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劇情][東京物語][rmvb/620M][日語中字][小津安二郎]MU

(2008-03-06 07:18:36) 下一個


中文片名:東京物語
英文片名:Tokyo Story
更多外文片名:Tokyo monogatari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136 min
國家/地區:日本
對白語言:日語
字幕:中文
色彩:黑白
混音:單聲道
級別:Singapore:PG UK:U Finland:S Hong Kong:I Spain:T Brazil:18

演職員表
導演: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編劇:野田高梧 Kôgo Noda
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演員:
笠智眾 Chishu Ryu .....Shukishi Hirayama
原節子 Setsuko Hara .....Noriko
杉村春子 Haruko Sugimura .....Shige Kaneko
東山千榮子 Chieko Higashiyama .....Tomi Hirayama
山村聰 Sô Yamamura .....Same per
三宅邦子 Kuniko Miyake .....Fumiko
香川京子 Kyôko Kagawa .....Kyoko
東野英治郎 Eijirô Tono .....Sanpei Numata
中村伸郎 Nobuo Nakamura .....Kurazo Kaneko
Shirô Osaka .....Osako, Shiro
十朱久雄 Hisao Toake .....Osamu Hattori
長岡輝子 Teruko Nagaoka .....Yone
Mutsuko Sakura .....Patron of the Oden Restaurant
Toyoko Takahashi .....Shukichi Hirayama's Neighbor
Toru Abe .....Tetsudo-shokuin
三穀幸子 Sachiko Mitani .....Noriko's Neighbor
Zen Murase .....Minoru
Mitsuhiro Mori .....Isamu
Junko Anan .....Beauty Salon Assistant
Ryoko Mizuki .....Biyôin no kyaku
Yoshiko Togawa .....Beauty Salon Client
Kazuhiro Itokawa .....Geshuku no seinen

製作人:山本武 Takeshi Yamamoto .....producer
製作公司:鬆竹映畫 Shochiku Films Ltd. [日本]
發行公司:
DeA Planeta Home Entertainment [西班牙] ..... (Spain)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亞] ..... (2005) (Australia) (DVD)
New Yorker Films [美國] ..... (1972) (USA) (subtitled)
鬆竹株式會社 Shochiku Co. Ltd. [日本] ..... (1953) (Japan)
標準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國] ..... (2003) (USA) (DVD)

上映日期 :日本 Japan 1953年11月3日
劇情介紹:
平山周吉和登美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倆口子的生活略感孤獨寂寞無聊,於是決定往東京一行,探望已經成家立室的兒女。他們興致勃勃地抵達,但卻受到頗為冷淡的招待。兒子、媳婦、女兒、女婿都因生活的重壓而相當忙碌,無暇招呼兩老,因此建議他們去熱海度假,表麵上是讓他們有個鬆弛和遊覽的機會,實際上卻是希望擺脫他們。隻有年輕守寡的媳婦紀子,對他們比較關懷和體貼。
就在兩老返回老家不久,兒女們便接到母親病重的電報。他們遂回鄉探訪病勢危殆的母親,後者已經無法辨認他們。葬禮之後,兒女們又匆匆忙忙地趕著回東京,隻有紀子多留數天,陪伴暮年喪偶的老人家。紀子承認守寡對她而言是相當困難的事,老人便勸她改嫁。然後,平山老先生孤獨地守在屋裏,想著他將要渡過的孤苦的晚年。
相關評論
一句話評論
《東京物語》是小津獨特電影世界的入門之作,它在細處包含了無數令小津的仰慕者以及普通觀眾感動的特質。
——電影理論家David Bordwell
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講述了一個如生活本身一般簡單而普遍的故事。影片所揭示出的生與死的真諦並不是什麽新東西,但卻是真實的。
——電影評論人Roger Ebert 《芝加哥太陽報》
讓《東京物語》變成一部偉大作品的是小津邀請我們發現藏在故事表麵之下事物的手法。
——BBC電影評論
在50年後看來,《東京故事》依然優雅、溫情、深深打動人心、觸發無限遐思。

這是一部細膩優美的電影,它洋溢著堅韌的情緒,在觀眾心中引發共鳴,並訴說出具有普遍性的真實。
——英國的《衛報》
影片簡評
《東京物語》是一個大家庭中兩代人的故事。親情與疏離,摯愛與義務,死亡與孤獨,在一樁樁觀眾再也熟悉不過的平常小事中緩緩鋪展開來。這是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但也是所有家庭的故事,無論你我他,都有可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背景為日本戰後的混亂時期,當時人民正拚命努力擺脫貧窮,整個社會都麵臨轉換。本片導演小津欲藉一家族來反映日本傳統親子關係,家庭製度在這股時代潮流中逐漸崩潰的情狀,淡淡地聯結一個家族的日常生活,巧妙地描繪出日本人的生活姿態,其手法之優雅流暢,可說是部真正具日本風味的電影。 在這部電影中,小津簡約的影像風格近乎完美,一切都是那麽自然,電影的製作者既不需要煽情,也毋須告訴觀眾誰對誰錯,因為生活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或許導演唯一的傾向,是電影中那種不失溫婉的諷喻,但決不是義正詞嚴的批判,因為小津並不相信有什麽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他不僅要表現生活本來的麵貌,他還要我們接受人性並非完美這一事實。
《東京物語》是小津自己最喜愛的一部電影,但他卻很少談及。電影榮獲《電影旬報》年度評選第二名之後,小津說:“我想通過父母與子女的經曆,去描寫傳統的日本家庭是如何分崩離析的。在我拍過的電影中,這一部最具通俗劇的特點。”
精彩影評
二戰後,日本所有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都出現了巨大的變革。老式的大家庭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兒女們紛紛進城就業而崩潰。老人們因一時間無法適應這種變化而變得內心充滿了惆悵。
年輕的一代卻過起了舒適的小家庭式生活,每天忙於應付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對傳統的倫理道德,尤其是敬養老人的觀念漸漸淡薄起來。敬一家就是這樣,年邁的父母從鄉下來到東京探望他和妹妹文子,可因為種種原因,他和文子都抽不出時間來陪父母,兩位老人備受冷淡。
倒是小兒子昌二的媳婦紀子對他們服侍得細致入微,比親生的兒女更加周到。但昌二已經去世8年了,他們不願再給紀子添麻煩,隻好匆匆回到了家鄉。
影片所表現的故事無疑是令人感動的,但經過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編排,卻並不煽情賣弄,也不刻意賺人眼淚,相反一切都自然舒服,令人在不經意間黯然淚下。《東京物語》被普遍認為是小津安二郎漫長職業生涯中所拍攝的最為優秀的電影,同時也是那些經典藝術電影中的翹楚。影片透過一個家庭的生活,向我們描繪了在一個傳統和價值觀已然喪失的變革社會中的寧靜而又懷舊的生活圖景。《東京物語》是一個電影大師在其事業巔峰時期為世界電影奉獻出的經典之作。
《東京物語》於1953年上映時,西方觀眾正開始接觸日本電影——三年前黑澤明拍出了極具突破性的《羅生門》;溝口健二也漸漸登上國際電影節的前台;1955年衣笠貞之助的《地獄門》贏得了2項OSCAR獎。至此,將一種別具風格的日本電影推上世界舞台的時機已經成熟。盡管當時小津在國外並不出名,其原因可歸結為國內那些決策者嫌他的電影過於“日本化”的緣故。
盡管其他的小津電影早先已零星見於歐洲和英國的電影院,然而卻是《東京物語》正式衝破了藩籬,(讓觀眾接受了這位日本導演)。50年代中期,小津電影的展映活動遍及西方各處,並於1958年贏得了一座英國學院獎,進而Donald Richie及其他有見地的組織者為小津電影安排了數次展映討論活動。而後的1972年,展映熒幕在紐約拉開,與當時Paul Schrader的著作《電影中的先驗風格》出版相映成趣,並攻取了那些頭麵評論家的心。兩年後當Richie的《小津》出版時,評論家們意識到這個“平靜”的電影人其實是個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在1992-1993年度《影與響》雜誌國際影評人聯席會上,《東京物語》入選有史以來十佳影片之列。
這種帶點離奇意味的成功方式使人們懷疑這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文化圈可能是出於偶然。《晚春》(1949)和《麥秋》(1951)(筆者僅引兩例),難道就不夠傑出了?小津自己給出了一個保留性的暗示:“這個是我最具有情節性的電影之一。”那《東京物語》應然是對於小津獨特電影世界的昭然而全然的闡釋。在細節上它包含了諸多令其仰慕者著迷及令普通觀眾(無論他們的思想距離有多遙遠)潸然淚下的特質。
首先,這是一個世俗的故事。小津和他的編劇搭檔野田高梧,經常將他們的故事中心圍繞著女兒的即將出嫁展開一連串相關人物的境遇變化。然而《東京物語》缺少了這個最基本的情節動機;但它承載著一個小津電影的基本因素:將日常生活緩緩地鋪敘呈現,進而帶給我們更多劇情不能催生的體驗。一對老邁的夫婦離開他們居住的小鎮尾道去探望他們的兒孫。他們不可避免地打攪了他們兒女的生活,於是兒女們為圖省事便開始疏遠他們。在他倆的這段旅程中,老兩口親曆他們子女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回程的列車上,母親染病,許久去世。
劇情的張力被隱藏在一個精巧而明晰的結構下。在劇中,平山老兩口告別他們最小的孩子京子,然後按輩分先後順序拜訪了他們的子女。起先他們和長子幸一的家人住在一起,後來和長女金子及她的家人,而後和二兒媳紀子,最後在大阪和小兒子敬三。此前已交代他們已經在往東京途中與他相遇,而小津和他的編劇依田義賢隻交代了他們回程途中他們在敬三處的短暫逗留—這不僅使我們建構起對敬三好客善良品行的期待,同時也遵從了家族中的長幼次序。(小津早在他的第一部作品《小早川家的秋天》(1941)中就已經對這種敘事方式進行了實驗。)
從年少起身的子孫們不羈的言行(其中一個口中哼唱著John Ford《關山飛渡》的旋律),到那些為子孫的失敗而焦慮不堪的父輩們的言語,若非這些紛繁瑣碎的的言語動作,情節便有落於過分簡單之嫌。數次簡明來往,人情冷暖盡現。金子十分自信地帶上了喪服回老家,然而作為兒媳婦紀子的卻沒有料到婆婆會死,所以她措手不及。誰能說世界上哪個女人更為純良?簡.奧斯汀?安東.契訶夫?這是我們遭遇小津電影中這樣恰如其分的情感和心境表露時必然想到的兩位作家。至今仍沒有人如小津般嫻熟地駕馭“溫柔”二字;當你聽到婆婆感慨道:“多麽盛情的款待啊,讓我睡在自己死去兒子的床上”,一陣酸楚便奪眶而出。
《東京物語》也是小津電影風格的絕佳範本---低視角,180度越軸剪輯,固定機位,還有相似性的鏡頭組接。對話場景中小津拒絕在人物說話時進行剪輯;好似每個說話者都有全然被觀眾聽見的權利。其他的小津電影使用這種獨特的剪輯技巧多少帶有戲噱的成分,但是在這個電影裏,他似乎更加執著於建構一個寧靜的世界,來突顯與其角色抱怨的世界間的對抗。
同樣微妙的平衡關係包含在人物品格的取舍上。例如我們很容易同情平山,但當他搖搖晃晃地醉酒而歸後,金子抱怨他又回複了以前的老毛病,並暗示他的放縱曾經導致家庭糾紛。(這點在母親死後老人的話中產生了共鳴:“早知如此,當初我就應該對她好點。”),將心比心,即便熱心的紀子也承認她有時候也會忘記她死去的丈夫。推而廣之,那些兄弟姐妹也並不是極端自私的人,而是過分地專注於如何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甚至是那個金子,也因為在母親死後發出的突如其來地,但是卻情真意切的哭聲使先前多傾向於將之貶義理解的西方觀眾所震驚;而且她的鋒芒也因扮演者是日本著名女演員杉村村子而被削弱了。

仰賴小津人性化的間離技巧,當我們注視著最後一幕中角色們憂慮地考慮著自己的將來時,此間呈現出一種富於濃烈情感的寓意。紀子笑著對京子說“生活是失望的”;平山勸告紀子必須再婚;鄰居善意地提醒老人現在他將是獨身一人了。而這些強烈的情感流露被那些富於詩意化的日常行為和物景給淡化了。平山望著美麗的初升紅日---預示新的充滿活力的和收獲的一天的到來。一塊普通的手表把母親、女兒和兒媳婦聯係進了由苦心經營的血緣關係維係的柔性智慧中。火車嘮叨去,空舟灣中弋。


幕後製作
主題
小津安二郎的這部影片如同他一貫的風格,依然取材於日本尋常家庭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日本人傳統的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或明或暗細膩地貫串滲透於整部作品中。人物的日常起居、言行舉止皆充滿了日式風味。在小津的安排下,甚至連老夫婦在各處逗留的順序都是嚴格按照長幼之序來定的。而影片同時又展現出戰後日本社會隨著現代化步伐的加快所逐漸凸顯出來的新問題。子女們工作繁忙無暇陪伴老人,便出錢安排他們去熱海旅遊。兩代人觀念的差異在這裏得到展現,社會老齡化問題也初露端倪。孫子們與慈祥的祖父母之間的隔閡則暴露出社會結構的變化——傳統多代同堂的大家庭正逐漸被兩代人的小家庭所取代。在淡淡的日常中,小津讓我們看到了現代和傳統交織而出的矛盾。
另一方麵,小津也在本片中反映了人的生老病死這一更為普遍的主題。小津對於這一主題的處理並沒有什麽離奇玄妙或激動人心之處,而隻是用老夫婦的離鄉訪親之旅將一家三代人串了起來,並以此引發了一個人物的突然過世。這些都生活中人人可能碰到的事情。而正是這種貼近生活的真實感,引發出感慨並讓人有所感悟。
片中的人物沒有什麽大奸大惡之輩,一些人物說話是總是麵帶微笑,即使是稍顯冷漠的長子以及心直口快並有點小氣的長女對年邁的父母亦不失真誠的關愛,他們的態度和表現也是可以體諒和理解的。在這部平淡而寓意深遠的影片中,小津並不想批判什麽,抨擊什麽,而隻是以其獨特的手法將社會和人生的種種問題平靜地呈現於觀眾麵前。這種以小切入點把握時代特征挖掘生活內涵的做法,正是小津大師的獨到之處。
手法
小津安二郎導演有一套嚴整的拍攝手法。他特別重視畫麵的構圖,喜歡采用固定的攝影機拍攝,避免構圖因為攝像機的晃動而遭到破壞。以片中子女們圍坐在母親遺體邊的那一幕為例,幾個人物錯落有致,大家都差不多朝著一個方向坐著,形成一種靜態的美感,隨著情節行進,有人加入,有人離開,而畫麵始終保持著原來的構圖。
小津還喜歡讓攝像機緊貼地麵呈仰角拍攝,從片中妻子死後周吉眺望朝霞的場麵、以及不少人物坐在榻榻米上對話的場景中,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小津的這種獨特風格。
在片中不時可以看到一些純表現大煙囪、公寓樓、墓碑林等景物的鏡頭。這也是小津風格的表現之一,他往往會在影片的段落之間插入景物畫麵作為過渡,並以此暗示後麵的內容。
片中人物基本上沒有什麽劇烈的動作,人物的感情都從細微的表情神態,以及對話中細膩地展現出來。小津的這種導演風格正與其影片的內容和題材相匹配,他的作品因此而富有靜中顯動、淡而有味之微妙真趣。
影響
小津安二郎是國際知名的日本電影巨匠。他具有獨到的洞察力和獨樹一幟的風格,喜歡表現日本風味濃厚且平易生活化的題材。在他的作品雖然平淡卻雋永深遠、回味無窮,從中可以找到那些早已被好萊塢遺忘和忽視的細膩而動人的東西。《東京物語》是集中體現小津風格的傑作,每一個畫麵每一句台詞都可咀嚼出滋味。影片在日本影史上是穩入曆代TOP10榜的名作。同時,在國際上亦享有很高的聲譽,可算是最著名的日本電影之一,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馬諾爾·德·奧利維拉、維克多·艾利斯、維姆·文德斯、侯孝賢、弗朗索瓦·特呂弗、阿基·郭利斯馬基、吉姆·賈姆什、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等等眾多著名電影人都深敬小津導演,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響。
精彩花絮
·出演70歲老人周吉的笠智眾在片中看上去頗具老態,但其實當時隻有49歲。
·原節子於戰前經常出演軍人的妻子,在本片中她飾演在戰爭中失去丈夫的未亡人平山紀子。

精彩對白
周吉:東京真大啊。
富:是啊。如果在這種地方失散了,可能一輩子都見不著麵了吧。
周吉:嗯。

京子:哥哥姐姐們應該再多待幾天的
紀子:大家都很忙啊。
京子:可這樣太自私了。隻顧著自己,馬上就回去了。
紀子:這是沒辦法的事啊,因為他們有工作。
京子:可嫂子你不是也有工作麽?他們太自私了。
紀子:可是,京子啊……
京子:媽媽一死就要拿東西做紀念,我一想起媽媽的心情就覺得傷心。外人反倒更有感情呢,骨肉之間不應該這樣。
紀子:可是,京子啊,我在你那麽大的時候也這麽想。不過,孩子長大後,就開始漸漸遠離父母了。大姐已經離開父母有了自己的生活。她絕不是存心不良。大家都是以自己的生活為重的。
京子:是這樣麽?我可不想自己以後變成這樣,這太冷酷了啊。
紀子:的確。不過,或許所有人都會變成這樣的,漸漸地就變了。
京子:那嫂子你也會變麽?
紀子:是啊。雖然不想這樣,但還是會變成這樣的。
京子:這個世界真讓人討厭。
紀子:是啊,充滿了討厭的事情。








小津安二郎
中文名: 小津安二郎
英文名: Yasujiro Ozu
性 別: 男
生 日: 1903-12-12
角 色:編劇/導演
1903年12月12日生於東京,1963年12月12日卒於東京。

小津1903年出生於東京,肄業於早稻田大學。自從他二十歲時進入鬆竹公司擔任攝影助理起,他所營造的就是一個完整的黑白默片電影時代。一切悲喜情懷都在靜默的黑白光影裏緩緩呈現。到他轉入拍第一部有聲片《待到重逢時》為止,他已經拍攝了二十五部默片。在他早期的默片中,基本上體現了一種克製而平易的喜劇風格。他把美國同時期的家庭題材的影片改編成日本電影,比如《懺悔之刃》《日本產吵架朋友》《戶田家的兄妹》《風範長存的父親》等影片,這些影片都是關於父子關係,兄弟情誼等男人集團式的感情故事。在小津的電影中,家庭親情作為一種近似宗教式的倫理而再三討論。小津電影中沒有女人的視角,女性角色僅僅作為臨嫁或離去的女兒而成為父親視野裏的感歎一種。研究者把這種女性視角缺失的現象解釋為小津一輩子未婚,與母親一起生活而造成的視野缺失。小津的前期電影達到了日本默片時期的最高成就,後期電影仍然以其一貫的風格堅持了日本電影的傳統風貌。對於傳統家庭結構的挽留,以及對於寂寥失意的生命晚年的感歎成為小津作品的戀戀風塵。
但小津同時是一個極其矛盾的導演,小津在1963年日本導演宴會的時候,因為醉酒,他自己有一番對電影的看法。小津說,電影對他來說,“不過是披著草包,站在橋下拉客的妓女。”這番話對當時在場的導演觸動很大(包括筱田正浩等導演),其實小津是帶著一種極度的自尊和一種非常克製的悲觀情緒在做電影。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電影的題材和風格中可以感受到。而且,小津實際上一個太重趣味的導演,在佐藤忠男的描述中,小津的家中是沒有任何生活的苦惱和陰影的,小津結交的都是出入高級飯館的紳士,他非常重視格調的優雅。日本當時的電影評論也認為小津電影“隻注重形式美”。這與小津電影裏所彌漫的悲傷的宿命感和人生失意感也是具有著參差不調的意義的。應當說,小津並不是個國際化的導演,在他一生的將近五十三部電影中,隻有《東京物語》在國際上贏得注視,獲得了倫敦電影節國際電影杯獎。
導演作品
東京之宿 Tokyo no yado (1997)
父親在世時 Chichi ariki (1982)
早春 Soshun (1974)
東京暮色 Tokyo boshoku (1972)
早安 Ohayô (1962)
小早川家之秋 Kohayagawa-ke no aki (1961)
秋日和 Akibiyori (1960)
浮草 Ukigusa (1959)
彼岸花 Higanbana (1958)
東京物語 Tokyo monogatari (1953)
茶泡飯的味道 Ochazuke no aji (1952)
麥秋 Bakushu (1951)
宗方姐妹 Munekata kyodai (1950)
晚春 Banshun (1949)
風中的母雞 Kaze no naka no mendori (1948)
長屋紳士錄 Nagaya shinshiroku (1947)
戶田家兄妹 Todake no kyodai (1941)
淑女忘記了什麽 Shukujo wa nani o wasureta ka (1937)
獨生子 Hitori musuko (1936)
我們要愛母親 Haha o kowazuya (1934)
浮草物語 Ukigusa monogatari (1934)
心血來潮 Dekigokoro (1933)
非常線之女 Hijosen no onna (1933)
東京之女 Tokyo no onna (1933)
淑女與髯 Shukujo to hije (1932)
青春之夢今何在 Seishun no yume imaizuko (1932)
我出生了,但... Umarete wa mita keredo (1932)
東京合唱 Tokyo no gassho (1931)
年輕的日子 Wakaki hi (1929)
編劇作品
早春 Soshun (1974)
東京暮色 Tokyo boshoku (1972)
早安 Ohayô (1962)
小早川家之秋 Kohayagawa-ke no aki (1961)
秋日和 Akibiyori (1960)
浮草 Ukigusa (1959)
彼岸花 Higanbana (1958)
東京物語 Tokyo monogatari (1953)
茶泡飯之味 Ochazuke no aji (1952)
麥秋 Bakushu (1951)
風中的母雞 Kaze no naka no mendori (1948)
長屋紳士錄 Nagaya shinshiroku (1947)
淑女忘記了什麽 Shukujo wa nani o wasureta ka (1937)
浮草物語 Ukigusa monogatari (1934)

男,生於1903年12月12日,日本
逝世於1963年12月12日 (日本東京,癌症)
星座:射手座
相關網站:http://www.ozuyasujiro.com/
他年紀輕輕便熱愛電影,尤其是美國影片。1923年獲親人引薦,進入鬆竹蒲田攝影廠工作;在父親強烈反對之下,開始擔當攝影助手的工作。
第一部作品《懺悔之刃》是他唯一的古裝片,他很快便愛上了“現代劇”的題材;一九二九年開始在“庶民劇”方麵顯露了他的才華,專門拍攝以日本中下階層的日常生活為主題的影片。早期作品頗受外國電影的影響,尤其是一連串的學生喜劇,以及好幾部警匪電影和通俗劇。1936年開始大量拍攝有聲片。
他的影片在商業上並不算成功,但影評家對他卻頗為讚賞。1949年與編劇老搭檔野田高梧重新合作,他後來的所有影片都出自野田的手筆。1958年拍攝《彼岸花》,第一次嚐試采用彩色膠卷。五十年代末期重拍了他三、四十年代的心愛作品,像《早安》、《浮草》、《秋日和》分別是《我出生了,但》(《生來第一次看到》)、《浮草物語》和《晚春》的翻版。他一生得到不少獎賞,例如五八年以《彼岸花》獲藝術祭文部大臣賞及紫綬褒獎,1959年獲藝術院賞,1961年以《秋日和》獲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1963年被選為藝術學院會員,是電影導演獲此榮譽之首次。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常常是以現代的日本家庭為題材表現父母子女間的愛情,夫妻間的糾葛與和解,孩子們的嬉戲及大人的苦惱等等。因此,這些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現代日本社會的風俗習慣和世態人情。熟悉日本風俗和人情的人自然會對這些影片感到饒有趣,玩味無窮;但在那些對日本習俗全然生疏的異國人看來,開始也許會覺得新奇,但終究不能領會其細膩微妙的含義而感到索然味。他表現的現代日本風俗,不是雜亂無章的隨意描寫,而是通過電影的技巧把他統一在一種出色的形式之中加以表現。即使是外國人對這種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緊張感、層次感和幽默感也會很容易領會。他熱愛生命,對鏡頭下的人物既是憐愛也灌注無限深情。他的電影繼承了被美國電影所淡忘的一些東西,並把它作為一種日本式的美而予以完善發展。

MU下載鏈接:
CD1:
  http://www.megaupload.com/?d=P9UO2ZOD
CD2: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