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宗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社會文化感性與理性陰陽二元的社會功能

(2008-12-16 19:47:46) 下一個
社會文化感性與理性陰陽二元的社會功能
--大宗師

在遠古蒙昧時期,原始人類由億萬年生命演化形成的內生化係統的自然調節和神經的低級的條件反射驅動,如同動物般渾渾噩噩的生活著。突然在某一天由於某種原因或者就是自然演化的必然,一道理性的閃電劃過人的大腦,原始人的低級的神經係統分化出了更高級的神經元。這些更高級的神經元一經產生後,便一發而不可收,不斷生長、漫延組織成網絡,終於在原有的原始的生化自調節係統、神經係統之上,形成了新的更加高級、更加高效的神經反射、控製體係,在感性的基礎之上,生長出了理性。從此人類有了思維,有了思想,有了自覺,有了學習和創造的能力。自那日起,理性使人類插上了翅膀,飛出了原始蒙昧的藻澤、叢林,踏上了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不歸之路。理性是建築於感性之上的,感性和理性總是同時存在的,理性是不能獨立於感性而存在的,脫離了感性,理性就喪失了創造力的源泉,理性之花很快就會枯萎。但理性確有著無限的和自由發展的可能性,對於感性的控製、影響是理性相當一部分的內容。感性是生命億萬年演化最終相對穩定沉積下來的產物,她有她發揮她的功能所需要的生化環境,理性對感性的控製和影響往往會破壞感性自然發揮她的功能所需要的生化環境。與天馬行空的理性相比,感性的發展和變化是相當緩慢的,遠遠趕不上理性發展和變化的步伐,如果放任理性的發展,聽任理性影響感性正常運行的生化環境,這樣達到一定的程度,感性和理性的和諧共存就有可能被破壞,感性和理性就有可能出現分裂,這是十分危險的,人類社會文化的功能就是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春雨潤物細無聲”般默默地推動感性和理性和諧的互動和共同的發展。

社會文化是人類千百年感性和理性社會實踐的結晶,匯集了人類社會經過實踐、時間檢驗了的各種各樣的感性和理性運作、互動和發展的形式、方式和模式,凝聚了人類各種各樣的探索、智慧、情感和夢想。社會成員任何的感性和理性的互動狀態都能找到能產生共鳴的相應的社會文化元素,從而使人情感有所寄托,感性和理性的互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案可效。社會文化既包括理性為主的陽性的哲學、科學、技術、生物、醫藥、天文、地理、財經、法律等內容,又包括感性為主的陰性的宗教、曆史、文學、藝術、心理、道德、民俗等內容,還包括感性和理性並重的諸如政治、管理、軍事、外交等內容。不同的社會曆史時期,社會文化的形式、內容,各個社會文化元素所占有的比重,感性、理性在主流文化元素中的比例和表現方式都是不盡相同的,是隨著社會實踐發展、變化的。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社會成員對感性和理性的協調比較有把握,幸福感比較高,整個社會感性和理性的諸元素相對平衡,社會文化也相對穩定,發展平緩。但當社會實踐發展到某個拐點,社會進入長期大動蕩的時代,大多數社會成員已不能按原有社會文化經驗和方式協調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感性和理性出現分裂,這就要求社會文化實現變革,發展出全新的方式、方法、形式和內容,調整感性和理性元素的重心和比重,為大多數社會成員協調感性和理性之間新的平衡,維係社會的完整統一和持續的創造能力,提供新的文化營養和工具。這種時代,就是社會文化大變革、大發展、波瀾壯闊的時代。譬如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漢末至盛唐從印度佛教傳入直至完全中國化的大乘佛教的建立發展最終形成中國文化儒釋道三足鼎立的局麵;近代毛主席等共和國先驅借鑒近代西方左翼科學、政治、經濟、哲學思想最終發展創立完全中國化的毛澤東思想;以及西方近兩千年前基督宗教哲學政治思想體係的建立;工業革命前後歐洲偉大的文藝複興;近代一戰、二戰前後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文化、藝術、經濟、政治爆炸性的高速發展,都是這種偉大輝煌的時代。

自從理性從感性中分化出來之後,理性就成為人類文明的標誌,理性成為人類之間、人類與自然博弈的利器,不發展理性,就無法生存,千百年來民族、國家之間的戰爭一次次證明著這個殘酷的鐵律。但是僅依靠理性,拋棄感性卻也是死路一條,因為感性是理性的基礎和源泉。譬如一個人試圖用理性來規範他生活的一切,這可能嗎?人不是機器,也不可能成為機器,理性是不可能動態的細致入微的直接控製、協調每個細胞的,在人日常生活中,在與他人、與社會互動時,動態的控製、協調、調整細胞、組織、器官、係統的生化機能是感性的功能。理性建築於感性之上,理性隻有與感性協調合作,讓感性做感性分工擅長的工作。如果理性試圖甩開感性,繞過感性,直接影響每個細胞,直接控製、協調、調整細胞、組織、器官、係統的生化機能,第一作不到,不可能,即使勉為其難也做不好,而且破壞了感性正常工作的生化環境,輕則使人喪失情感交流能力,情商極低;重則就可能造成感性機能紊亂,甚至退化,那人就得大病了。再則人之所以生存、發展,每天早上醒來能夠從床上爬起來做一天的事,是因為他愛做這些事或他為了他愛的人、愛的組織、愛的事業而去做,他有熱情、有激情、有欲望、有期望、有夢想、有追求,沒有了這些感性的東西,人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動力,更不要講發展了。社會文化裏陽性的理性的內容不斷幫助、促使人們去發展理性,這是人類文明的主線,尤其在崇尚理性,科技昌明的現代,實在沒什麽太多可說的。社會文化裏陰性的感性的內容幫助人們開發感性,和諧感性和理性,重拾起感性,讓理性在更高的層次上回歸感性,這在現代化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現代化時代的人類,平日裏理性的內容占有壓倒一切的比重,理性的過度開發難免忽略了感性的發展,難免影響感性正常發揮其功能所需的生化環境,進而造成感性機能一定程度的失調。這時的人類就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相應的感性的社會文化元素,開發自己缺乏的感性內容,調動自己的感性機能,回歸感性,減少理性對感性不必要的幹擾,使自己的感性正常工作起來。

社會文化中占絕對主流的觀點是在鼓勵發展理性的同時,回歸感性、回歸自然,使理性和感性,人和自然再度和諧起來。但在後工業化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日千裏,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自我有了相當廣泛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就逐漸出現了利用科技改造感性的生化機製、環境,甚至改造生命本身的觀點。這種觀點雖然還沒形成主流,但對於急功近利的人類很有吸引力,不排斥在將來會有相當的市場和實踐。這種觀點、潮流和實踐是十分危險的,但在不久的將來,有相當的一部分人,還是會鋌而走險進行嚐試的,人類這一條極端的進化之路,還是免不了會有人要去走一走的,這是由人的本性或者說生命的本質決定的。生命一定是要向一切可能的方向發展的,但隻有最適合環境的發展才能存在下來,也隻有最強的發展才能登上生命的巔峰。即使如此,我還是可以這麽講:人不是機器,也永遠不可能成為機器,人最本質上還是感性的,在未來的社會還是要依靠社會文化感性和理性陰陽二元的功能來協調理性和感性的互動和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