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正文

桂林山水背後的文化

(2007-01-12 07:12:32) 下一個
 桂林曆史人物的故事(之一)
榕、杉湖風景區
位於桂林城中央,是一個水體相連的連心湖.她以陽橋為界,東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長的榕樹,杉樹而得名。唐宋時期為人工開掘的城南護城河,稱為南陽江。元代稱為鑒湖,明代城池擴建,成為內湖。

自清代始,富紳名士紛紛於湖岸邊結廬而居,文人墨客於湖畔吟詩作賦,一時間成為桂林文化活動的中心。先後建有唐景崧的五美堂別墅。王鵬運的祖居西園,李宗仁官邸,白崇禧的桂廬,馬君武的故居。如今大多故居已了無蹤跡,僅餘存李宗仁官邸和桂廬。

在我國晚清詞壇,有一位大家,他就是在詞作,詞論和詞的校勘等方麵都頗有建樹,與朱祖謀鄭文焯況周頤,合稱為“清季四大詞人”的臨桂(今桂林)學子——王鵬運


王鵬運字幼遐,自號半塘老人,晚號驚翁,廣西臨桂人,原籍浙江山陰。道光二十八年(一八四八)生。同治庚午(一八七○)舉人,曆官內閣侍讀、監察禦史、禮科給事中。庚子(一九○○)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鵬運與朱祖謀、劉福姚集宣武門外教場頭條胡同寓宅,相約填詞,成《庚子秋詞》二卷。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南歸,主揚州儀董學堂。三十年(一九○四)六月,卒於蘇州,年五十六。鵬運內性淳篤,接物和易,能為晉人清談、東方滑稽,往往一言雋永,令人三日思不能置。嚐匯刻《花間集》以迄宋、元諸家詞為《四印齋所刻詞》。其詞學承常州派之餘緒而發楊光大之,以開清季諸家之盛。自刻所作詞曰《袖墨》、《蟲秋》、《味梨》、《蜩知》等集,以丙、丁、戊題稿,缺甲稿,以生平未登甲科為憾也。其後刪訂為《半塘定稿》,附勝稿,祖謀為刻於廣州,並題詞雲:“香一瓣,長為半塘翁。得象每兼花外永,起孱差較茗柯雄,嶺表此宗風。”(《望江南》)亦見其傾倒之至矣。(參閱況周頤》半塘老人傳》及餘舊作《清秀四大詞人》)

臨桂縣誌記載:
  王必達,道光二十三年癸卯舉人,花翎二品銜廣東惠潮  嘉道 

王必蕃,道光二十六年丙午舉人,安徽知縣 

王必鏞,鹹豐十一年辛酉舉人,安徽南陵知縣 

王必名,同治七年戊辰洪鈞榜進士,湖南候補道 

王耀文(王必敏),鹹豐十年庚申會試恩科鍾駿聲榜進士,刑部貴州道主事。 

王吉士, 甘肅崇信縣知縣,光緒十年遵旨任甘肅玉門知縣。

王維翰,同治十三年甲戌陸潤庠榜進士,歸郎中本班二品頂戴河南監
 糧道 
                 

其中,必達,字質夫,號霞軒,幼霞先生之父。當官理政之餘,喜歡寫詩,著有《養拙齋詩》,計7集14卷2000餘首,風格健勁遒麗,被認為是傳世的正品。(歌大圖書館藏石刻本)。
        
維翰,字仲培,鵬運兄長。

據朱蔭龍先生(已故)考證:王鵬運所在的桂林王氏一族,原籍浙江山陰縣,遷桂之始祖為鵬運之高祖王雲飛,至王鵬運的曾祖、祖父時,雖定居於桂林,但籍貫一直沒改,至王鵬運的父親王必達,道光間始以臨桂縣籍應試,正式入籍臨桂,此後臨桂遂有王氏一脈。
王鵬運高祖王雲飛,是乾隆戊(乾隆33年,公元1768年)的舉人,後屢試禮闈不售,以大挑知縣得出宰江西星子,數次轉輾後,到廣西昭平任職,卒於任所。雲飛為官清廉,其卒後,家人竟因家貧不能將他歸葬原籍,始定居臨桂。鵬運曾祖王會,亦因家貧無資回浙江應鄉試,遂遊幕粵東粵西,壯年而卒。鵬運祖父王誠立能繼承祖業,好學能文,不曾應試,亦未出仕,生四子,長子必達,便是王鵬運的父親。其世次是:王雲飛—王會—王誠立—王必達— 王鵬運—

又據:唐景崧會試朱卷記: 
 聘王氏,誥贈奉直在夫諱誠仁公季女;即選知縣名必榮胞妹;癸卯舉人、現任江西饒州府知府名必達,庠生、江蘇即補知府名必昌,丙午舉人、現任安徽建德縣知縣名必蕃,壬戌舉人、即選知縣名必名,庚申進士、刑部主事名耀文,巳未舉人名必鏞,候選藩經曆名必盛嫡堂妹;甲子舉人、戶部郎中名維翰姑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ganlanshan 回複 悄悄話 唐景菘做過台灣巡撫,甲午戰爭後,因不滿台灣被割讓,成立台灣國,任總統,後出走,回家鄉後,創建了新的劇種——桂劇。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唐還是王家的姑爺。有意思。
ganlanshan 回複 悄悄話 故事很好,可惜字太小,俺得配副老花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