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其名“三立” :三次倒下,三次站立

(2022-10-21 06:04:06) 下一個

其名“三立”

漢嘉女1 2022-10-21 05:11 發表於四川
馬三立:三次倒下,三次站立
 

馬三立

 
生產隊長說:馬三立,拉車不行,割麥也不行,挖溝更不行。要不,你到場上去,幫幫婦女們幹點什麽,轟轟雞什麽的……慘啦,連個婦女也不如。可換個場景,生產隊裏開大會,人總到不齊。隊長在喇叭上宣布:“今晚開大會,會前,有馬三立說一段單口相聲。”立馬,人就齊了。
如果是因為“三立”這個名字,注定馬三立要被命運打倒三次,馬德祿是肯定不會給兒子取名“三立”的,就算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最多是一立就好。
馬德祿是誰?當然得大有來頭!京津地區有“相聲八德”,馬德祿、周德山、裕德隆、焦德海、劉德智、李德鍚、李德祥、張德全。
這馬德祿的第一,當然不是隨便排的,他爸是評書《水滸》名家馬誠方,他師父兼老丈人是相聲大腕恩緒,後來又得到大師春長隆授業,主持天津連興茶社的相聲大會,帶出馬三立、劉寶瑞這樣的名家,說他第一,值!
當然了,今天要說的還是馬三立,一個長著一對招風耳的幹瘦幹瘦的老頭兒,因為長了個與眾不同的胃,這輩子就沒長夠過100斤。
是誰,把馬三立打倒一次,又打倒一次,再打倒一次的?
第一個把馬三立打趴下的,是貧窮。
原本,父親馬德祿和哥哥馬桂元是希望瘦小的馬三立好好讀書改換門庭的,不要像他們一樣再用兩張吃“開口飯”的嘴賺錢養家。沒別的,因為相聲這碗“開口飯”,門道中人都知道有多艱難。
如果換著今天,別說他們這樣的世家,就是一個被名家指點過的二杆子半吊子,日子也會滋潤得不要不要的。
但,那畢竟不是現在。
就說1927年吧,進入匯文中學的馬三立,讀到中途,家裏已經給他買不起校服,交不起學費,隻好輟學繼承父業。
於是拜師、撂地、趕場。聰明好學的馬三立,硬是靠著發奮努力,立起來了,成為師兄弟中的佼佼者,在天津衛擁有了自己的粉絲團。
但,父親和哥哥的相繼去世,再一次把馬三立掀翻在地。
1935年,父親馬德祿去世;1940年,哥哥馬桂元去世。為了一家人的生存,馬三立隻能背著幹糧趕場子了。“上麵不住嘴,下麵不停腿”,這是馬三立對自己那段生活的形容。不停地趕場,不停地演出,也逼得馬三立不得不推陳出新。於是,他用自己的幽默才華,來調和家學淵源和師父教導的這杯生活的酒。
1947年,從與大師侯一塵搭檔、登上天津大觀園劇場起,馬三立第二次立起來了。二人1948年應邀到北京,把“馬家相聲”作為一顆炸彈扔給了華聲電台。新政權建立後,馬三立又在1950年殺回天津衛,1952年赴朝鮮慰問,1953年加入“廣播曲藝團”。一路走得很順。
馬三立的一段《買猴》,讓“馬大哈”這個形象風靡全國,也讓他從苦難的生活中立得更直。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個曾讓馬三立風靡一時的“馬大哈”,卻成了第三次把馬三立撂倒在地的元凶。
關於他為何被打成右派,占主流的說法是他改編並表演了《買猴》,塑造了一個聞名全國的辦事馬虎、工作不認真的典型“馬大哈”。但1979年平反時才發現,在他的檔案裏,根本沒有任何右派的認定材料,完全是因為指標數由起初的4個增加到11個,太多了,隻好拿他也報上去湊個數。
這一湊數,就整整蹉跎了20年。等到重返舞台,他都快要年近古稀了。
他也抗爭過,甚至跳過樓,但毫無用處。一次批判會上,他被逼急了,吼了一聲:“你們這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啊!”一位昔日舊友冷笑兩聲,啪地推開窗戶:“喲嗬,你還拿死嚇唬人?行啊,你要真有那麽大氣性,就從這兒跳出去,算你小子有種!”馬三立二話沒說,猛地站起來跳向窗外,大半個身子已經懸在窗外了,旁邊一個彈單弦的藝人趕緊一伸胳膊,夾住了馬三立的一隻腳,這才保住了馬三立的一條命。
這個時候的馬三立,四十多歲,正當盛年,正是出活、出好活的時候。但自從1958年秋天當上右派到1977年秋天返回市曲藝團,19年間馬三立隻說了3年相聲,相對應的是長達11年的四次下放勞動,以及被關進“牛棚”做了5年的團煤球、打掃衛生等雜役。
1970年,響應戰備疏散城市人口,馬三立全家離開天津,到南郊區北閘口村落戶。在這個普通的村莊裏,馬三立一呆就是7年。
兒子馬誌明在回憶北閘口生活時說:“當時一起下放六家,後來落實政策,我們是最後一家走的。房子壞了,下大雨,裏外屋沒有不漏的,我和弟弟打個傘坐著,爸媽在門檻上坐著。不下雨了,我到市裏找曲藝團革委會,不同意回來,把我們調到已經空下來的一處空房子,又住了兩年。
後來,家裏養了四十隻雞,兩隻鵝,一條狗,院子裏所有邊邊沿沿都種上向日葵、茄子、黃瓜、豆角,滿院都是。光蓖麻一年就能收幾麻袋,雞蛋多得連洗澡盆都盛不了。我們在那兒小康啊,落實政策時,老爺子都不想回來了。”
但馬三立畢竟是個相聲藝人,他的事業是相聲,不管在城裏還是農村,不管是下放還是蹲牛棚,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背台詞,幾乎每天早晨都要練上一段,身上的功夫從來沒有荒廢。他心裏無時不在想著舞台,想著舞台下那些愛他捧他的觀眾。
1961316日,在天津東郊軍糧農場,晚上農場開大會,領導突然宣布馬三立是摘帽右派了,可以返回原單位重操舊業,馬三立當場落淚。
上班第一天,領導就對他約法三章:按勤雜工使用,每天早來晚走,來去事先報告,不許接電話,不許打電話,不許值夜班;上台不許逗哏;不許壓場演大軸;不許在海報上寫名字;不許和演員們交談;工作出色不表揚,不獎勵。馬三立明白了,自己雖然摘帽了,但還是右派。
324日,馬三立在勸業場樓上天樂曲藝廳進行首場演出,台下暴風雨般的掌聲持續了幾分鍾,久久不能平息。麵對闊別兩年多的觀眾,馬三立向台下頻頻作揖,他喉間哽塞,盡量平和地說:“老沒見我了吧(場內一陣應和的笑語聲),我--病啦!”話音剛落,掌聲再次響起,馬三立又一次落淚了。
1979年,馬三立的錯化問題得到徹底平反。此後,馬三立和王鳳山搭檔,將《西江月》、《文章會》、《開粥廠》、《賣掛票》等眾多拿手絕活再度搬上舞台。再後來,在無人捧哏的情況下,又積畢生之功,編創表演了一係列膾炙人口的單口小段:《逗你玩》、《家傳秘方》、《檢查衛生》等等。一經推出,曆久不衰,形成了馬三立藝術表演的又一高峰。
事情熬過去了,一切又都回來了。煥發藝術青春的的馬三立,逗少年兒童玩兒,逗鰥寡老人玩兒,逗市井小民玩兒。當馬三立第三次立起來後,他站成了相聲泰鬥,站成了幽默大師,就再也沒有什麽可以讓他趴下的了!
當然,要以為人們喜愛甚至是敬仰這瘦小的老頭兒,隻是因為他打而不倒,或者再加個幽默,那也真的太淺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