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波蘭電影大師安傑伊·瓦依達經典戰爭名片][戰後的大地][DVD-R/591M][中字]SB

(2008-07-24 04:26:03) 下一個

◎ 片  名:戰後的大地 Krajobraz po bitwie (1970) IMDB:0065948
◎ 類  別:劇情/戰爭
◎ 導  演:安傑依·瓦依達 Andrzej Wajda
◎ 編  劇:塔德烏什·博羅夫斯基 Tadeusz Borowski, Andrzej Brzozowski, 安傑依·瓦依達 Andrzej Wajda
◎ 主  演:達尼爾·奧勒布裏斯基 Daniel Olbrychski  .....Tadeusz
      Stanislawa Celinska  .....Nina
      Aleksander Bardini  .....Professor
      Tadeusz Janczar  .....Karol
      Zygmunt Malanowicz  .....Priest
      Mieczyslaw Stoor  .....Ensign
      Leszek Drogosz  .....Tolek
      Stefan Friedmann  .....Gypsy
      Jerzy Oblamski  .....Prisoner
      傑裏·瑟爾尼克 Jerzy Zelnik  .....American Commandant

◎ 其他外語片名:Landscape After Battle (USA)/Landscape After the Battle
◎ 片  長:101 Min
◎ 地  區:波蘭
◎ 語  言:波蘭語
◎ IMDB評分:7.8/10 (192 votes)

◎ 簡  介:

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提名



       波蘭電影大師安傑伊·瓦依達(《鑽石與灰燼》《波蘭鐵人》)執導的經典戰爭名片

       美國軍隊剛剛擊敗納粹軍隊,因不確定采取什麽行動攻打波蘭,因此美國采取對波蘭露營的控製。丹尼爾見到一個年輕的女孩尼娜正要去露營……


QUOTE:

★★名導掌鏡:安傑依·瓦依達Andrzej Wajda★★



波蘭電影導演,生於蘇瓦烏基。1955年開始導演故事片,曾任波蘭電影協會主席,是“波蘭電影學派”的創始人之一。在蘇聯、瑞士、美國、南斯拉夫、法國以及英國等國家導演過話劇和電影。波蘭影評界評論他的作品是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混和結晶,但有時又帶有超現實主義和唯美主義的色彩。

瓦依達的一些作品,如:《大理石人》和《鐵人》被人認為是反社會主義的。《大理石人》拍於1976年,電影講述了50年代初期勞動英雄比爾庫特遭受迫害的故事,本片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國際影評獎。1981年拍攝的續集《鐵人》承接上集,講述記者在收集大理石人兒子黑材料的時候,竟意外的發現了大理石人是如何被謀殺滅跡的材料,於是記者將此公諸於世,本片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兩部片子都受到了多方阻撓,後來才得以公映。西方評論界認為其作品應歸為“新浪潮”,認為它們是“波蘭電影學派”創作路線的發展,繼承了波蘭的傳統浪漫主義。瓦依達善於創新,敢於解決尖銳問題。雖然對他的評論並不一致,但他蜚聲國際,其作品很受重視,受到多方研究。



QUOTE:
影片評論:戰後的大地——希望的詩篇

——by 牧歌



      近來出的CC版的安傑伊瓦伊達《戰爭三部曲》相當不壞,極具收藏價值。《戰後的大地》是我看到的他的第四部電影,還是二戰時期的波蘭。第一感覺是他用這部電影對著《戰爭三部曲》大喊一聲:立正!也好像是三部曲的延續。

      電影剛開始用維瓦爾蒂的四季作配樂。德國人潰敗之後,集中營裏的波蘭士兵在《四季》的音樂裏激動又茫然。乍一看好像是挺歡快的電影,其實不是。在一個飽受摧殘的波蘭詩人眼裏,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表征意義,因此他憎恨秋天的紅色橡樹葉,憎恨德國老人的拐杖。不知道他是否在懷著仇恨尋找集中營時打過他的德國姑娘。在他的眼力對德國人的仇恨與對波蘭人的懦弱有同樣的分量,同時他客觀地熱愛著自己的土地,熱愛自己的國家——他覺得沒必要逃脫,世界上的草地都一樣,再說這裏有他熟悉的語言。當時波蘭人的迷茫,是因為美國人還不知道用什麽樣的方式進攻波蘭。二戰時,波蘭和德國其實是同盟,波蘭同時也是弱小的,所以德國潰敗以後,有戰爭便宜一定會占的美國一定會進攻波蘭,所以這些集中營裏的波蘭人民隻不過是從一個敵人的囚禁下轉移到另一個敵人手裏。眼睛近視但雪亮的詩人是明白的,對於戰爭就快結束的這個時刻,能活著就算不錯了。詩人所用的是人性的眼光,不是政治的,所以那些打仗的和被關押在集中營裏的波蘭人都差不多一幅熊樣。

      電影還是在《四季》的音樂聲中結束。詩人拖著一小車的書,堂堂正正地走出了兵營的大門。這裏有一個詩人和美國士兵對峙的鏡頭,寓意深刻。盡管美國人荷槍實彈,殺死兵營裏的人也未必承擔什麽責任,但詩人還是用自己的意誌取得了勝利。說實在的,這個場景有點假,要是加上美國的那個領導在旁邊,就真是多了,也更有說服力。反正詩人走出去了,他正在帶著一絲絕望向往著一片光明。

      《戰後的大地》裏麵大量使用長焦距,還扛拍,畫麵不穩,我用小十四寸寬屏看,覺得全是腦袋,老想往後躲;如果在電影院裏,熒屏上肯定都是晃動的大臉,迷糊,這感覺有點像好萊塢花不起錢搭布景的三流動作片。但導演肯定是故意的,戰爭三部曲裏麵的構圖就很美。

☆☆☆電影截圖☆☆☆














SB下載鏈接:(有效期至8月12日)
http://www.sharebig.com/share.php?id=s13glsphtgk95f3gO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