什麽說得過去的理由讓我們不去相信也許我們隻是又進入了一個被自己認為是“真實生活”的更長夢境。人類感官的局限超出我們的想像,最後隻能說,物質是由幻像組成的。我們的現實世界其實也隻是一場夢境。莊公夢蝶豈是子虛烏有?

當然,不管在哪個夢境,我們都要好好地生活,這個態度一定是真實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