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7)
2009 (362)
2010 (229)
2011 (246)
2013 (1)
2024 (1)
我們做這個帖子,並不是讓國人去盲目的崇拜哈佛大學,而僅僅隻是把一些現象發出來,讓大家自己去判斷,有對自己有用的就學習,沒用的權當看個笑話。
哈佛的畢業生有一個傳統:捐助哈佛。哈佛的資金三分之一來自捐助。很多學生的家長,也都是哈佛校友哈佛人。一代一代的哈佛人,進入社會上層又把財富反饋給母校哈佛。每年的捐款,是哈佛收入的重要部分。
給予往往是相互的。是先有哈佛的給予還是先有給予哈佛,這個問題或如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那樣說不清。或者隻有讓哈佛告訴你。
哈佛沒有高樓大廈,隻有新英格蘭的紅磚牆。即使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過在校園有一個決不起眼的停車位。畢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圖書館,尤其是一個個像圖書館那樣的人,或者說,一個人就是一座圖書館。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裝的。
有人稱史華慈是哈佛的一位類似東方的大儒,在他動過癌症手術的82歲高齡的時候,依然天天早上按時去辦公室工作,即使有時要倒下。而他辦公室裏掛大衣的兩個衣架,竟是用鐵絲胡亂纏繞而成的。
某教授對學生說,你學我這門課,你就一天隻能睡兩小時。學生想,那麽,我學四門課,我就沒有睡眠時間了,我就得倒貼睡眠時間了。
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書,每本幾百頁,還要交上閱讀報告。哈佛過橋便是波士頓,前人類學係主任張光直在哈佛讀博士那幾年,沒有上過橋沒有去過波士頓。
哈佛學生或是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榮譽,而是一種證明。
人到底可以有怎樣的意誌力,人到底可能有怎樣的發揮潛力?
哈佛告訴你。
哈佛是一種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高學府的象征。
人的意誌,人的才情,人的理想,為什麽在哈佛能兌現?
哈佛告訴你。
哈佛的學生餐廳,很難聽到說話的聲音,每個學生端著比薩可樂坐下後,往往順手把大衣扔地上,然後邊吃邊看書或是做筆記。我就沒見過哪個學生光吃不讀的,更沒見過哪個學生邊吃邊閑聊的。感覺裏,餐廳不過是一個可以吃東西的圖書館,是哈佛正宗100個圖書館之外的另類圖書館。
哈佛的醫院,同樣的寧靜,同樣的不管有多少候診的人也無一人說話,無一人不在閱讀或記錄。醫院實在也隻是圖書館的延伸。
於是――
哈佛產生的諾貝爾獎得主有33位。
哈佛產生的美國總統有7位。
哈佛校園裏,不見華服,不見化妝,更不見晃裏晃蕩,隻有匆匆的腳步,堅實地寫下人生的篇章。
哈佛不是神話,哈佛隻是一個證明,人的意誌、精神、懷抱、理想的證明。
英國媒體報道,《2009年世界大學排行榜》10月8日產生,哈佛大學蟬聯6年排名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