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24)
2009 (117)
2010 (106)
2012 (75)
2013 (117)
2014 (105)
2015 (93)
2016 (72)
幸福劇團按:奧巴馬當選為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總統,這位代表伊利諾伊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贏得了超過入主白宮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創造了曆史。
這使我想起了在美國,另外一位黑人婦女羅莎·帕克斯,她以不同於他人的行為同樣改變了曆史,成為了當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之母。
羅莎·帕克斯:她以坐著的方式站了起來
作者:高一飛
當地時間 10月24日晚,作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之母、92歲高齡的羅莎·帕克斯女士在底特律的家中安詳辭世。 50年前,雖然帕克斯當時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黑人女裁縫,但這個“小人物”以她不同於他人的行為改變了曆史,正如密西根民主黨人康葉斯(Mr. Conyers)說:隻有少數人能以他們的行為改變曆史,而帕克斯是其中的一個。因為她有勇氣為自己的信念、麵對屈辱說出了別人都沒有敢說的“不 ”。
這場對話發生在 1955年,地點在美國阿拉巴馬州蒙特馬利針鎮的一輛人公共汽車上。當時帕克斯隻有42歲,她與另外三位同伴一起下班回家,車上很擠,汽車司機要求她與另外三位同伴讓座,沒有人動;後來一位白人乘客要求她們讓座,她的三個同伴讓了,但她還是繼續坐著。然後上來了一位警察,在簡單對話後將其逮捕。當時,整個美國南方在公共汽車、飯店等公共場合仍實行種族隔離製度。按規定,在公共汽車上黑人必須要給白人讓座。在那一段帕克斯與司機的簡單對話中,她隻是說了幾個字:當司機要她讓坐時她說:“不”;當有人要逮捕她時,她說:“你可以這麽做”。
帕克斯被捕事件意外地造成了美國曆史上一場驚天動地的人權運動。帕克斯被捕後,很快被一位黑人領袖保釋了出來。第二天,當地黑人領袖召開會議,在了解到蒙哥馬利的公共汽車公司嚴重依賴黑人乘客之後,他們決定從12月5日開始抵製所有的公共汽車。發生在1955年冬天的這一事件也讓一個叫做馬丁.路德·金的26歲的黑人成為了人權領袖,當時他正是蒙物哥馬利萊克斯特洗禮教堂(Dexter
馬丁 ·路德 ·金在他 1958年的一本書裏他寫道:帕克斯 被逮捕是事件的催化劑而不是直接的原因。事件的原因深藏於長期以來不公正的司法中。其實就在1954年,同樣有一個普通的家庭,通過自己的行為改變了美國的曆史。
琳達 .布朗 (Linda Brown) 是一個 8歲的黑人兒童,正在上三年級,她不得不步行1.5公裏繞過火車調車場去堪薩斯州托皮卡市 (
最高法院一致裁定推翻對當年普萊西訴佛格森案的裁決。這一裁定是由首席法官厄爾.沃倫 (Earl Warren) 陳述的。這就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布朗訴教育委員會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1954) 案的裁決,被認為是美國曆史上意義最重大的裁決。它對黑人和白人是否能夠一起或分開接受教育的問題作出了最終裁決,推翻了1896年普萊西訴佛格森 (Plessy v.
1963年,馬丁 ·路德 ·金站在華盛頓,發表了他最出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當年有25萬多人在場聆聽了演講並進行了電視轉播。那次的遊行是為了爭取工作和權利,時間則是在種族關係緊張的年代。帕克斯和馬丁 ·路德 ·金的事跡鼓舞了其他地區,使得民權運動迅速蔓延,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美國政府在1964年通過了著名的《民權法案》,取消了公共場所的種族隔離政策。1956年11月13日,美國最高法院最終裁定蒙哥馬利的種族隔離法違反憲法,這場席卷全國的抵製運動終於獲得勝利。
1996年,帕克斯被克林頓授予“總統自由勳章”,以獎勵她為美國人民的生活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1999年,美國國會議員、民權領袖及各界代表近千人齊集國會山,將代表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授予帕克斯,大家一致稱帕克斯為“美國自由精神的典範 ”。
那輛帕克斯坐過的汽車以492,0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博物館,另外還因為車上的廣告額外賺了300,000美元。 2000年11月,帕克斯圖書館和博物館在蒙哥馬利市落成,在博物館中,人們可以看到一輛1955年時候的公共汽車,並聽到帕克斯當年在車上同司機的對話,宛如重新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
布什總統把她描述成“20世紀一位鼓舞人心的婦女,她把一些特殊的東西帶進了美國的曆史。”是什麽樣的精神呢?底特律黑人市長基爾帕特裏克在得知帕克斯逝世後說:
“帕克斯女士通過坐著的方式‘ 站’了起來,因為她,我才能站在這裏。”
“沒有想像,人會衰竭,沒有勇氣和激勵,自由與和平的夢想會枯死。”帕克斯是一位“如此寧靜、如此清澈”的弱女子,但即使到了晚年,她仍有堅定的信念:“隻要還存在失業、戰爭、犯罪和人與人性的矛盾,我們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它需要我們一起奮鬥。”是的, 50年過去了,帕克斯的夢想也許還遠遠沒有完成,林肯紀念堂的台階上,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的聲音仍然在呼喚:
“朋友們,今天我要對你們說,盡管眼下困難重重,但我依然懷有一個夢。這個夢深深植根於美國夢之中。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有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