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更替的周期率的普遍性
(2012-06-18 19:09:57)
下一個
新舊更替的周期率的普遍性
--大宗師
今天和一個老外同事聊天,他說BestBuy銷售額近來不斷下降,但據統計,光顧各個store的顧客量並沒有下降,那是怎麽回事呢?原來顧客隻是來看樣品,試試手,但並不從它那裏買,而是從Amazon網上定購。他就批評道,BestBuy怎麽現在才發現問題呢?這問題早就應該發現了,它就應該憑借著其他competitors沒有的它的store的優勢,進一步改善網上交易experience,從而提高銷售額。他接著又談到BlockBuster,這年頭了,誰還願意開車大老遠的去借DVD或VHS回家來看?它在租賃電影娛樂節目方麵那麽有經驗,知名度那麽高,擁有這麽多客戶,稍微提供些網上下載的服務,NetFlix一點活下來的希望都沒有,但現在可好,正好相反,這些人怎麽就不動腦筋呢?
我說恰恰是因為他們做得太大了,太好了,就已經形成習慣了,不容易改了。對於這些成功的企業,要他們改變他們的經營模式,談何容易,他們需要花很多時間做各種各樣的論證,要確信改變能更賺錢;以前他們過得好好的,他們習慣了這種經營方式,整個公司的體製、結構都是圍繞這個經營模式打造的,改變經營方式就要改變現行的體製、結構;這麽些年的成功,已經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團,大家都覺得非常comfortable,讓他們改變,就意味著他們可能失去他們已經擁有的,阻力很大,cost非常高,甚至於他們想改都沒法改了,隻能聽其自然混下去。再者,公司的執行者是人,不是機器,人這個東西要辦點事是要有點passion的,公司開創之初,大家都很有passion,非常努力,不努力就沒飯吃,一旦成功,人就變懶了,就不想再那麽努力了。所以總是新人換舊人,沒有幾家公司是能呆得很長久的,特別是高科技公司,總是幾年一換。不是他們看不到問題,沒腦子,而是看到了也沒動力去改變,也沒法改變,這就是公司的新舊更替周期率。極個別公司仍有能力、魄力去改變,其生命可能會長些,但最終還是要出現沒動力去改變,也沒辦法改變的時候,一點點走向滅亡,被更新的公司所替代。
不僅公司是如此,國家製度也是如此,大家開始幹的時候都非常辛苦,渴望成功,但一旦成功,就意味著就快要被更新的力量、更新的製度取代了。當然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但整體趨勢是不可阻擋的,這個新舊更替的周期率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