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宗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曾經共事的各個族裔的同事 Part 1

(2025-04-18 10:56:36) 下一個

曾經共事的各個族裔的同事

--大宗師

網上總有些人對某些族裔有這樣或那樣的偏見,估計還是時間短,見得少,由於語言、心理等原因不夠自信所造成的。我在北美幾十年,什麽樣的人,什麽種族的人、哪個國家的人,都打過交道,總體上覺著種族、文化、語言差異不是太大的問題,哪個種族、哪個國家的人,都有好人、壞人,都有聰明人、笨人,其實差別不大,與個人打交道,關鍵看個人,但與群體打交道,種族、文化的因素確實會浮現出來。不過一般情況下,主要是與個人打交道,與群體打交道的情況比較罕見。不管遇見是什麽人,隻要你be professional,就事論事,不帶有色眼鏡,尊重他人,一般來講,別人也會尊重你,也會講道理。萬一起了衝突,則還是要be professional,就事論事,據理力爭,講究方式策略,也能從容應對。

1、北美白人同事

什麽叫白人,人們的意見不太一致。我們或許認為白皮膚的就是白人,歐洲族裔的當然是白人,阿拉伯人、伊朗人都算白人,但更多的人會認為白人不僅僅是膚色,更是文化,阿拉伯人、伊朗人不會認為自己是白人,他們稱自己是亞洲人。很多人更傾向於認為北美和西歐、北歐的白人才是白人,東歐是斯拉夫人、南歐人是拉丁人,中南美洲人除了黑人外都是latino。我就不想太去糾結這個概念了,我這裏隻講北美當地的白人,不包括白人新移民,北美白人是主體,這麽些年,遇見的白人就太多了,這裏隻講幾個比較熟悉的同事的故事。北美白人,由於底子比較厚實,所謂三代富裕才出貴族,他們相對來講,有些貴族的那麽點意思,為人做事比較有底線,比較紳士,即使起了什麽衝突,一般不會太過,點到為止。

1)、Bill

我剛到北美時,和當時絕大多數來北美的國人一樣,是個留學生。到了的頭一天時差還沒倒過來,就被帶去見我的導師Bill。我一進Bill的辦公室,就看到不大的辦公室裏,不大的桌子後麵坐著個滿頭銀發,紅光滿麵,精神翟碩,約莫六十多歲的白老頭,正在計算機前麵忙活。Bill看到我,忙打招呼,目光如炬,聲若銅鍾。他問旅途可否順利,住宿是否安排妥當,錢夠不夠,我回答路上還順利,住宿也安頓好了,但確是沒錢,他立馬就給了我一張一千刀的支票,並讓我晚上去他家吃飯。

晚上Bill駕車帶著我和其他兩個學生,一個來自台灣,另一個幾年前也來自大陸,去他家吃飯。到了他家,見到了他太太和一個女兒。一幫子人一通熱聊,了解到Bill和太太都是英國後裔,他的父親參加過二戰,戰後回國做股票非常成功,買下了一大塊地,據那兩位去過他那私人領地的同學說,這塊地大得一天都走不出來。Bill年輕時原本想做個詩人,但後來改變主意到劍橋去拿了個博士,並在劍橋遇到了也在那裏讀博士的他的太太。他們兩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正在國外讀博士學位,我們遇見的是小女兒,正讀高中。據說這小女兒似乎沒有遺傳她教授父母的基因,學業一般般。

Bill在業界是頂級的權威專家,早就功成名就,雖然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但工作起來仍然幹勁十足,同時盯著差不多十個學生做研究、寫文章,其中有2、3個是已經畢業做了教授了或工作了,3、4個正在做博士論文,3、4個做碩士論文,還有一個做學士論文,是未來碩士/博士的培養對象。他給學生錢可不是做慈善,他是要回報的,一點也不馬虎。做他的學生想濫竽充數、蒙混過關,門兒都沒有,個個都苦哈哈的在那裏悶頭做,幾乎天天和他交流,給他匯報,聽取他的意見。老頭那水平的確的是高,目光犀利,思維敏捷,有悟性的人,經過他的指點,如醍醐灌頂,工作立馬精進;但若是沒悟性,那可就慘了,被他數叨了一遍又一遍,推到重來,苦不堪言。

2)、Brian

我在學校時,經常參加各種活動,結識了一位校天文係實驗室的研究員Brian,成為很不錯的朋友,曾經經常見麵吃飯、喝酒、看電影,無話不談。Brian是蘇格蘭後裔,一次去看影片Braveheart,他告訴我裏麵的蘇格蘭貴族,就是他的祖先。Brian是一類典型的北美白人,那就是白求恩式的白人,目光溫柔而堅定,充滿愛與智慧,擁有白左的理想,待人非常友善,樂於助人。他告訴我他的父親是CP的SVP,母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去世,父親和醫院的護士再婚,似乎是典型的電影橋段。現在他父親已經退休,和護士太太在夏威夷生活。除了聖誕節和他父親通話問候,他很少與他父親有聯係。但他和他妹妹關係很好,他告訴我,他的妹妹非常漂亮,他常注意到幾乎任何男人見到他妹妹,都會手足無措,甚至汗流浹背。

Brian大學畢業後,在華爾街一家大投行做IPO,賺了很多的錢,他跟我講他那時留著長發,身著時髦,騎著輛豪華摩托,天天出入高檔夜總會,醉生夢死,這同他目前戴著黑邊眼鏡、學者頭、穿戴樸素、開日產車的書呆子形象,似乎相去甚遠。後來,在他精神深處深藏的白左種子不知為何突然萌發,他便漸漸厭倦了華爾街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一日他突然下定了決心離開華爾街,回到學校,在天文係謀了個職位。他還在天文館兼職,為遊客放映天文科普的影像,不為錢,隻為服務社會。

我離開學校後,與他見麵自然就少了,後來聽說他與南美一個有夫之婦同居,還帶著個孩子。我曾和他通話,似乎他為那個南美女子及其家庭花了很多的錢,我就委婉的提醒他還是要小心,他則不置可否,似乎不以為意。我再見到他和他喝酒時,他說那個南美女子已帶著小孩回到南美她丈夫身邊,他為她花了不少的錢,我對他的提醒,他並非不知道,但他當時深陷情網,為了愛,為了討她歡心,錢什麽的,他根本不在乎,但現在錢是有些問題了。我對他的私人生活,也不好說什麽,隻是提醒他,學校可能不是掙錢的地方,現在正值計算機網絡高科技時代,以他的技能和背景,外麵有的是高收入的機會,不妨一試。他真聽了我的話,不久就找到了高薪工作,又回華爾街了,隻不過不做IPO,而是做高科技。

2000年,高科技泡沫破裂,Brian合夥一對華人夫妻創業,據他說是什麽機床,當是這幾個人是信心滿滿,對未來充滿期望。男的是上海人,回國去辦廠,號稱國內人工低,節約成本。我聽他電話裏告訴我,我就開玩笑說這男的一個人去上海,那裏是花花世界,怕是回不來了。幾個月後Brian和我再聯係,就告訴我不幸被我言中,那個男的甩了女的,在上海又有了新的女友,他們的合作也散夥了。後來Brian到Pfizer謀到了一個Director的職位,當時為了租房子他請我做reference,那個房東給我打電話詢問他的情況,和我聊天時談到她的女兒、女婿是華盛頓郵報駐華的記者,是個很愉快有趣的對話。再後來,我和Brian主要通過Facebook聯絡,在Facebook看到Brian積極參加社區活動,遇到了他心儀的lady,兩個人結婚後,常常出去旅遊,現在他已經是VP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總體上覺著種族、文化、語言差異不是太大的問題,哪個種族、哪個國家的人,都有好人、壞人,都有聰明人、笨人,其實差別不大,與個人打交道,關鍵看個人,但與群體打交道,種族、文化的因素確實會浮現出來。不過一般情況下,主要是與個人打交道,與群體打交道的情況比較罕見。不管遇見是什麽人,隻要你be professional,就事論事,不帶有色眼鏡,尊重他人,一般來講,別人也會尊重你,也會講道理。萬一起了衝突,則還是要be professional,就事論事,據理力爭,講究方式策略,也能從容應對。

美白人,由於底子比較厚實,所謂三代富裕才出貴族,他們相對來講,有些貴族的那麽點意思,為人做事比較有底線,比較紳士,即使起了什麽衝突,一般不會太過,點到為止。

不要太同意 !!!
竹風_如火 回複 悄悄話 完全讚同。其實,很多時候的所謂歧視多是不自信造成的,有問題了,就往種族歧視上靠。換句話說,“哪個種族、哪個國家的人,都有好人、壞人,都有聰明人、笨人,其實差別不大,與個人打交道,關鍵看個人,但與群體打交道,種族、文化的因素確實會浮現出來。不過一般情況下,主要是與個人打交道,與群體打交道的情況比較罕見。不管遇見是什麽人,隻要你be professional,就事論事,不帶有色眼鏡,尊重他人,一般來講,別人也會尊重你,也會講道理。萬一起了衝突,則還是要be professional,就事論事,據理力爭,講究方式策略,也能從容應對。”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期待續文
多市人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並期待續篇。

Sterotype或許可以高度概括地幫助一些人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群體的某些特征,但往往也會導致簡單粗暴的認知誤判。有機會和不同文化族裔的人多接觸,關係密切了,也就會下意識地拋棄偏見,個體化地認識其他人,並看到“種族、文化、語言差異不是太大的問題,哪個種族、哪個國家的人,都有好人、壞人,都有聰明人、笨人,其實差別不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