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生命周刊12月7日文章(北京大學醫學部副教授 鄭迎東)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麵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一項令人厭煩的工作,比如整理枯燥乏味的數據,會見俗不可耐的客戶,撰寫千篇一律的官樣文章,學生們準備自己毫無興趣的科目的考試,都可能是生活中無法回避的事情。
很多人麵臨不感興趣的工作,容易在壓力下產生消極的情緒和應對方式,如緊張、沮喪、拖延、回避或敷衍等等,但最後都難免要麵對不利的後果,如老板的批評、父母和老師的失望、考試失利對人生的負麵影響。所以,做好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是每個人必修的功課,也是部分成功人士的秘訣。那如何做好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呢?
反思自己的處境,認識自己目前的應對措施和後果。你可以問自己是否能夠對目前困擾你的事情說“不”,如果不能,那麽你正在采取的消極應對策略,如拖延、敷衍會帶來什麽後果,這些後果是你可以或願意承受的嗎?你可以在紙上反複推敲這幾個問題,最後你會發現,不利的後果比目前煩人的工作要可怕得多。
要分析自己為什麽對這件事沒有興趣,能否培養自己的興趣。如果是因為對事情了解少而沒有興趣,可以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興趣。比如當深入處理枯燥的報表數據時,你可能會對相應的電子表格軟件產生興趣,並發現軟件中有你所不熟悉的統計功能,而掌握了這些統計方法後,你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些事先幹著,興趣可能就會出現。如果是自己基礎不好,能力不夠而導致興趣不足,就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拿著數學題無從下手,大多是因為基礎太差,你會發現對著題目發呆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那麽就靜下心來,從簡單的題入手,如果你能解決簡單的題目,你的興趣就開始出現了。
如果發現還是不能培養自己對某事的興趣,那麽想想這件事情對自己今後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數學成績能過關,我就能考上憧憬的大學;如果我和這個討厭的客戶簽下合同,老板一定會對我另眼相看!
如果事情本身沒有什麽特別意義,又不得不做,如寫應景的官樣文章,你可以跟自己訂個合同,確立犒勞自己的方式,如做完後給自己買件衣服、請家人去飯館吃飯慶祝、或痛快地玩一天自己喜歡的網絡遊戲等等。也就是說,你可以安排一件你喜歡的事情放在你厭煩的事情之後,想到做完手邊的事後就能痛快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了,你就有做好手頭事情的動力了。
把不感興趣的事情做好,不僅能夠豐富學識,提升修養,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所以我們應該勉勵自己做好不感興趣而又對自己有益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