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大廈和林肯紀念堂的軸線上,有這樣一個建築:
這就是華盛頓紀念碑,建造的它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然而你絕對想不到,這座前後花了斷斷續續花了41年,於1885年建成高達169米的建築,內部藏著一段和中國清朝民間有關的故事。
在華盛頓紀念碑的第十層,有一塊來自中國的神秘刻有漢字石碑。這個石碑於1853年,由大清國浙江寧波人贈與美國華盛頓紀念碑,上麵刻著一段漢字:
“按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裏,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餘嚐見其畫像,氣魄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
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裏,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華盛頓紀念碑裏的神秘漢字石碑
這段漢字來自徐繼畬[shē]所著的《瀛寰誌略》這部書,這個道光年間的碑文內容大概翻譯為:
“華盛頓是個奇異的人啊!他領導獨立運動,比陳勝吳廣起義更具勇氣;創立美國,割據一方,比曹操劉備更為一方之雄。他已經率領軍隊,開辟了萬裏疆土,卻不即位稱帝,不把領袖位置傳給自己的子孫。而是創立了選舉的方法。這種行為幾乎就是天下為公了。他治國崇尚保持人民的良好道德風俗,而不是靠武力統治。這與別的國家是不一樣的我看到華盛頓的畫像,他的氣度相貌雄毅無比,怎麽不能稱為人傑啊?美利堅合眾國這個國家,國土幅員萬裏,卻沒有王候的封號,不遵循世襲爵位的規定。國家權力由公眾來討論行使,開創了古今沒有的局麵,多麽奇特啊!西方古今的人物,怎麽能夠不以華盛頓為第一呢?”
徐繼畬是何許人也?他出生於“康乾盛世”的最後一年(1795年),山西五台人。他19歲中舉,31歲年中進士,後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以後曆任翰林院編修、陝西道監察禦使和廣西潯州知府。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時,徐繼畬已經改到福建做官,1846年他在任福建巡撫時,深受鴉片戰爭戰敗國運衰落和工業大幅落後西方的影響,他開始思考國運衰敗的原因並有心收集資料,研究西方為什麽能那麽強大,能把大清朝打得一敗塗地。研究多年博覽群書後,他於1848年完成了亞洲第一部係統介紹世界地理的著作《瀛寰誌略》。
《瀛寰誌略》共有10卷,其中對美國的介紹分量很重,在那個時代徐繼畬就能對美國的立國史、政治製度進行較為詳盡的研究分析和總結,這部書裏還會繪有“世界地圖”,徐繼畬思想之超前也算奇人一枚。
《瀛寰誌略》裏的世界地圖
徐繼畬本人特別認同華盛頓的功績,他曾寫道:“華盛頓建立了國家後,就交出了權力而過平靜的生活。眾人不肯讓他走,堅決要樹立他為帝王。華盛頓就對眾人說:‘建立一個國家並把這種權力傳遞給自己的後代,這是自私。你們的責任就是選擇有才德的人掌握國家領導職位’。” 徐繼畬認為,像華盛頓這樣率眾奪取“天下”卻完全放棄君王一統、實施民主政治者,乃曠古所未見。
1851年,他因此言論被朝中“管宣傳”的言官參了一本,於是朝廷免去了他的巡撫一職,接著把他調進京城,安排了個近乎弼馬溫的差使——留京任太仆寺少卿,管馬政的副手;第二年“弼馬瘟”也不讓幹了,削職攆回老家,成了一介平民。
說來也巧,寧波人張斯桂(1816-1888)後來知道了此事,他熟讀過《瀛寰誌略》,尤其歎服對華盛頓評論,每每頌之,感慨良深。於是就把這事告訴了他的美國學生丁韙良。
丁韙良本是美國的傳教士。1850年6月,他被派到中國傳教,前10年主要生活在寧波,而拜的中文老師就是張斯桂。丁韙良對徐繼佘大感興趣,他也知道美國政府在海外征集與華盛頓紀念碑有關的物品,於是在交流時就想到了一個主意,並很快付諸實施。他們找來一塊上等石碑,將《瀛寰誌略》有關華盛頓的評論文字刻在上麵。1853年,丁韙良他們把這塊漢字石碑送到美國,贈給了美國華盛頓紀念館,這也是這塊神秘漢字石碑能在165年前,進入美國華盛頓紀念館的前因後果了。
徐繼佘[shē]畫像
1862年,徐繼佘的遭遇被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後,美國人對徐繼畬大感興趣。1867年,美國第十七任總統約翰遜請畫家普拉特臨摹了一幅華盛頓的肖像,交給當時的駐華大使蒲安臣贈予徐繼佘。蒲安臣在贈予儀式上說:“華盛頓與中國人民一樣,堅信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氣;與中國人民一樣,堅持孔子在二千三百年前就提出的一個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徐繼佘答辭如下:“覆逕啟者:昨讀琅函,猥承獎譽,並以貴國開國之華盛頓繪像見贈,展觀具見雅儀,欣羨之餘,彌殷欽佩。因思貴國中華盛頓首建奇勳,創為世法,以成繼往開來之功,其必傳於世無疑也。專覆並謝,即頌吉祉。名另具。”
徐繼畬對華盛頓敬佩之情不減。美國1868年的《紐約時報》還專門就此事寫了評論《美國在中國之影響》,說:“這作著作家在20年前,因稱頌我們偉大的首任總統而遭到放逐。最近因蒲安臣先生的斡旋,他似乎得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的榮譽和報償。如此頑固不化的犯人重新得寵,獲得殊榮,這是時局中驚人的征兆。到目前為止的二十五年中,對夷人的曆史進行研究,成了中國人從事研究的學科中最危險的學科,而一位正直的地理學家卻敢於重蹈伽利略的覆轍。”
徐繼畬去世28年後,徐家家族裏出生了一個男孩,名叫徐象謙,也就是後來的徐向前元帥。按山西五台縣《徐氏宗譜》記載,徐繼畬是五台縣徐氏第十五世,徐向前是第十九世,乃徐繼畬同宗後人。
這一段165年前,中國大清朝的讀書人和美國之間的淵源,是不是也讓你對真實的曆史有了新的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