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封建之美 5
朱雨心
資本主義的文化,是平民文化。平民文化是什麽樣子呢?最典型的,那當然就是經曆了兩千年的資本主義平民社會後的舊中國的文化。而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美國的文化。盡管英國被稱為西洋最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英國的封建色彩一直很濃,上有封建君主,下有封建貴族。封建貴族在上議院中的世襲席位直到不久前才取消,而封建貴族至今仍然擁有許多世襲特權。不過,英國的封建色彩很快就會褪去。戴安娜的離婚以及死亡,標誌著英國封建時代即將徹底結束。貴族的徹底平民化,將在不超過兩代人的時間內實現。而一個徹底平民化的英國,必將更加令人乏味。
與封建文化相比,資本主義的平民文化簡直就象是沒有文化。所以,常有人說:美國沒有文化。這當然是不正確的。但是,人們那樣說的原因,正是因為美國的文化缺乏封建色彩,或者說:是因為與封建文化相比,人們會覺得美國的資本主義平民文化,顯得那樣微不足道、那樣庸俗膚淺、那樣缺乏美感,仿佛就象是沒有文化似的。盡管金錢是那樣地既惹人愛、也惹人厭,但是,金錢大概從來就沒有給人以美感。人們的美感,大都來源於對精神境界的追求,來源於對精神境界的欣賞。所以,許多人,盡管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其實,他們下意識中推崇的,正是封建文化之美。而且,恰恰是他們下意識中對封建文化之美的推崇,使他們特別厭惡“兩千年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平民文化的特點,正是在於缺乏對精神境界的追求,缺乏對金錢之外的事物的興趣。資本主義平民文化的主要內容就是:娛樂。這一點,從觀察“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的變化,很容易看出來。通俗地,可以這樣說:資本主義平民文化的特征是:戲子、雜耍之類娛樂“明星”成了廣大人民群眾最關注、追捧的偶像。古時候,受傳播技術的限製,戲子們的影響通常局限於一城一地。今天得益於現代傳播技術,娛樂“明星”簡直就是社會的主宰。這就是資本主義,以及資本主義的平民文化。
舊中國,因為有科舉,所以,一直都還有人讀書,而且還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 讀書人,即便是窮,還是受人尊敬。而一個富翁,倘若沒有點功名在身,自己都覺得矮人三分,多少有點謙卑、收斂,不至於太張狂。古代的所謂讀書人,有點象是那種平民社會中的貴族。不過,那種讀書人,主要還是為了生計才讀書,本質上還是資本主義的。所以,盡管古代的讀書人不少,絕大多數是為了科舉做官,不是因為喜歡讀書。真正做學問的人, 那是少而又少。所以,兩千年資本主義社會,學術研究並不活躍,科學技術進展緩慢。這其中有許多原因。關於科舉的影響,已另有文專議(詳見《科舉與工業革命》),這裏不再重複。
今天人們對“兩千年封建社會”的厭惡,一是因為那兩千年沒有民主,二是因為那兩千年沒有“進步”。這種厭惡,直接來源於共產黨的兩個崇拜(即,民主崇拜與進步崇拜)。沒有“受黨教育多年”的人,沒有、或少有這種厭惡的情緒。日本、朝鮮的文化與中國接近,古時候也沒有民主,也沒有“進步”,然而,日本人、朝鮮人,並沒有象今天的中國人那樣厭惡本民族、本國的曆史文化。西洋人的文化與中國很不同。西洋人古時候也沒有民主,也沒有“進步”,古時候還有奴隸製,還有什麽“初夜權”,什麽宗教裁判所。野蠻與黑暗隻怕更甚一層。而美國,甚至在近代還有奴隸製,種族隔離,等等。可是西洋人也沒有象今天的中國人那樣的、對本民族、本國的曆史如此厭惡。其它民族,例如,印度,古時候也同樣沒有民主,沒有“進步”,印度人也沒有象今天的中國人那樣的、對本民族、本國的曆史的厭惡。在共產黨的民主崇拜下,古代的統治者,各個都是大壞蛋,就算是做過什麽好事,那也是為了維護統治,不是為了人民福祉。這些大壞蛋統治的時代,怎麽可能不令人厭惡?今天是共產黨統治,自然共產黨也是大壞蛋,就算是做了什麽好事,那也是為了維護共產黨的統治,不是為了人民福祉。這是共產黨自己的邏輯的必然,人們“受黨教育多年”的結果,共產黨怪不得別人。可以這樣說:今天國產的反共分子,幾乎都是共產黨的原教旨主義分子。什麽是因果報應?這就是因果報應。現在不唱《國際歌》了,這是對的,但是還遠遠不夠。當務之急,是要徹底地、全麵地、準確地修改中、小學校的教科書,尤其是曆史教科書。用按什麽方法修改?就用孔老夫子的“春秋筆法”修改。“隱惡揚善,為尊者諱”。“隱惡揚善”,是對原始材料有所取舍,不是胡編亂造。這裏的“尊者”,當然也包括共產黨、毛主席。“春秋筆法”,隻能限於中、小學校,不能濫用。
在討論秦以後兩千年學術研究不活躍,科學技術進展緩慢,社會變化停滯的原因之前,必須首先指出:“進步”緩慢或缺乏“進步”本身,未必是件壞事。本來就不應該理所當然地用是否“進步”來作為審美的判據。用是否“進步”來作為審美的判據,是有條件的。隻有在特定的條件下,這樣的判據才能成立。一般而言,這樣的判據是不成立的。我們在討論這個“進步”問題時,並不理所當然地意味著我們對曆史的不滿意。
中國兩千年學術研究不活躍,科學技術進展緩慢,社會變化停滯,以及周期性的社會動亂,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於兩千年資本主義平民社會,而未必在於什麽“專製製度”,也未必在於什麽儒家思想禁錮。古代政府並沒有禁止其它的思想意識。即便是“獨尊儒術”,也隻不過是政府“獨尊儒術”,並沒有強製老百姓也“獨尊儒術”。即便是政府“獨尊儒術”,最多也隻是不尊其它學說罷了,並非強製禁止其它學說。所以,並不存在政府禁止學術研究,或科學研究的事。實際上,政府也沒有做到“獨尊儒術”。儒術沒有那麽包羅萬象,若是真的“獨尊”儒術,那政府恐怕就沒法運行下去了。
學術研究不活躍,是因為社會不需要學術研究;社會不需要學術研究,是因為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是因為自然農業資本主義社會不利於學術研究。
資本主義,講的是利。學術研究,通常是不生利的,至少是不會很快生利的,或不會直接生利的。學術研究的動力,主要來源於人們的好奇心,其次來源於“出風頭”的願望。而出風頭的願望,來源於生物的爭雌習性,這是多少萬年生存競爭的造成的。人類從自然界中走來,各種習性無不帶有生存競爭的烙印。資本主義社會,出風頭的方式是掙錢,錢越多,越風光,不是什麽學術研究。你那學術研究,毫無用處(不生利呀),隻不過滿足了好奇心,簡直就是不求上進,自甘墮落。所以,資本主義社會,用利字一卡,許多事都不能做,也不應該做。禁錮人們思想的,不是什麽儒術,而是資本主義。更何況,平民們忙於生計,少有遊手好閑的人,哪有心思去想那些無邊無際事?
相對而言,封建社會有利於學術研究。貴族的地位、收入是天生的,沒有什麽好爭的。貴族要出風頭,可以比技藝。所以,孔子說“必也射乎”(一定是比射箭吧?)。其實,不一定非要是比射箭,聲色犬馬都可以比。隻要是有趣的東西都可以比,包括奇談怪論啦,胡思亂想啦。沒有利字約束,那活動空間可就太大了。封建社會,貴族們不必忙於生計,才會有空搞學術活動呀,例如,什麽周遊列國呀。所以才會出諸子百家呀。秦以後,之所以社會會有兩千年的幾乎停滯,多少是因為先秦封建時代產生的思想、學術、科學、技術,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秦以後兩千年的需要。朱雨心 2007 年 8 月 5 日(未完待續)
朱雨心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yuxin
朱雨心的文學城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16464
朱雨心的凱迪博客http://blog.kdnet.net/boke.asp?userid=5503954
請評論,請宣傳,請張貼(需注明作者及出處)。
要寫的文章很多,我太忙,沒空寫(也可以說是太懶,懶得寫)。
我的文章,全部都是原創,不知道借鑒誰的觀點。無法“透露”,抱歉。
你的觀點很獨特。我猜你是借鑒了國外誰的觀點。方便的話,能否透露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