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風情

新加坡是個島國, 站在東西方的十字路口. 美麗的花園, 決不是文化沙漠. 處處有生機, 處處有驚喜.
正文

[原創]雕塑大師在新加坡(3)

(2006-12-07 03:33:35) 下一個


       
你可能不知道波特羅是誰,但你一定見過新加坡河邊的那隻青銅鑄造的胖胖的大鳥。那就是哥倫比亞藝術大師費南德·波特羅(Fernando Botero)的作品。

        波特羅的作品,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人物或動物形象都是胖胖的。

        兩年前,也就是200412月到20052月間,新加坡美術館舉辦了一個“波特羅大型繪畫和雕塑展”。除了在美術館展出的超過70件畫作和15件雕塑,還另外在不同公共場所展出多件大型雕塑。當時,濱海公園的綠草地上滿是肥胖的人形。

        所以,波特羅一出現在新加坡,記者便迫不及待問他:“你為什麽喜歡畫胖子?”
  波特羅卻不同意:“我畫的不是胖子,而是想通過現實題材來表達一種體積帶來的美感和塑性。藝術是變形和誇大,跟胖子沒有關係。”

        波特羅所言非虛。他本身高大健碩型,而他的第三任妻子希臘畫家蘇菲亞更有著模特兒般苗條高挑的身材。可見波特羅的審美觀與普羅大眾相同。現實生活中並不胖的他,卻愛為筆下人物增肥。

        波特羅的藝術成就並非空中樓閣。其造詣深受西班牙和意大利多位古典美術大師的影響。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裏習畫的一年裏,他幾乎都泡在Prado美術館裏,仔細研究維拉斯奎茲(Velazquez)、哥雅(Goya)、魯本斯(Rubens)和提香(Titian)等大師的作品。因為對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作品情有獨鍾,他後來到了佛羅倫薩學習壁畫,大量吸收前輩大師的藝術造詣。

        1932419日波特羅誕生於哥倫比亞安第斯山脈一個工業城市梅德林(Medellin)。19歲時,波特羅遷居首都波哥大,並在5個月後舉辦了他的首個畫展。第二年去了巴塞羅那,開始了他的職業畫家生涯。

        他向歐洲古典大師取經的同時,卻一直很有意識地避免自己的作品受歐洲藝術殖民。雖然長期居住在紐約、巴黎和意大利,波特羅始終以祖國哥倫比亞為作畫題材,作品也帶有濃烈的拉丁美洲色彩。

        1990年,大華銀行慷慨解囊,使波特羅的作品得以永久保留在新加坡的河畔。

雕塑底座上的文字說明是:

“人們傳統上將鳥類聯係平和與安寧。這座布特羅的立體雕塑也象征著生活的喜悅與樂觀的精神。

“大華銀行相信隻要人民之間保持平和與樂觀,新加坡必能繼續成長和繁榮。

布特羅的作品讓人有摩裟實體的樂趣;其創作蘊含複雜多元的感受,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

        不管是本地人或是旅遊客都喜歡在他的大鳥下攝影留念。更有廣告發揮創意,在大鳥周圍下了許多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