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臭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鑽進錢眼裏的人

(2008-05-12 11:10:29) 下一個
    有人形容愛錢如命,守財奴, 眼睛隻看錢等人,是鑽進錢眼裏的人. 有些人是把一分錢當成兩分錢來用. 還有些人是喜歡看著銀行戶頭裏的錢數在往上漲, 這時他們/她們是最開心的. 更有甚者, 把自己的收入存入銀行, 向別人借錢花.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人. 這人向我借錢, 我問: 你的錢呢? 答曰: 已存定期, 因為定期利息高. 我又問: 我把錢借給你, 你也付我利息? 答曰: 你好意思收嗎? 我反問: 那你為什麽好意思借呢? 答曰: 我想存錢. 我說: 誰不想存錢? 這人大概算是鑽進錢眼裏的人了. 
    我曾經把西方人對錢的價值觀和中國人對錢的價值觀做了一下比較, 從中不難看出兩者的差別.例如: 在一個中等收入的西方人家裏, 首先他們就會住大房子(上百平方米), 通常他們花費在房租費上的錢(按月算), 是他們收入的三分之一(經過調查後得出的). 其次他們一年一次的度假(錢早已打進預算)也是雷打不動的. 還有西方人很注重餐桌上的用具(刀叉盤等). 西方人還注意全家大小的著裝, 有能力就講究名牌. 但是他們(大多數)對吃是不在乎更不在意. 他們絕對不會象中國人那樣, 為了吃要找遍全世界(比喻). 西方人家的銀行戶頭上是沒有多少錢的, 要麽幾百塊, 要麽赤字, 但他們人人活得精神抖擻, 蕭灑自如.
    與此同等條件, 在一個中等收入的中國人家裏, 大多數中國人就會隻租麵積大概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他們絕對不會用收入的三分之一來租房. 其次中國人的想法是, 能不度假則不度, 度假(回國除外)這筆錢就可以省下來了. 不知道是中國人窮慣了還是節儉慣了, 銀行戶頭在沒有上千塊或上萬塊時, 他們是不會買家具的, 通常都是撿舊家具(因為不要錢). 還有不少中國人家裏的鍋碗盆刀叉大多是舊的(來自跳市). 大部分中國人穿的衣服也都是從中國扛過來的便宜貨(不是名牌). 盡管銀行戶頭裏錢一大把, 但中國人活得不蕭灑不自如. 這些人算不算是鑽進錢眼裏的人呢?
    西方人對中國人的消費觀是大大的不理解. 在雙方同樣的條件下, 中國人就沒有西方人活得輕鬆蕭灑. 區別在於中國人喜歡存錢, 為後代著想. 這可是在變相地教孩子不勞而獲; 而西方人一般不刻意為後代存錢, 他們是先享受了再說, 即先已後人. 他們實際上為孩子們做出了好榜樣, 讓孩子們盡早知道, 錢隻有自己掙才花得舒心. 有些中國人其實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但他們好象還是生活在貧困線上. 與其相反的西方人, 即使他們收入不好, 但他們生活搞得好象是很有錢的樣子.
    題外話, 在國外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 一幫中國人站在那裏, 給西方人的印象要麽是剛從中國來, 要麽是哪裏來的難民. 我經常教育西方人, 請不要小看他們哦, 說不定他們個個都比你(西方人)富有, 銀行戶頭裏的錢個個都比你(西方人)多, 也說不定他們個個都比你(西方人)文化(學曆)高, 別看這些中國人穿的不怎麽樣, 談吐舉止沒什麽修養. 想反, 我經常看見西裝筆挺, 談笑自若的西方人, 跟他們仔細交談後才發現, 他們就是一些普通階層的人. 反思一下, 是不是我們應該多學學西方人的生活和思維方式? 為什麽中國人身在國外, 但生活和思維方式還是國內的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