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蜜蜂,手機 和 地球

(2007-04-27 18:03:37) 下一個
前天上班的時候傑森突然問我:“如果世界上沒有了蜜蜂,將會怎樣?”我說:“你沒有挖坑害我吧?" 看著他一臉憨厚的樣子,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不過這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能怎麽樣呢?沒有蜂蜜,沒有養蜂的人。如此而已。”我回答道。傑森搖搖頭說:“食物短缺。”我將信將疑。他遞給我一篇文章,說道:“好好看看吧。”文章大概內容是美國和歐洲的科學家發現蜜蜂的數量在驟然減少,使得大量需要蜜蜂授粉的農作物產量減少,造成食物短缺。其罪魁禍首就是手機。手機以極其信號中繼站的輻射嚴重影響到蜜蜂的導航係統,以至大量的蜜蜂不能夠找到自己的家而死亡。過去的50年由於其他原因,蜜蜂的數量減少了50%,去年一年又減少了40%。 多麽恐怖的統計,按照這個速度,蜜蜂也要成為珍稀動物了。我感到十分的震驚。手機這個給人類帶來新的生活方式的發明,卻成了蜜蜂的奪命凶器,讓這些小精靈們滅絕於無聲無息中,悲哀啊。
 
人類創造了文明也帶來了災難。麵對消失的物種,我們總能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找到理由,適者生存。可是當世界上隻有人類的時候,那會是怎樣?也許人類以提高生活質量的名義來毀滅者自己的未來。看看我們把地球折騰得成什麽樣子。記得在一堂課上討論環境汙染成本問題,這是一個個人,企業,政府都應該承擔的成本。一個同學說環境汙染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很嚴重,發達國家已經有明顯改善,並且製定了很嚴格的法規條例。我立刻反駁說是啊,發達國家重度汙染的企業以全球化的名義開到對環境汙染控製不是很嚴或者根本沒有的發展中國家去了,你當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了。老師笑笑說,看似免費的汙染,會要整個人類付出代價,不管汙染在哪裏。是啊,國內人口眾多,要解決吃飯問題,所以允許先汙染,後治理,可是問題的根本是我們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根基,等到要想治理的時候,手頭上除了錢,什麽都沒有剩下。也許下下一代,隻能在教科書上看到所謂遠古時代的蜜蜂,藍色的天空,綠色的草地,和沒有穿防護服呼和呼吸器的人類。
 
嗬嗬,廢話一大堆,屬憂慮過度的一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