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廈門不僅是美麗的城市,也是美食的天堂。在廈大讀書的時候,盡管沒有多少錢,但還是品嚐了不少美味,至今回味無窮。
廈門的風味小吃品種很多,如鹹食的燒肉粽、魚丸湯、蝦麵、薄餅、芋包、韭菜盒、土筍凍、沙茶麵、油蔥稞、炒稞條,甜食的花生湯、圓仔湯、貢糖夾餅、炸麻花、炸棗、炸蒜、麵茶等。
最普通的要算炒米粉了。烹製的方法是:選用上等麵線放在七成熱的油鍋裏炸至赤黃色,撈上盤後用開水燙去油膩待用;以瘦肉、冬筍、香菇、蒜苗為配料,切成絲炒過,和以扁魚、蝦瀝,酌加紹興酒,然後再把炒過的麵線拌配料再炒。吃時以沙茶醬、紅辣醬為佐料。剛到廈門的時候有點不習慣沙茶醬的味道,沒想到後來越吃越香。
在廈大校園裏有很多的小吃攤點,離我們宿舍最近的要算豐庭樓下的一個了,那時常常喜歡深夜到那裏吃夜宵,五毛錢一碗的炒麵,炒米粉或是炒稞條,味道真是好極了。工作後在其他地方也吃過炒米線。但總覺得沒有廈門的好吃,可能就是沙茶醬不同吧。離開廈門後那個炒稞條再也沒有吃到過。
還有就是比較貴的土筍凍。是一種沙蟲,看起來有點讓人心裏發毛。土筍凍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它含有膠質,屬環節動物,學名沙蟲,身長二、三寸,土筍被從沙子裏逮出,先放養一天,以吐清雜物,然後下鍋熬煮,因為這東西像豬皮一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鍋粘粘乎乎,盛出來待其自然冷卻之後,就凝固成一碗土筍凍了。經過熬煮,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北醋、甜醬、辣醬、芥辣、蒜蓉、海蟄及芫荽、白蘿卜絲、辣椒絲、番茄片,則色香味俱佳的風味小吃。
廈門離漳州很近,漳州有全國水果之鄉的美稱。冬春的時候最喜歡吃甘蔗了,廈門的甘蔗分兩種,一種是用來製糖的,很硬,不好吃。另一種是水果型的,紅皮,很粗壯,又嫩又甜,根本不用削皮,用牙輕輕一啃,皮就下來了。那個味道別的地方的甘蔗無法比。記得排球名將朗平在漳州集訓回北京的時候也喜歡帶上一捆甘蔗上火車。可見這甘蔗的好了。
離開廈門已經十多年了,那裏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02年再去的時候,棕櫚樹依舊,芙蓉湖小了,勤學路上也不再鳳凰花滿了。廈大一條街沒變,那鴨莊還在。北門的沙灘汙染了,大學路成了跨海大道。那些小吃點也不見了,令人有些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