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石燕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要不是我自己為自己建立紀念碑,這紀念碑,它從何而來?
個人資料
正文

傳聞中毛爺爺的7010型相控陣超遠程導彈預警雷達和導彈防禦計劃NMD

(2009-11-26 21:48:56) 下一個

傳聞中毛爺爺的7010型相控陣超遠程導彈預警雷達和導彈防禦計劃NMD


7 0 1 0 雷 達 簡 介

 

  我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研製的7010型相控陣超遠程導彈預警雷達,其平麵陣列天線寬達40米,高20米。

  電子部14所的110超遠程跟蹤雷達雷達在77年裝備,可以探測2000公裏距離的空間目標。7010超遠程預警雷達采用固定平麵陣天線,77年試製成功,搜索距離3000公裏。兩部雷達對“天空實驗室”與“宇宙-1401”隕落過程進行跟蹤與落點預報。

  為對外空目標進行編目和戰略預警實驗,1970年5月,中共中央批準研製超遠程預警雷達,並命名為7010雷達。7010雷達的發射機采用4隻大功率多腔速調管,總峰值功率為10 兆瓦,平均功率為200千瓦,電掃描天線陣麵為20米X40米,饋電單元8976個,在方位 120度和仰角2-80度空域內進行邊搜索邊跟蹤,可連續跟蹤多批目標,配備了大中小型計算機對全站實時控製,處理和計算。采用了脈衝壓縮,反副瓣,變極化等反幹擾措施,對一`些關鍵器件,分機采用雙工冗餘技術,配有全機工作狀態監測係統和故障顯示係統。1972 年開始小麵陣天線設備的安裝架設和聯調。雷達設置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坡上,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國慶25周年前夕,觀察到外空目標。

  1976年進行全麵陣天線的安裝,調試,並投入運轉。1977年以後7010雷達多次完成中國導彈,衛星觀測任務。

  對1979年美國天空實驗室隕落和1983年蘇聯宇宙1402號核動力殘骸的隕落,進行了連續跟蹤,並準確預報出隕落時間和地點,引起世界各國關注。他的研製成功,標誌中國雷`達技術達到一個新水平。

  我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研製的7010型相控陣超遠程導彈預警雷達,其平麵陣列天線寬達40米,高20米。


  “640工程”始末

  中國的導彈防禦計劃與反衛星戰計劃在時間上可以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六十年代的“640工程”,包括全國導彈防禦係統、戰區導彈防禦係統和反衛星作戰係統;第二階段:八十年代的“863計劃”,主要進行基礎技術的可行性論證與技術儲備;第三階段:九十年代末至今,麵對美國的TMD與NMD的威脅,主要進行對抗美國導彈防禦計劃的可行性論證與方案規劃。

  1963年12月,毛澤東提出要建立中國“反彈道導彈係統”的主張。從64年到66年,軍方和國防科工委係統召開一係列會議討論反導計劃。毛澤東說:“(導彈防禦計劃)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雄才大略的毛澤東提出中國的NMD(國家導彈防禦),還說了由於研製核潛艇而令人熟悉的“一萬年”。顯示出中國領導人在這件事情上的巨大決心。然而,當時中國大陸的國力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國家剛剛從三年困難時期的陰影中走出來,經濟蕭條,人心不穩,一個原子彈工程就用掉200多億人民幣,國家的資源配置捉襟見肘。在這種背景下還要上耗資比原子彈更高出許多的反導工程無異於有些異想天開。但是考慮到當時的國際形勢,能提出這樣的設想還是令人佩服的。就像裏根的“星球大戰”計劃也是不現實的,但是美國人現在對他還是推崇備至。

  1967年1月,中國在軍方和科研係統內部召開“640工程”會議,確定了五個分係統代號、各研究單位的分工、係統的研製規劃等,並決定加快反導靶場與反導核彈頭的研製。會上提出計劃在73年到75年左右開始實彈試驗。

  1964年8月14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準七機部二院為“反導、反衛星總體研究院”。二院已於1964年初開始著手組織前期準備工作,並於1970年開始進行反衛星計劃論證。

  1969年中蘇珍寶島衝突後,中國開始全民進入準戰爭狀態。除了挖洞之外,反彈道導彈計劃變得急迫了。為了盡快投入使用,中國首先進行“反擊二號”反導彈係統的低層攔截試驗。71年10月到72年4月,中國先後進行了六次1:5模型彈的試驗,其中五次成功。該計劃在1973年被中止。

  1974年5月到6月,七機部與二院召開“反擊三號”反導彈係統高層攔截計劃論證會。“反擊三號”計劃於1977年中止。

  到七十年代末,中國已經完成了“實踐二號乙”衛星計劃與“反擊一號”反導係統的總體設計與部分設備研製試驗,並全部獲得成功。軍方根據反導彈工程的進展情況向中央提出了“北京防區方案設想”。1978年8月到9月,中國兩次進行了“反擊一號”低層高超音速攔截彈的模型彈試射。1980年3月,“反衛一號”停止研製,不久,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下令中止了整個640計劃。

  同反擊係列的反導彈攔截彈相比,640工程的戰略預警雷達係統發展比較順利。該雷達係統包括7010相控雷達和110單脈衝跟蹤雷達。其中,7010雷達於70年5月開始研製,72年部分實驗安裝,74年投入使用,76年開始全麵安裝,77年全部完成。該雷達可以連續跟蹤十批以上目標。110雷達於66年開始研製,77交付使用。


1964年春節期間,毛澤東在中南海宴請有特殊貢獻的著名科學家時,針對世界核大國對中國實行的核威脅政策,對眾人講到:“有矛就有盾,搞少數人有飯吃,專門研究這個問題,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總要搞出來!”當時毛所指的正是我國的“反彈道導彈工程”,代號640。其中,觀測站南至海南島,西至新疆喀什,東至山東膠東。指揮中心是位於渭南的 “28號”基地。28基地既是整個地麵觀測係統的指揮中樞,也是配備最完整的觀測站,原為導彈試驗基地,其設施包括前置遙測站、回收站、活動觀測站。

  一期工程建成的6個觀測站有喀什天山站、南寧桂江站、昆明滇池站、海南南島站、膠東渤海站、湖南湘西站,後又增設代號“秦嶺”的控製計算站、代號“長江”的回收測量站、代號“前哨”的第一活動站、代號“黃河”的第二活動站和代號“長城”的長春站。導彈跟蹤和發射需要若幹個觀測站協同測控,這就需要極其精密的時統係統來統一時間基準。當時為把這種代號“930”的時統設備安全運回基地,成都軍區派了一個連的解放軍沿途壓運,持有國防部特殊通行證,任何人滋事滯阻,格殺勿論。

  觀測網中既有光電觀測儀,也有各式雷達。其中,為640工程專門部署了兩部堪稱中國之最的雷達,即7010大型相控雷達和110遠程單脈衝精密跟蹤雷達,二者都是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的產品。 1981年7月18日,7010雷達站接到當時國防科工委主任張敏參謀長的電話,要求對19日蘇聯向太平洋發射的運載火箭進行跟蹤。7010連續開機11天,於19日和28日兩次觀測到該運載火箭,及時預報了發射點和落點經緯度、預警時間和射程。從測量數據分析,這兩枚導彈是蘇聯未公布的多彈頭試驗項目,采用低彈道形式發射,目的顯然是為了測試分導彈頭的導引精度。從事後其它管道獲得的信息證明,7010的觀測是正確的。

  當時,這些預警雷達部隊都處於高度機密的狀態。當地的老百姓知道這裏有一支解放軍駐軍,卻從來不和地方上的人來往,也不像其它解放軍部隊那樣喜歡搞“軍民共建”之類的活動,甚至連這支部隊是哪個軍種的也鬧不清楚,隻看見基地內的那座巨大無比的球形雷達天線罩,於是當地人就把這支神秘的部隊稱為“大球部隊”。

  1983年1月12日,“大球部隊”接獲上級指示,要求觀測並攔截正危險地向地球墜落的蘇聯1402號核動力衛星。本來110雷達是當時我國發射功率最大,作用距離最遠的大型雷達之一。1980年5月,它在兩發東風五型洲際導彈全程試驗中,分別獲得了X16秒和 X96秒的跟蹤測量數據,最遠跟蹤距離達3000公裏。在反擊一號反彈道導彈試驗中,彈體離架僅10秒鍾就被它緊緊抓住,並穩定跟蹤,迅速預報落點,為火箭、反導試驗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由於蘇方不公布衛星的軌道參數,雷達轉動的巨大天線,連續工作4個半小時,仍如大海撈針,一無所獲。直到第3天,昆明站才跟蹤上了目標,並向沾益站進行了及時通報。根據通報中的軌道參數,18日和19日沾益兩次開機連續捕捉到了目標,並判明是三個目標,列為1402A,1402B,1402C。

  1月22日,張敏參謀長致電該站詢問該枚蘇聯偵察衛星的隕落時間和地點。中央當時已電令全國X個攔截陣地,萬一這枚衛星落入我人口稠密地區,務必在其隕落前將其攔截、擊毀,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當天正午,沾益站通過BX-10微機的解算,得出了1402A的隕落時間為1月24日4時至8時之間,並將這一預測上報了科工委。 1月24日5時,沾益站又報出該星體再入大氣層的準確時間為24日6時30分,地點為東經67.9度,北緯1.1度,不會落入中國境內!這下軍委領導才放了心。1402號衛星實際隕落的時間比沾益站的預報提前了僅9分鍾,位移誤差為3400公裏。

  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預報時間較準,比實際時間僅差1分,但位移誤差上萬公裏,比中國的預報範圍大了3倍!這說明中國雷達預警能力在當時就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由該監測網負責的我國返回式衛星,也取得了15次發射14次成功回收的佳績。 




ZT:
7010型雷達,是我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研製的相控陣超遠程導彈預警雷達,搜索距離達3000公裏,用於為對外空目標進行編目和“反彈道導彈係統”的戰略預警。雷達設置在宣化外海拔1600多米的山坡上。現在早已退役拆除,08年4月的一天,鼎盛王朝軍事論壇的北京地區網友,聚集在一起,對7010雷達遺址進行了探險,收獲頗多。
這是xxbit網友根據當時探險的照片和測量,繪製的7010雷達三位結構圖,可見雷達依山而建,麵向西北,成固定角度的巨大陣麵。太專業了:

 

分解示意圖:

 

  以下是weaponlover網友寫的遊記:

  尋找篇,從北京沿著八達嶺高速開了140多公裏,在宣化南出口下高速後向南開了10公裏左右,按照GPS的指引,離開柏油馬路,向東拐向一條土路。向前沒開幾公裏,景致立即不同起來,頗有些蒙古高原草甸的風格。

 

 

  繼續向前開2、3公裏,土路沒有了,變成了碎石子路,要上山了!突然前方出現鳥一片廢墟,有ID研判:一定是當年部隊的營房!!證據:還有汽車修理溝呢!

 

 

 

  繼續向前開,沿著碎石路盤山而上,期間adaptive的途安屢次托底,俺的邁騰也屢次疑似托底,好在檢查木有什麽問題,最後大家決定,在某開闊地停好車,下車步行!應經可以遠遠望見那個陣麵了!!

 

 

  向前走了沒多久,大家發現一座巨大的廢棄建築,像是當年的辦公樓!於是眾ID蜂擁進去,挨個房間搜索

 

 

 

  出了這座建築,繼續往前走,突然向右不遠出的山間露出兩個巨大的洞口,衝啊!大家奮不顧身滴衝向藏寶洞!


 

 

  洞內布滿溝渠,並在主洞兩側開滿側洞,裏麵有些說不清用途的設施。眾ID紛紛猜測此洞的用途,有的說是冷卻設施,有的說是發電廠,有的說是配電站,總之,沒有答案

 

 

  除了洞庫繼續向前走,走啊走,終於有人一指前方,看!那是什麽!

 

 

  7010雷達!偶們終於來到鳥你的身邊!!!

 

 

  某人自以為很職業的開始用10米長的登山繩丈量陣麵的寬度。 

 

  陣麵特寫。陣麵正對著的方向,偉大滴蘇聯就在那邊麽?旁邊有陡峭的石階,某些人已經開始往上爬了!

 

 

  偶也鼓足勇氣,爬上來鳥!!站在陣麵的上方,景色更加壯觀! 從上往下看,腿軟!!

 

 

  陣麵頂端地上露出了一個大洞,眾人正在研究如何進入陣麵內部:看起來很容易

 

  偶們終於進入到了陣麵的內部!!!!一片漆黑!眼前的景象頗像DOOM遊戲裏的場景!陣麵的水泥基礎背麵,是無數的鐵架子!可以想象當年這些鐵架子上支撐了多少TR組件和電纜饋線!!

 

 

 

 

  某轉業人士開始測量陣麵的方位角

 

 

  在陣麵靠山的水泥基礎上,偶們發現了當年建設著留下的銘文!!眾ID紛紛豎起大拇指!!然後在紙上寫下各自的ID與銘文合影!!!

 

 

  雷達陣麵東側的一個配套建築。裏麵好像有個儲水池,研判可能是冷卻裝置

 

 

  陣麵特寫,地麵上散落了很多帶孔的塑料泡沫圓柱體,推測是水泥基礎上固定TR組件的裝置。全都廢棄掉了,周圍的風景很不錯。

 

 

  陣麵西側的建築,裏麵更像是冷卻設施

 

 

  下山的路,讓偶們再看你一眼。遠去了,但仍能望見那個偉大的陣麵。曆經千辛萬苦回到魔多,結束了這有意義的一天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