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IT時代周刊》2010年第4期 作者:孔健
日本作為島國,多發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島國心態:胸懷狹隘,但又堅韌不拔;思維直板,但又具有擴張性;由於島內資源匱乏,人人都有危機意識。
在有危機感的同時,日本人常備“防災物資”在家中。防災物資包括:手電式收音機、戰備服、飲用水、戰備餅幹、備用醫藥品等,幾乎家家必備,人人必持。日本所有建築物都設有“非常口”(中文意為“緊急出口”),國民腦子裏繃著“防禦非常事(災難)發生”這根弦,時刻做好避難的準備,以防不測。
2008年四川發生大地震,我和太太鍾雪迅速組織救災義演,為災區捐了大筆錢。中國駐日使館的崔天凱大使指示孫美嬌參讚讓我在短時間內集中帳篷以供災區之需。於是,我除了發動日本公司購買五百頂帳篷運往災區,還拜托荒井広幸議員在國會上呼籲日本政府拿出帳篷給中國災區。當時在國會上,荒井議員提出支援中國帳篷時,擔當總務的大臣回答:“帳篷都是從中國加工進口,目前沒有現貨。”荒井先生當場駁斥說:“我做過自治大臣,比你清楚哪有帳篷,就看福田首相和內閣諸位支不支持我的建議。全國各市縣村為地震備用的物資中有上萬頂帳篷,抽出一半給四川災區,然後我們再從中國進口就是。”福田首相一聽大為高興,同意了荒井的建議,並通過了荒井追加五億日元給中國災區的提案。
有專家講,日本的傳統文化一直是強調精神比物質更重要,在宣揚非物質資源方麵可以說是始終一貫的。當年“二戰”時,日本人的無線電廣播曾叫嚷“物質資源是有限度的”,“毫無疑問,物質性的事物不能維持一千年”。日本軍人問答手冊中被特別提及的口號是:“(敵人的)數量要以(我們的)訓練來抵擋,(敵人的)鋼鐵要用(我們的)肉彈來碰撞。”那些駕駛著小型飛機偷襲珍珠港的飛行員,是被他們一再用來說明精神優於物質的舉不勝舉的例子之一。
2006年,日本曾熱播了一部名為《日本以外全部沉沒》的電影,這部巨片是對日本經典大片《日本沉沒》的再度發揮,而後者反映的正是日本人心態中最常見,也最脆弱的一麵——“島國將要沉沒”。片中數位地質學家通過地殼學論證得出一致結論:由於地殼運動,日本島國將麵臨一年內全部沉入海底的危機。《日本以外全部沉沒》則成這一結論的反轉,變為除日本以外所有國家都相繼沉入海底,隻剩下日本這一塊地球上最後的陸地,全球難民集中在這個孤島上,日本人優越感急升。在該片的描述中,日本首相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高領袖,終日趾高氣揚地對他國首腦呼三喝四,而外國代表和其他國的國民則紛紛齊唱“日本努力”;美元、歐元瘋狂貶值;歐美文化黯然失色,英語失寵;黃頭發、藍眼睛也開始低下了高昂的頭……這部影片顯然將某些日本人的帝國心態推向了極致。
依據這部片子的邏輯,日本將會在地球上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作者最終沒能擺脫骨子裏的自卑、謙卑意識,最終沒能擺脫對“島國沉沒”的擔憂。因此,在影片的結尾,沒有最終的幸存者,就連自稱為“救世主”的“大日本”也隻是多活了短短的3年時間。之後,全世界都沉沒了。由此可見,日本人從古至今始終擺脫不了危機意識所帶來的“島國謙卑情結”。
戰爭失敗使日本人意識到“光憑精神力量是不夠的”,還是要有物質作為強大後盾。戰後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多少也與膚淺地接受戰爭教訓有關。但作為一個島國,日本的經濟越發展,資源稀缺的矛盾也就越突出。這幾十年來,日本不斷地填海造地,東京有好幾個新城區是從大海上建造起來的。
據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以很低的價格從中國進口了不少精煤,用於填海和儲存。現在,精煤的價格已翻了幾番,這些爭奪資源的舉措,也是日本人危機意識的表現,不能不讓我們吃驚。與此同時,這種對資源的危機意識使日本人特別講究節能和環保。我曾考察過日本的印刷行業。那裏的工廠,為省電,晚上用冰降溫,而且許多工廠都與電廠簽約,規定每月用電量,違約罰款驚人,沒用完也算你的,所以逼著你精密計算,實施係統控製,正好用完承諾的用電量。日本人對廢物一再利用的能力也到了日本作為島國,多發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島國心態:胸懷狹隘,但又堅韌不拔;思維直板,但又具有擴張性;由於島內資源匱乏,人人都有危機意識。
本文摘自《青島早報》2007年3月26日第24版 原題為:日本史上最強地震記錄
日本位於“太平洋火圈”上。“太平洋火圈”是指北太平洋邊緣、亞洲東部邊緣和美洲西海岸所組成的環形地帶。從陸地到海底,這一地區地震活動頻繁,其中包括最近發生的一些最嚴重自然災害。
與此同時,日本還位於全球四大地質構造板塊上,是世界最易發生地震的國家之一,世界上裏氏6級及以上的地震大約20%發生在日本。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裏氏7.9級地震,東京地區有超過14萬人死亡。這是日本曆史上造成傷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史稱關東大地震;
●1995年1月16日,一場裏氏7.3級地震襲擊日本中部大阪和神戶地區,造成超過6400人死亡、數萬人受傷和大約1000億美元損失。這是日本戰後50年曆史上造成破壞程度最嚴重的地震,史稱阪神大地震;
●2004年10月23日,一場裏氏6.8級地震襲擊首都東京以北大約250公裏的新潟地區,造成65人死亡、超過3000人受傷。
東京市政府2006年3月說,如果一場裏氏7.3級地震襲擊東京,很可能造成超過5600人死亡、近16萬人受傷。官方估計,經濟損失將超過1萬億美元。
日本每年有感地震高達千次
來源:鳳凰衛視
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西緣,猶如坐在一把搖晃不停的椅子上,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高達1000多次。20世紀以來,裏氏6級以上的地震已超過50次。對上一次6級以上地震發生在去年10月4號,衝繩宮古島發生裏氏6.4級地震,一度發出海嘯警報,無人傷亡。
1995年1月17號的阪神7.3級大地震,則是一次典型的地成直下型地震,官方公布有6435人喪生,四萬多人受傷,超過十萬棟房屋被毀,幾十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近千億美元。
近幾年來,2008年7月24號,日本東北地區的6.8級地震,造成115人受傷。同年6月14號,岩手宮城內陸發生7.2級地震,造成7死兩百多人受傷,福島縣一家核電廠有少量輻射水外泄。2007年7月16號,新瀉發生的6.8級地震,一家核電廠發生火災,導致輻射水泄漏,地震造成8人死亡,八百多人受傷。
延伸閱讀:地震頻發常態化 日本警鍾長鳴不懈怠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日本群島地質的主要特點就是不穩定性。首先是因為日本群島正好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之下,交界處的岩層便出現變形、斷裂等運動,產生火山爆發現象與地震。其次是日本國內存在活火山86座,占世界活火山總數的約1/10。火山多,地震發生次數也多。日本每年平均有感地震1000次,僅東京的有感地震年均約40次。因此,日本是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帶。2007年日本新潟發生強烈地震,當地核電站損壞嚴重。有人指責電力公司把核電站建在地震帶上,後來發現日本現有50多個核電站都無法避開地震帶。日本媒體經常發表專家學者的文章和談話提示民眾:日本隨時可能發生強烈地震。警鍾長鳴使日本民眾對地震災害不懈怠。
地震監測網絡化
對於地震發生,盡管日本目前還無法準確預報,但監測地震是多方投入、不惜成本。位於築波科技城的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是隸屬文部科學省的國立科研機構。該研究所共設立的監測網包括三級2000多個點。其一是有感地震監測網,在全日本有1000個點。其二是包括能測微小地震在內的24小時監測網,共有1000多個點,基本是20至25公裏有一處。其三是強震監測網,主要用於分析和監測地震發生的原因,這個監測網在因特網上設有網頁。在日本東海地區和關東南部地區30多個點的地下數十米深處,氣象廳設置了監測岩石體積變化的感應器,相關數據隨時被傳送至氣象廳,作為分析地震的重要資料。在新幹線列車途經的東海地區,日本鐵道東海公司在鐵路沿線設置了“早期監測地震警報係統”,以盡量保障行駛列車安全。
抗震防災法製化
為及時有效應對地震災害,日本不斷完善相關法律。1978年12月開始實施《大規模地震對策特別措施法》,主要內容有:根據大規模地震相關信息,總理大臣發布緊急宣言,指定“地震防災對策強化地區”,指示地方政府采取緊急措施,努力減輕地震災害等。1979年6月,根據中央防災會議專家委員會的建議,在可能發生震度6弱以上、20分鍾內2米以上海嘯可能波及範圍,總理大臣指定靜岡縣及其相鄰地區167個市町村為“地震防災對策強化地區”。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發生後,為了健全地震調查研究體製,同年7月開始實施《地震防災對策特別措施法》。該法律規定,“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設置在總理府,該推進本部負責全國地震調查研究的規劃和協調,組成學者專家為主的政策委員會和地震調查委員會,製定關於地震活動的政府行政見解等。
損失推算精確化
就可能發生在近畿和中部地區的內陸直下型地震,日本政府中央防災會議的專門調查會今年5月14日公布了建築倒塌等造成的全年經濟損失預測。預測稱,受災最為嚴重的近畿地區的經濟損失將達74萬億日元(約合5萬億元人民幣),中部地區為33萬億日元,雖均低於首都直下型地震所造成的106萬億日元經濟損失,但近畿的損失數額比政府最初的2008年度預算僅少9萬億日元。上述預測以在冬季中午發生超出阪神大地震的裏氏7.6級強震為假想案例。此外,近畿與中部地區震後第二天的避難人數預計分別達555萬和250萬人,兩地暫時無法回家的受災民眾則分別為200萬和96萬人。垮塌的建築將造成大阪府與愛知縣西部幾乎所有地麵交通中斷,恐將給救援與避難帶來很大困難。專業調查會去年11月的公布預測稱,如果兩地發生地震,預計近畿與中部地區將分別有4.2萬與1.1萬人罹難。不回避預計死亡人數的地震損失精確化,有利於官方和民眾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政府相關部門製定抗震救災預案。
避難場所分散化
地震發生後,受災民眾去哪裏避難?如果是短時間的露天場所,就去附近的公園。日本城市公園的特點是整體數量多、單個麵積小,人們可以就近緊急避難。日本城市在建設公園立項時,就考慮到地震時作為避難場所。如果是數日或長期的室內場所,受災民眾就去附近學校、市民會館或體育館等。避難人群必須考慮分散安置,過分集中將導致局部環境衛生條件下降,容易引發疾病。在日本,學校被看作兒童的主要活動場所,也是災害發生時的疏散地。阪神大地震後,日本沒有學生因地震死於學校。盡管如此,去年新潟縣中越近海地震中約有300幢教學樓受損,有的因房頂坍塌而無法發揮避難作用。據文部科學省推算,全國共有約1萬幢學校設施很可能在震度超過6強(日本標準)的大地震中倒塌。政府將從2008年度起,用5年時間強化抗震性能較弱的設施。
抗震教育普及化
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災日”。每年這一天,日本社會各界都要舉行防災知識講座、防災演習、防災新產品推介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各行各業為抗震救災獻計獻策。
地震發生後,應該做什麽?在校學生說,鑽到桌底下;家庭婦女說,先關掉火源;公司白領說,別盲目向外跑。災區以外的大學生說,去災區當誌願者。
應對地震發生,企業做了什麽?建築公司說,臨街窗戶不能安裝易碎玻璃;家具公司說,提醒消費者把高大家具固定好;通信公司說,設置專項服務應對震後出現撥打電話高峰。
地震發生前,個人能做什麽?日本商店大都銷售“常備災害應急物品袋”,袋中有飲用水、壓縮食品、收音機、常用藥品、常用器械、簡易帳篷、便攜馬桶等。購買並常備這種應急物品袋,一旦地震發生,短時間內可以不依賴救援。
中國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震驚了日本。日本專家估算,其能量至少相當於阪神地震20倍。捐款捐物援救中國地震災區,在多震多災的日本已成為民眾意識和自覺行動。連日來,前來中國駐日本使館賑災的日本人絡繹不絕,體現了日本人民對近鄰中國人民的關愛之情。(人民日報東京電 記者 於青)
因地震多發使得日本人有“命運無常”的宿命觀
本文摘自《文教資料》2010年第16期 作者:李韜瑾 原題為:淺析《方丈記》中的無常觀
日本平安末期鴨長明所著《方丈記》,與清少納言的《枕草子》、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一同被譽為日本古代“三大隨筆”,代表了古代隨筆的最高成就。《方丈記》被列入日本初高中學生的必修書目之中,同時也被日本著名作家丸穀才一、評論家三浦雅士、共立女子大學教授鹿島茂等三位學者評為“最想留給千年後日本人的100件美物”[1]P156之一。由此可見,《方丈記》對日本的文學文化,以及日本人的思想等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本文試通過對鴨長明的一生及其作品《方丈記》的分析,來考察《方丈記》中所蘊含的無常觀思想。
一、常觀的內涵與日本人的無常觀
(一)無常觀及其主要內容
“無常”一詞出自於中國古典與佛經。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麵的內容:(1)“諸行無常”。“諸行無常”即主張萬物流轉,常恒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2)“五蘊無常”。“五蘊無常”即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質現象包括眾生的身體,以及精神作用生滅變化無常,不會恒長存在。(3)“空”觀思想。空觀思想是佛教中的重要思想,佛教中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便是對“空”觀思想的歸納總結。[2]P144
(二)日本人的無常觀
日本是個與大陸分離、四麵臨海的島國,從遠古開始就不斷受到地震、台風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在此自然條件下,日本人產生了“自然無常”之思想。其後又隨著佛教的傳入,“自然無常”思想與佛教中的“無常”思想相結合,最終形成了日本人獨有的無常觀思想,即在消極悲哀地感歎世間無常的同時,又不停地在無常中尋求生存。
二、《方丈記》中的無常觀之分析
(一)鴨長明的一生
鴨長明(公元1155—1216年)出生於京都,是京都賀茂禦祖神社(下鴨神社)的神官之子,小時候被過繼到祖母家,由祖母撫養長大。25歲時,父親和祖母相繼去世。鴨長明在30—40歲期間,專心研究和歌和音樂曲調。由於在和歌方麵才華出眾,他受到後鳥羽先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和歌所的“寄人”(朝廷的一種官銜)。後鳥羽先帝還推薦鴨長明出任下鴨神社攝社的神官一職,但無奈遭到同族的反對而希望落空。個人家庭、仕途等的不如意,以及所處社會的動蕩不安,等等,促使鴨長明在50歲時遁世出家,隱居在方丈庵中,並寫下了回憶其人生際遇的隨筆《方丈記》。
(二)《方丈記》中的無常觀思想
《方丈記》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序言,是鴨長明親曆了各種天災人禍與人生波折後,在方丈庵得出的人生感悟。序言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而序言部分所蘊含的無常觀思想,可視為整個作品的主軸。在序言的開頭,鴨長明如此感歎道:“川水流淌不絕,但絕非源頭之水。水中的水泡時而消失時而聚集,卻不曾長久不變。世間的人們及其棲身之所,也如同水泡一樣變化無常。”
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都是瞬息變幻的,鴨長明卻將世間的人們和他們的棲身之所比作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意在指出世間的人們及其居所如同流水及水泡一般瞬息變幻,不會永恒不變。文中鴨長明還如此寫道:“房屋及其主人,(略)無異於牽牛花及其上麵的露珠。時而露珠落下花殘留,但殘花不待朝日時;時而露珠還在花已敗,但不到黃昏珠已落。”[3]P1他將房屋比作牽牛花,把房屋的主人比作花上的露珠,實指房屋和房屋的主人的命運也同花和露珠一樣,都不會長久不變,更不會長存。序言中無處不流露出否定現世、消極的世界觀,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強烈悲哀情緒。
第二部分中鴨長明按時間順序詳細記載了其親身經曆的各種天災人禍,即《安元大火》、《治承颶風》、《遷都福原》、《養和饑饉》及《元曆大地震》。在《安元大火》一篇中,鴨長明講述了安元3年(公元1177年)都城發生的一場大火。大火一夜之間將都城的許多房屋燒成了灰燼。有人被活活燒死,有人被煙嗆倒,也有人從火場中逃了出來但財產付之一炬。親眼目睹大火過後各種慘狀的鴨長明不禁感慨道:“人類的行為都是愚鈍的,尤其為了在這般危險的都城中建造家園而花費錢財、苦心經營,這些都是多麽的毫無意義啊。”[3]P3這正與他在序言部分中流露出的否定現世、感慨人生無常的悲觀情緒相映襯。《治承颶風》則講述了治承4年(公元1181年)發生在京城的一場颶風。被卷入颶風的房屋,不論大小均遭到了嚴重破壞。颶風不僅破壞了大量房屋,而且造成了人體傷害,許多人因此而殘疾。緊接著發生的《遷都福原》,主要講述的是平清盛在源氏進攻的威脅下決定把都城從平安京(今京都)遷到福原,天皇、大臣等都相繼搬到了福原。為遷往新都,人們不得不拋棄多年苦心經營的居所。原來繁華的都城已荒蕪一片,而新的都城又因尚未建成而四處荒涼。鴨長明在哀歎都城被毀、田地荒蕪的同時,暗指人們的居所不定,即使苦心經營也全為白費,以事實印證了“居所不會永恒不變”、“人們苦心建造經營家園完全毫無意義”之說。《養和饑饉》則如實地記述了發生在養和年間(公元1181—1182年)的饑荒造成的慘景。由於連年的災難,莊稼顆粒無收,哀怨聲不絕於耳,遍地都是餓殍。緊接著發生的是《元曆大地震》。元曆2年(公元1185年)都城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大地震發生時大地搖晃、海嘯肆虐,無數房屋倒塌,房屋倒塌的聲音如打雷一般響徹天際。大地震過後又發生了無數次的餘震,餘震甚至持續了約有三個月之久。短短幾年之間內竟然發生了如此之多的天災人禍,這使得鴨長明在字裏行間無處不流露出在當人類麵對災害、抵抗災害侵襲時人類無還手之力的無奈及悲哀之情。第二部分第六篇章《處世不安》開頭部分的“以上所描述的,是世間生存的艱難,自身及居所的變幻不定的樣態”[3]P10便是鴨長明對出家之前的經曆,以及人生無常的總結。進而他又提出:“棲身於什麽樣的居所、做什麽樣的事情,須臾之間也罷,才能安身養心呢?”[3]P11無從找到答案的鴨長明選擇了出家遁世、向佛教求助的道路。
作品的最後一部分,鴨長明突然筆鋒一轉,從哀歎世間的無常轉入描繪在方丈庵中的閑居生活。方丈庵周圍百般寂靜,四季景色宜人,時而還有小童做伴。看似鴨長明在方丈庵中的閑居生活非常得暇逸,但實際上這種閑居生活卻與僧人修道生活大相徑庭。而對此心知肚明的鴨長明也在作品中道出了“身雖為僧心仍在俗”的矛盾、煩惱之心理。無法解決矛盾的鴨長明,選擇了采用消極的對策,即隻能“拜佛了事”。在悲觀、消極地看待世界的同時,又想要尋求出路,卻苦於遇到障礙,從而產生了矛盾的心理。這可謂是當時日本人的無常觀的一大特點。
三、結語
鴨長明的《方丈記》無論是序言部分對人世間的感悟,還是中間對天災人禍的描寫,及至結尾部分對出家生活與無法擺脫世俗的矛盾心理,無常觀始終貫穿於整篇文章之中。在日本獨有的自然條件和外來宗教(佛教)的影響下,日本人纖細感性的內心世界與佛教萬物流轉的理性思想相結合,構築了日本人無常觀的基礎。但由於受到當時曆史條件等的限製,鴨長明在作品中表現出的無常觀是一種否定現世、消極悲觀的無常觀思想,也是一種想要從佛教中尋求生存卻又遇到阻礙的矛盾的無常觀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special/dizhengaibianriben/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