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在上海的我們約巴林達常青讀書會成員發了個朋友圈,介紹上海封閉期間文藝新的創作。她說:“藝術來源於民間。這創意,不服不行!看著這作品,誰還舍得入口呀!”
雖然事不盡人意,但是大家都能寬容,這是一個16 年的老姊妹發的。
花六十元團了9斤小甜薯,樣品是圖一,到手是圖二[捂臉]。
?其實我不喜歡吃山芋,但老公特別愛吃。也因為這段日子進口比較單一,出口也就比較不暢,山芋應該能改變這種狀態,於是就團了。
?拿到迷你山芋的鄰居們在群裏調侃著,但誰都沒有責難團長,團長不容易,不能讓她操心又傷心!
先煮一鍋根,明天再吃孫,越吃越大,越吃越開心,越吃離解封越近!還別說,小有小的好,一會功夫就煮熟了[偷笑]今晚就以此當飯了,省米省麵又省菜。
小時候,我家平時是不開夥倉的,每天的飯菜都由父親從學校食堂打回來。一個大號的搪瓷缸,上層盛葷菜,下層是素菜,三個飯盒,父母我一人一盒飯(唯一的哥已進京上大學)。印象最深的是,六十年代初,飯盒裏開始混進了山芋幹,而且從三分之一悄悄混成了三分之二。雖然父親竭力幫我把山芋幹劃拉走,但總有漏網的,和著秈米煮成的飯,真難吃!
今晚,又要山芋當飯了。特殊的日子,留下一個深刻的記憶!
?
所以,不但賣預防一有關的防疫醫療用品的賺錢,食物也價格飛漲,有點困難時期的架勢了,那時候,一斤水果糖漲到5 .5元,是普通工人收入36 元的1/7。現在呢,就不知道了。
最近看到消息,上海人已經憋不住了,已經在大放國際歌了。請大家為上海人民能盡快解封禱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