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24)
2009 (117)
2010 (106)
2012 (75)
2013 (117)
2014 (105)
2015 (93)
2016 (72)
2025 (2)
這是一塊硬骨頭,西方社會各方麵啃了很久,現在終於成功了,問題的最關鍵還是美國川普總統斷了那塊骨頭的維他命D3。
另外: 值得感謝的是廖亦武先生,在最艱難時期永不放棄的努力和決心!
趙家人不明白西方為什麽那麽多人關注這個問題,的確,西方多數社會是姓人民的,道理很簡單。
劉霞是個詩人,文化藝術人,祝福劉霞!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遺孀劉霞在德國時間7月10日下午抵達柏林,她在德國方麵安排下,直接從停機坪坐車離開,沒有到機場的離境大堂,相信是避免大批記者追訪。
在場的消息人士透露,德國方麵的安排“非常細致”,劉霞一下飛機,車上就有醫生為她簡單檢查身體。
劉霞的朋友、作家廖亦武說,劉霞抵達後不久便與她通電話,他立刻和劉霞見麵。
“好多年了,彼此都恍若隔世,一言難盡啊。劉霞精神頭不錯,但身體實在虛弱,走幾步就頭暈。專家們說,不是她不想,是她的身體狀況不能見記者。”他說。
BBC中文10日(周二)率先報道,劉霞乘坐芬蘭航空到柏林,其胞弟劉暉未能同行。劉暉對香港媒體說,有到機場送機,希望很快可以再和劉霞見麵,但人權組織憂慮,劉暉隻是成為“人質”,令劉霞不敢發聲。
法新社報道,周一去過劉霞在北京的住所,當時劉霞擔心弟弟安危而拒絕接受訪問,當時沒有跡象顯示,她要立刻離開。
BBC中文獲悉,德國駐華大使館一直和劉霞保持緊密連係,德國方麵會照顧劉霞。
德國外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在推特(Twitter)表示,很高興劉霞抵達德國,劉霞會在德國接受治療,期望她盡快康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二下午回應此事時說,劉霞已經按照其本人意願前往德國接受治療,她說看不到與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德國有聯係。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希瑟·諾爾特(Heather Nauert)歡迎有關決定,讓劉霞無須再被“軟禁”,並促請中國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釋放所有“良心犯”。
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貝麗特?賴斯-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發表聲明,表示對劉霞的消息感到鬆一口氣,感謝德國政府及總理默克爾對劉氏夫婦作出的支持。
安德森表示,劉曉波和劉霞在中國爭取人權、自由表現英勇。去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發出公開邀請信,希望劉霞可以代替丈夫到奧斯陸領取2010的和平獎,安德森表示會由劉霞決定是否這樣做。
中國媒體對劉霞的報道不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劉霞這一年中,的確處於中國官方的“視野範圍內”,但不能說她被“軟禁”,文章聲稱:“劉霞居住在北京一個正常社區內,可以自由會見親朋好友,自由逛街購物、聚餐,去訓練場打羽毛球等。”
文章指,劉霞與外界的通訊聯係也是暢通的,知道她號碼的人都可以給她打電話,比如德國使館、現居德國的“異議作家”廖亦武也給她打電話,說明劉霞並非處在與外界的隔絕中。
但據路透社引述外交官稱,當局一直持續監視劉霞,就算想與親友聯係,電話或探訪也需要預先安排。
夏天愉快!
意識形態領域總有鬥爭的,中國的崛起並成功讓鬥爭顯得更激烈了。沒有一個製度是完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向往民主,你向往自由,那你就離開這個國家吧。去你想去的地方,主要你覺得你可以過的好。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或者永遠也不會實行民主製度。這個國家就像一列開得飛快的列車,如果突然轉向,也許接下來就是脫軌,傾覆。中國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事情已經積重難返,不是民主能解決的,民主也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
把自己人當作人質和西方交換利益,遠非首次,有點無恥和邪惡。
可惜,貿易戰如果早點開打,也許劉曉波還活著,能換回多少億,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