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經常在網絡上會見到有些網友這樣說,我們中國人才濟濟,不缺那一個兩個。然而,對於頂尖人才的流失,放在任何時候來講都是一種損失。
因為這種“高端人才”不可替代性強,猶如愛因斯坦那樣科學級的大師存在,錯過之後,可能再等20年你也不一定能等到第2個。
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華為就海思麒麟“科學菁英班”設立在西北工業大學一事進行探討,當時海思麒麟掌門人--何庭波向華為總裁任正非發問:“我們真得不考慮清華、北大嗎?”
結果任正非一句話回應:“如果將來人跑了,你負責嗎?”
任正非這麽說,並不是空穴來風。根據數據顯示,清華大學本科畢業生每年留學生深造的比例高達24.6%,然而,在這些留學深造的學生中,有80%的人表示寧願留在國外。
連任正非自己都說過:“那些出去的人才都是我們中國培養的,現在中國卻要再花費高價把他們從美國請回來,這就很搞笑!”
這就說明,任正非已經清楚認識到,我國近些年來流失人才非常嚴重的問題。他也害怕人才將來留不住,所以才會將海思麒麟“科學菁英班”設立在西北工業大學,而非清華、北大。
在近些年來,我國流失的人才中,尹希無疑算是比較遺憾的一個。在一次采訪中,尹希曾經這樣說道:的確是中國培養了我,但就算美國再亂,我也不會回中國。並且他認為自己沒有義務再回國做貢獻,一時間,成為了網友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那麽這是個怎樣的人說出這樣的話呢?下麵就來了解一下。
在留學前,尹希曾表示,他會學成歸來為國效力。然而赴美留學之後不久,尹希就更改了國籍,變成美國國籍,還在美國安了家,結婚生子。
很多人不禁要問,為何尹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又經曆過哪些呢?
1983年12月,尹希出生於北京的一戶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所以尹希小的時候就受到書香家庭氛圍的熏陶,從起點方麵來說,他已經甩掉別人十幾條街。
在他小的時候,他的父母也在她身上投資了很多,為他報名各種音樂、美術學習班,隻要他喜歡學的,父母都會滿足他,想讓他全方位發展。
尹希兒時相片
尹希也不負眾望,小的時候就對微積分等理科知識充滿了興趣,每當別的孩子在玩耍時,他在一本正經地看書。
在他12歲那年,他以高考572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因為他是這所學校有史以來第2校的學生,所以當時的尹希備受關注。
在中科大上學的那幾年,尹希也想繼續深造,後來中科大學業完成後,他就想出國讀書。由於在校成績優異,美國排名前10的所有學校幾乎同時向他拋出來了橄欖枝,最終他選擇了世界頂尖學校--哈佛大學。
在哈佛大學留學那一年,尹希隻有17歲,而他攻讀的則是物理前沿理論--弦理論,並且多次發表高質量論文,且每年都能獲得該校最高額的2萬美元獎學金。
哈佛博士課程完成後,原本尹希是要如約回國的,但是尹希由於在校成績出色,且研究的是物理前沿理論,已經觸碰到了愛因斯坦等科學大師研究的領域,所以尹希博士讀完後很快遭到美國各大學校瘋搶。
哈佛大學當時為了留下尹希,也是絞盡腦汁,由於哈佛大學在建校的時候就立下過一個校規:本校學生不得在學校繼續攻讀博士後課程。所以這讓哈佛在“搶人”方麵就處於劣勢。
但是哈佛大學當時為了留住這位“天才少年”,破例為尹希打破了300年來的校規,允許他繼續完成博士後課程。
要知道,這在哈佛大學建校以來,是從未有過的情況,然而哈佛大學卻為了尹希打破了這一常規。
最終尹希也被哈佛大學的誠意所打動,接受了哈佛大學拋出的橄欖枝,並留在該校任教。2015年,尹希被授予哈佛大學正教授頭銜,此時他隻有31歲,也是哈佛大學史上最年輕的華裔教授。
2017年,尹希獲得“國際物理學新視野獎”,同時獲得300萬元的獎金,而這個獎項則被外界認為是“豪華版諾貝爾物理學獎”。
後來,有不少人指責尹希不愛國,但是在一次采訪中尹希表示:他之所以不回國,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學術環境不能和國外相比,你寫的論文最後落款可能都不是你的名字,而是別人的名字,他更喜歡國外的研究環境,並且當時國內有嚴重的論資排輩的現象。
另外,他還表示:美國有世界頂尖人才,一流的教授,如果他遇到什麽問題,他可以及時與其他人討論。
尹希
有的網友會說,這種高等學府應該增加“愛國教育課”,然而對於每個上過學的人來說,愛國宣傳課想必每個人都上過,但是很多時候“情懷”並不能決定一切。
換句話說,尹希的父母是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如果真的僅憑講幾句大道理就可行的話,他父母的口才應該遠遠勝過廣大網友吧!為何他的父母沒有力勸他回國呢?或者說為何沒有勸服成功呢?
既然勸服不成功,這就說明他的父母已經默認了他的做法。而且尹希所研究的領域屬於物理前沿領域,不可替代性很強,所以說損失如此大才,是比較可惜的。
後來在一次個人的相關采訪中,尹希再次被問到是否回國的事,他表示:“我確實考慮過回國發展,但是國內的科研經費和環境與國外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就算是回國,除非是有一個科研團隊跟我一起回去。”
從這句話可以聽得出來,他回國的可能性幾乎為0。
雖然尹希不願意回國發展,但是當他的母校中國科技大學邀請他回國為學生授課的時候,他並沒有拒絕。在2018年7月1日時,尹希來到中科大,為母校中科大學生講授《超弦微擾理論》課程。
像這種高端人才的流失,尹希也僅僅隻是其中一個。例如,清華大學年輕教授--顏寧曾在學成歸來後報效國家,帶領團隊僅用半年的時間解決長達半個世紀都未能攻克的的生物難題--蛋白結構解析。然而在評選中科院院士方麵,顏寧卻3次落選。
顏寧
在2017年評選失敗後,顏寧就選擇從清華大學離職,隨後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擔任該校教授。非常諷刺的是,她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的第2年,就被評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成為這所學校的終身教授。
當時,顏寧從清華離職後,外界流言四起,因為顏寧的科研能力和成果甚至已經超越他的老師施一公的水平,所以她連續3次落選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
但當時中科院院士評選有著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講究資曆,不管你做出多麽大的貢獻,你都要先來後到,老人先占位置。
就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爺子生前3次評選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絕,理由是他“沒有海外留學經曆”。
顏寧後來在社交賬號上表示:她說自己不想在一個環境待得太久,不然會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所以她想給自己一點壓力,這樣更能有利於接下來的科學研究。
顏寧
所以,從尹希和顏寧2個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之所以選擇去美國,原因也很簡單,並不僅僅是物質和金錢,而是他們想要一個公平且氛圍好的科研環境,這些和國外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為此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留住人才。
對此,您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