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數學]
也是我生平第一次作曲,可以稱作處女作了吧。上一次的不算,因為上一次的抄襲的某一個店的店歌。其實那個店也不必那麽不高興。如果我是那個店的店長,我就會下令手下立即弄一種特別好吃的餡餅,再放那首歌,或者就找到趙麗華問她的餡餅怎麽做的,再優化一下,弄出一種全天下最好吃的餡餅也未見得很難,反正那個曲的版權就是那個店的嘛。我從中什麽油水也撈不到的。
上一次我其實是在惡搞,因為我也覺得“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不是詩,因為它不押韻嘛。當然,我說的押韻要求並不象古代人那麽高,無非是最後的字有機會韻母差不離就行。我是不懂詩的嘛。
而我這一次是為的趙麗華的這首詩,《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做的曲,因為它符合我的押韻的要求,最後那個字都一樣。全詩為“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蟻一群螞議可能還有更多的螞蟻”,最後那個字是蟻字,和我的《青蛙呱呱叫》差不多了,算是押韻的了。
我譜這個曲,是試圖把它設計成一個兒歌,適合三歲以下小朋友唱的。那個時候孩子還小,因此歌曲必須簡單,不能長,歌詞要好記,就象什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說我是好寶寶”或者“好阿姨好阿姨阿姨象媽媽寶寶聽你的話”那麽好記。
說到兒歌,我認為現在的絕大多數人都聽過《丟手絹》,這首歌的歌詞太不象話了,“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麵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當然這首歌詞也有一點押韻,就是“他”字出現了幾次,但是也不知道曆史上是誰做的,居然這麽流行,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看著一點都不象是曆史佳作嘛。我看就是一個曆史上的幼兒園阿姨,隨便編了個遊戲讓小朋友們玩。而且,我認為這個遊戲不健康,有點反動,一個小孩要倒黴了大家還不要告訴他,這不是訓練牆倒眾人推嘛?
好,還是來說我作的這個處女作,當然肯定好聽不了,萬事開頭總是不怎麽樣的。我是用的四分之三的拍子,這樣方便跳舞。而且我胡編了一陣後,覺得是那麽的俗不可耐,好象我是從什麽地方聽來的其它歌曲湊到了一起,那麽一種似抄非抄的樣子。
我在唱的時候把上麵的歌詞也重複了一下,前三句都重複三遍,最後那一句隻唱一遍。就是“一隻螞蟻一隻螞蟻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議一群螞蟻一群螞蟻一群螞蟻可能還有更多的螞蟻”。歌曲最後沒有收在高音上,是因為我想,那個小朋友發現了許多螞蟻之後,就開始演繹推理,進入到思考之中,給出了一個假說,有一個對自己尚未見到的事物的預測或猜想。這小孩長大要當科學家了。
作曲大師的文件最後能夠存成一個圖像文件我貼在下麵,當然,各個聲部和過門我都去掉了。這個文件便於各幼兒園阿姨打印後教小朋友。
有人可能問歌曲為什麽這麽短啊?回答是歌曲長了小朋友們受不了啊,隨便唱一下就結束了,這樣才有可能傳唱得厲害啊,而且我故意把譜設計得簡單,也是讓教的人容易教。但是一個敗筆是最後的拖腔太長了,小朋友會上不來氣的。上不來氣就停下不唱算了,沒有那麽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