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正文

鎮反運動中的蒙冤者

(2008-11-03 08:05:28) 下一個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鎮反運動中錯殺的國民黨將領平凡錄,大意是說:[zt}鎮反運動緣起

1950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後兩次下達了鎮壓“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於人們的思維還陷於戰爭時期的寬大政策,力度還不夠大。於是1950年 10月,中共中央再次發出鎮反指示,即有名的“雙十指示”,警告各地糾正“寬大無邊”的“右傾”傾向。“雙十指示”是一個轉折點,鎮反運動從此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一批批的“反革命分子”被送上了斷頭台。由於人越殺越多,後期發出了刹車信號,到1953年11月基本告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續。

例如起義將領羅廣文的堂兄、四川大學教授羅廣瀛,解放前夕,羅廣瀛以兄長身份冒著危險前往羅廣文司令部勸說羅廣文率部起義,投向共產黨。在鎮反中羅廣瀛被捕,他的妻子寫給政府請求寬大的信,信上說,一家八口全靠羅廣瀛養活,望給予寬大處理,給全家人一條生路,但是羅廣瀛的性命還是被結果了。八十年代羅被平反。

總而言之,一般對被鎮壓的前將領,可以略加分類:

1) 解放戰爭末期起義投誠後解職返鄉者,被俘後釋放(一般都經過幾個月的解放軍軍官教育團學習)返鄉者,此類人數最多。

2) 退役返鄉已有數年,或閑居,或從商,或從事其他職業(如教師、律師等)。此類人數也不少。

3) 繼續作戰,打遊擊而最終在“剿匪”戰鬥中被俘者,以及特務背景者。此部分人數並不算多。

4) 其他,如因畏懼逃亡外地者,隱姓埋名而被查出者。人數也不多.[zt]

轉貼中:“在八十年代,對前兩類別的情況基本上全部予以平反”的說法,有很大的漏洞。本文所說的蒙冤者,我的姑父周德藩先生,屬於第二類情況,但是,至今也沒有討到“平反”的說法。

周德藩先生,湖南沅江人,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後,在國民黨軍統機構華北戰地督導團,任教官。一九三五年,在開封高中擔任學生軍事訓導教官的時候,經人介紹,與我的二姑王環曾相識,在王家老一輩的反對和阻撓中,戀愛結婚。

抗戰爆發後,二姑伉儷隨軍一路西遷至洛陽。當時,任國民黨第一戰區編練專員兼洛陽地區行政監督專員的少將趙理君,是周姑丈黃埔軍校的同期校友,正在追求喪偶寡居的大姑王璞曾(這段慘烈的故事放到以後再寫),校友同僚準連襟,與公於私兩人過往甚密。1942年,趙因軍統中統兩派係的爭鬥**,被就地正法。

趙之死,對周姑丈的觸動很大,抗戰勝利後,周姑丈帶著姑媽和表姐敬宜汝丹,解甲歸田,回到湖南沅江,做起了寓公。1951年春天,鎮反運動開始不久,此時二姑身懷六甲,有一天晚上,農會幹部來到家裏叫走周姑丈,說是要開會,這一開會,就是一夜未歸。第二天一早,農會派人來通知,周德藩罪大惡極,已被鎮壓。一個因厭倦了爭鬥而遠離是非漩渦的前國民黨軍官,最終也沒有逃脫蒙冤受死的悲慘命運。

**隨著軍統勢力的擴大,戴笠與國民黨各派的鬥爭更加激烈了。1942年戴“擅權嗜殺”孔派門人林世良和C.C係逼殺戴之心腹趙理君就是當時鬥爭的縮影。

林世良是中央信托局運輸處經理,自恃是為皇親國戚孔祥熙家族斂財聚富,大搞走私販運,發國難財。林世良與孔家二小姐情投意合,已發展到論嫁議娶的地步。戴也想借此打擊孔祥熙。孔、戴之間原無大矛盾,但抗戰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是孔、宋矛盾激化,波及到孔、戴。二是圍繞財政部緝私處的爭奪,戴對孔惡感頗深。孔認為,緝私問題,事涉征稅補稅,應由財政部海關署統一檢查。戴則認為,抗戰時期軍事第一,尤其軍人走私,財政部無權也無力加以製止。蔣命戴為處長,受孔節製,以此擺平雙方。三是圍繞滇緬公路的走私販運,雙方矛盾發展到頂點。

戴笠加強滇緬一路的緝私力量,尤其注意林世良的活動。軍統昆明運輸統製局監察查獲林受賄150萬元,假中信局之名,幫助私營“大成公司”走私漏稅。戴立即下令將大成從仰光購買的3000萬元貨物扣押,並追尋根源,查了個水落石出。戴向蔣報告林打著中央信托局的旗號,勾結私商走私大宗違禁貨物,擾亂戰時經濟、破壞抗戰大局,並羅列其他大量違法活動,以激怒蔣介石,蔣批“立予槍決”。在文件未到戴手上之前,他先通過內線得到消息,連夜立斬林世良。孔雖然全力營救,但為時已晚。蔣決定改變主意時,也發現已中了戴的圈套。

趙理君本是軍統著名殺手,心狠手辣,經常濫殺無辜、胡作非為。中統C.C特務有計劃地把趙理君的所作所為拍成照片,搜集整理成揭發材料,控告趙。趙對C.C痛恨到極點,竟然抓了五個C.C特務,並把他們扔進枯井,活埋了。C.C分子認為這是戴笠親自主持的。陳立夫親自去找蔣告狀。蔣把戴找來,又是打、又是罵,命他回去迅速查辦。戴笠雖然寵愛趙理君,但到了這份兒上,也無法袒護,隻得下令槍決趙理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