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減了開支卻增加了 鄉鎮改革麵臨艱難選擇
(2005-02-19 05:14:16)
下一個
有一種深深的擔憂,侵擾著趙樹凱。“鄉鎮改革是一個持續但卻無法深入的工作,從表麵上看鄉鎮機構是減少了,但精簡的目標並沒有達到,財政開支也並未減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組織研究室主任趙樹凱如是說。
他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從2002年12月至2004年5月,趙樹凱奔波於河北、山西、山東、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甘肅、寧夏、陝西等10個省區的20個鄉鎮,進行實地調查後得出了上述結論。但這樣的結論顯然讓他有些失望。
機構減了 財務開支增加了
就精簡而言,可以分為兩個方麵,即機構精簡和人員精簡。從鄉鎮精簡的現狀來看,許多年來不斷精簡的基本特征是,機構方麵的部門數量從趨勢上看是減少的,但人員卻增加了。
趙向記者表示,這並不是說沒有減掉人員,精簡的成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是精簡了一批臨時聘用人員,這些人有不少原來是村幹部;第二是精簡了部分年齡偏大的工作人員,一般是提前離崗或者退休。
“但更重要的是,鄉鎮改革一直有所動作,但無法深入。人浮於事的狀況並未改變,原來的問題依然存在。在有些地方,這種改革沒有任何真動作,基本上是‘文字遊戲’,精簡工作都落實在給上級的匯報材料中。表麵上看起來人員也有所精簡,但財政開支並沒有減少。”
這是趙在經過實地調查之後的結論。
“鄉鎮改革存在很多問題。實際上基層人員根本不夠用,上級還每年都要求減員,工作是越來越棘手。在機構改革方麵,其實有很多脫節的地方,機構看起來是減少了,但人員卻是增加了,縣裏的財政支出反而更多了。你說到底如何評價鄉鎮改革?”1月20日,一位不願具名的縣長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不諱。
趙的研究結果表明,機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減少財政開支。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這個目標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南轅北轍。對於那些改革停留在報告上的鄉鎮來說,財政開支依然如故,對那些改革有所動作的鄉鎮來說,財政效果也很微弱。分流人員工資照拿,財政負擔依舊;清退臨時工要補發曆年積欠工資,還要給部分補償費,對提前離崗人員要交養老保險,這些則導致財政開支驟然增加。甚至有一個鄉鎮僅此一項財政就支出了20多萬元。
據記者了解,這種情況比較具有普遍意義。越到基層,這種現象越明顯。很多人名義上是提前退休,但各種待遇均保持原有水平。而且在其走後,單位還需要引進新的人員。也就是說,在同一工作崗位上,財政原來需要支付一個人的工資,而現在則需要支付兩個人的工資。
一位鄉鎮黨委書記曾向趙樹凱大發感慨:現在的地方政府是大包大攬,應該由市場來管的許多東西,政府都管了。人員沒有減,職能沒有變,這需要改變思路了。
機構精簡三個難點
“鄉鎮改革之難有幾個方麵的原因。”趙樹凱分析說,一是“社會穩定”是目前鄉鎮機構改革的重要約束。各級政府不願意看到的情形是,在下崗失業人員的上訪隊伍和農民上訪隊伍之外,再增加一支鄉鎮幹部的上訪隊伍。
其次,雖然原則上說機構設置不要求上下對口,但是專項資金、項目等都由上級部門控製,如果鄉鎮沒有這個部門,就要受到種種牽製。這種牽製經常直接表現為得不到上級的專項資金等非常實在的損失。
其三是鄉鎮本身的擴張衝動強烈,編製約束力極其有限。因為鄉鎮有自己的財政,能夠自己發工資。從根本上說,隻要有人員想進來,鄉鎮領導願意用,就可以招進來。
資料表明,以河北省為例,1995年~2003年期間財政供養人員從157萬人增加到219萬人,8年增加了52萬人。而增加的人員主要集中在縣鄉兩級,在219萬財政供養人員中,縣鄉占167萬人。
“並不是說我們的鄉鎮改革沒有成效,而是我們又發現了改革中存在的很多問題。如果不能把這些問題處理好,問題則會越積越多,是非常不利的。”
在趙看來,這些問題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現在,這些弊端或明或暗已經浮出了水麵。趙樹凱擔憂地說,與此同時稅費改革正在衝擊鄉鎮政府的運行,鄉鎮幹部已經處於惶惑迷茫之中。可以說,鄉鎮政府麵臨的變數在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