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蒙古建立戰略聯盟 日“搶”得世界最大銅金礦
(2005-04-03 06:28:45)
下一個
日本《朝日新聞》4月2日報道,加拿大艾芬豪礦業公司與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已簽訂備忘錄,建立戰略聯盟,攜手開發“鬆石山”銅金、煤炭工程。“鬆石山”是世界最大銅金礦之一。
新聞背景:日本搶得世界最大煤礦
由於煤礦、石油和天然氣等戰略資源的日漸稀缺,全球各國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由於自身基本沒有任何能源資源,它在這場能源爭奪戰中的表現更是格外搶眼。無論是在中俄能源合作路上中途殺出腰斬“安大線”,還是在東海春曉油氣田上,不惜使用武力對中國百般恫嚇,都在彰顯著日本為搶奪能源“不惜一切”的“氣概”。近來,日本更是將能源爭奪戰的“觸角”伸向蒙古。日本《朝日新聞》3月31日報道,加拿大艾芬豪礦業公司(Ivanhoe Mines Ltd.)與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Mitsui & Co., Ltd.)30日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簽訂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建立戰略聯盟,攜手在蒙古南部戈壁地區聯合開發“鬆石山”銅金、煤炭工程,並提供運輸、電能和其他基礎設施相關服務。此前,中國公司也曾希望同艾芬豪公司聯手開發蒙古國“鬆石山工程”。日本此次的勝出不僅標誌著中國在與日本的能源爭奪戰中又遜一籌,也暗示了兩國能源爭奪戰的激烈和殘酷。
經濟援助為能源爭奪開路
實際上,日本之所以能夠順利的進入蒙古能源市場,它多年來刻意發展的對蒙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72年2月24日,日本與蒙古正式建交以後,兩國的經濟關係獲得了一定發展,但兩國的經濟關係更多的則是表現在經濟援助上。
從70年代開始,日本便向蒙古提供了經濟援助,如1977年3月,日本向蒙古提供了50億美元無償援助,建成了"戈壁"紡織廠,年產羊絨1000噸以上,占世界羊絨產量的25%,每年為蒙古所創外匯約占蒙古整個外匯收人的1/2。1991年9月、1992年5月,日本作為召集人和東道主,在東京主持召開了兩次援助蒙古的國際會議,分別決定援助蒙古2億美元和3.4億美元,其中日本允諾承擔的金額近1/3,是國際上對蒙古援助最多的國家。1986年向蒙古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為34萬美元,1994年達7108萬美元,1995年增至9993萬美元。其中,1994年和1995年的無償資金援助分別為4571萬美元、5495萬美元;技術援助分別為2304萬美元、3018萬美元;政府貸款分別為233萬美元、1480萬美元。
日本本國的一係列行動或者更能說明問題。在日本政府進行開發援助的同時,日本積極開展了民間貿易和民間合作。伊藤忠商事等日本企業與蒙古額爾登特采選礦業聯合公司合作,興建了一座年產10萬噸銅錠的煉銅廠。近幾年,蒙古對外貿易公司和企業同日本的三菱、三井、索尼、日立、本田、雅馬哈、富士等60家公司和企業建立了貿易關係。
蒙古高層:不希望中國參與項目
隨著中國礦產資源的緊張以及價格的不斷上漲,中國的一些投資者看準這一巨大商機,紛紛進入蒙古進行能源開發,並將開采出來的鐵礦石陸續運往中國。
在蒙古,很多中國緊缺的礦種都能找到,而蒙古地層深處的礦大部分仍處於未開發狀態,前景非常可觀。現在蒙古已經成為繼巴西、澳大利亞、印度等國之後中國的第四大礦產來源地。而且蒙古的鐵礦石品味一般能達到50%—60%,而國內一般才達到20%—30%。據統計,僅2004年來蒙投資礦產的中國企業就有22家。
中國投資蒙古能源領域之所以能夠出現如火如荼的局麵,也離不開我國政府的政策支持。知情人士透露,2003年6月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蒙古,給這些投資者帶來了契機。
但中國在投資蒙古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同樣不可忽視。首要的問題便是蒙古的運輸相對落後。目前蒙古與中國之間隻有一條從俄羅斯穿過烏蘭巴托到中國二連浩特的單向鐵路,大量礦產品開采出來之後根本就沒法運出去。其次,由於蒙古的探礦證都在私人手中,中國投資者想要在蒙開礦必須從蒙古相關人士手裏花高價去買探礦證;第三,中國勘探公司的實力目前跟俄加等公司相比還無法抗衡,設備相對落後,資金實力也差一些。第四,蒙古政府主觀上不願意對中國形成過分依賴,這不利於中國企業的平等競爭。比如,在艾芬豪公司尋找戰略夥伴時,蒙古高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市場需求的角度考慮,中國都是最合乎邏輯的合作夥伴。但我們仍然希望第三國,而不是中國參與這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