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之初,性本善-從2歲女兒看中國和美國文化之區別

(2010-05-21 13:41:54) 下一個
隨著女兒越來越大,滿嘴飆的洋文讓我這個在家的中國媽媽很是有壓力啊。於是開始加大中文教育。
一有機會我就開始讓她鸚鵡學舌跟著講中文。
我吃完香蕉,叫她去把皮給我扔垃圾桶裏,先是順口的給她說了一句:" thank you !"
鸚鵡學舌的女兒自然也來句:“3克油”。
我然後又模擬一下她應該正確的應答:"you are welcome!"
鸚鵡學舌的女兒也忙不迭的跟一句:“ 魚兒喂喊”

英文搞定,中文俺趕緊接著來:“謝謝”
鸚鵡學舌:"xixi"
然後我就告訴她,別人感謝你,你就應該說: “不用謝”
“ NO, I want to 謝” 小鸚鵡突然發飆不幹了。
“不用謝謝啊”
“ NO, I want to 謝謝!” 小鸚鵡固執的堅持。
俺就汗了。。。

英文中,當別人感謝你的時候,你是很平和也很接受的告訴別人:“你的感謝是非常受我歡迎的”。言外之意也是你的付出得到別人的回報,你自己也很得意,開心的,而且別人的感謝是非常讓你開心的事。
可是但我們中國人幫助了別人,受到感謝,第一反應卻是:“你用不著謝我”。 其實誰心裏幫了別人不希望受到別人的感謝和欣賞呢?可是我們的文化傳統裏卻是“虛偽”的在受到感謝的時候來句不需要別人的感謝,可是人家真的不來謝或表示欣賞,可能自己心裏嘀咕嘀咕好半天,然後再暗暗發誓“俺以後再也不幫他了!”
以前一直都沒有覺得這個問題,直到天真無邪的2歲女兒在幫助了我,我表示感謝後,固執的拒絕說“不用謝”來應對我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中美文化的差異就在這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無形的體現著,而其在人之初就 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

當坦然接受並理直氣壯的期待別人的感謝的時候,必然就會激發自己願意幫助別人的積極性!

問題給大家, 如果在中文中不用“不用謝”來應對“謝謝”,那應該用什麽來應對才妥當呢?從小就被“不用謝”思維定死的腦子,突然卡殼了。
怎樣恰當的翻譯“you are welcome"到中文用於應對 “ 謝謝”呢?
家庭作業大家來做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lair 回複 悄悄話 別客氣=you're welcom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