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76)
街拍於我是件很簡單的事:記錄生活。
生活就是零七八碎,生活亦或轉眼即失,看到拍到不錯過,日積月累,時光飛逝,驀然回首,收穫頗豐。
跟大家分享些老照片,從巴黎到上海到北平,都有些。感謝攝影師們,讓我們今天有福看到曾經的過往:
zt
1940s~1950s 的法國巴黎,PHOTO BY Robert Doisneau (1912-1994)。紀實攝影大師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的作品大多拍自巴黎的街頭和咖啡館,畫麵經常幽默活潑不乏輕鬆優雅,就像看一出巴黎街頭上演的電影。
40年代末的上海。
1933年至1936年,受聘於中德歐亞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卡斯特在中國開拓航線,他有心拍下一百多張中國大地的航照。沒有比這批攝影更具有特殊的視角了,那時的神州還未被驚擾,北平看上去是那麽美,就像是老天花了心思種植的花圃。
德國女攝影師Hedda Morrison。1908年出生於斯圖加特。1933年來到北京,多數使用中畫幅的祿來相機記錄北京城的生活。1946年與Alastair Morrison結婚後去了香港、Sarawak。1967年定居堪培拉,1991年去世。她的很多作品和底片捐給了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和康奈爾大學。
噢!我的家鄉!
收藏,分享於此。
另,推薦一部央視紀錄片“時光”。
片中選取了20位在中國紀實攝影領域有著傑出貢獻,同時對中國的社會變遷有著較深理解和展現的攝影師,通過他們的作品和產生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及曆史事件,共同建構了20世紀的中國民間影像史。共9集,很值得看看。
謝謝,遮信息太好了。
Before it's only St Petersburg, now three cities: Paris, shanghai, Beiping...hahahaha, you keep me very busy!
Thanks very much sharing! A great post full of everyday pictures from a long time ago. These pictures are somehow “raw’ but very precious.
回zhaolinzhang網友: 解放前的上海, 並不是"有工作"日子就不錯, 還得看什麽樣的工作, 比如工人, 技術工和輔助工的工資差別是很大的, 技術工很少住滾地龍,而輔助工大多住棚戶區. 一些小職員貌似神氣, 所謂"寫字間"先生, 但實際收入還不如高級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