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恐懼新冠病毒,放棄與癌症博弈的故事】(三)
蝙蝠體溫的啟示
新冠病毒在全球爆發後,科學界主流認為,病毒與蝙蝠有關聯……
病毒學解密:
蝙蝠為何能把上百種病毒封印在體內? 根本原因很簡單:蝙蝠免疫係統強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體溫能保持較高的40℃。
醫學臨床研究: 人的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下降30%以上。體溫上升1℃,新陳代謝將上升12%。這麽看的話,蝙蝠的免疫力大概比我們人類高幾百倍,怪不得蝙蝠百毒不侵,還不會得癌症......
我父母兩邊的親屬,包括我母親,有9個人患癌症,我丈夫的親屬中也有4個人患癌症,我的熟悉朋友圈裏有十幾個人患癌症。為此,我一直在尋找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根本原因,憑我學到的營養學、中醫等綜合知識,我從蝙蝠體溫中得到了啟示。
我斷定,女兒現在的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狀不能停止,與她的基礎體溫低有直接關聯。
食物在體內氧化產生熱能提供基礎體溫,維持生物酶的活性,80%的熱量散失體外,20%的熱量儲存在三磷酸腺苷(ATP)支持生命運動。三磷酸腺苷(ATP)是體內組織細胞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熱能是低級連續的波能源,ATP是高級不連續的粒子能源,生命的維係具有波粒二象性。生命的粒子能源其實是一種被壓縮、切碎、升級的波能源,因此,熱能是否充足,決定了病人的生命體質。給病人提供充足的熱能,就可以改善病人生命體質,挽救病人生命。熱能在這裏比藥物更重要!
我測量了女兒的基礎體溫,低於攝氏36度。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5℃~37.2℃。
按一下女兒的小腿陰陵穴,她痛得大叫,不讓我碰。我知道她從小體寒,但是,沒有想到淤堵這麽厲害。雙腿水腫,一按一個凹坑。
中醫認為,一個體內正氣旺盛的人,是不容易生病的;而當人體陽氣不足時,病邪就會趁虛而入,擾亂我們的髒腑,人就生病了。體寒為萬病之源! 寒則濕,濕則凝,凝則淤,淤則堵,堵則不通,不通則痛。
我思索著,怎麽讓女兒相信中醫有辦法打通經絡,消除疼痛。她身體上的痛點是經絡被堵塞的緣故,不是她誤認為的,按重了肉體當然會痛。
第三次的化療又開始了,當時,她的血紅蛋白5.2克。生化藥紅細胞生成素(Procrit epoetin alfa)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次化療後,我女兒都會夜間頻繁出虛汗,渾身不舒服,晚上吃了安眠藥也隻能睡2-3小時,白天想睡居然睡不著。睡不好當然吃不好,又便秘。30歲出頭的皮膚,因為缺少膠原蛋白而老化成70多歲的樣子,陽光下,亮晶晶,薄如紙。一年不到,體重減輕了20多磅,走路彎腰駝背,眉頭緊鎖,她的身體已經虛弱不堪。
"你真的不恐懼死亡嗎?"
"當然是真的。"
"你為什麽要選擇這麽苦不言堪的化療?"
"醫生說,可能會控製溶血。"
"之前,用大量激素也是為了控製溶血。有用嗎?"
"馬登醫生說,激素對我沒有用。"
"你相信現在的化療對你的溶血會有用?"
"目前沒有用。"
"難道四次化療結束,就會有用?"
"我不知道! 醫生也不知道!"
"醫生要你終身吃套細胞淋巴癌的靶向藥。你認為合理嗎?"
"醫生說,這種病是有可能根治。"
"根治還需要終身吃藥嗎?"
"嗯,我辯不過醫生,也辯不過你,我徹底糊塗了!"
"我一直認為,你備受折磨的各種檢查實在令人沮喪,眼前的化療也是錯誤的選擇。那是誤診! 大多數人們認為診斷和治療是先行後續的關係,但是,對於疑難雜症,診斷與治療其實是互相交纏、互相試錯的過程。"
"因為沒有其他辦法。"女兒回答我。
"誰說沒有其他辦法! 條條道路通羅馬! 中醫的方法就在眼前,你為什麽不願意來嚐試呢? "
醫學上有個名詞叫"診斷性治療",換句話說,醫生暫時無法確定你是什麽病,但是,醫生先給你按照這個病進行治療,如果治療成功、身體恢複,那麽就反過來驗證了你就是這個病。
祝賀你! 在這種試錯的醫療體係下,因為你的生命力強,躲過了並發症和死亡,而大多數人則因為並發症失去了生命。
為什麽有不同的結果呢?完全是來自病人的體質不同,以及個體差異。
我對女兒從小體質弱的狀況清清楚楚,她的腸胃虛弱,臉色蒼白,隨著年齡的長大,貧血一直伴隨著她。為什麽她會貧血? 作為母親,我很內疚,我一直認為牛奶是非常有營養的食物,小孩子在長個時尤其不能少。她從小不喜歡喝,我是千方百計騙她喝……直到她上高中了,才發現腸胃脹氣是因為她乳糖不耐受,很多東方人腸胃中都缺少乳糖酶,那是基因決定的。所以,喝了乳製品牛奶不好消化,導致腸道吸收功能變弱,長期缺乏綜合營養,她的貧血就形成了。
貧血使得人體血氣與血量不足,導致她經常手腳冰涼。每次感冒後到恢複,通常1-2個月。大學畢業在紐約工作時,每年體檢,她的血紅蛋白剛過8克。
為什麽體溫降低,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呢?
醫學研究發現,體溫是和基礎代謝率掛鉤的,體溫每上升1℃,基礎代謝會提高12%。 體溫過低,就意味著代謝不好。
反之,基礎代謝率低,體溫下降,血液流速放慢,白細胞的工作效率也隨之變低。 慢慢悠悠的白細胞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異物,即使發現異物了,也很難迅速召集其他白細胞來消滅異物,導致機體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引發各種疾病。
我女兒的第一個病是"慢性貧血",第二個病叫"皮膚漿細胞增生症",第三個病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第四個病叫"套細胞淋巴癌"。
為什麽在醫院輸血用藥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卻越來越嚴重? 基因檢測報告明確表示: 套細胞淋巴癌的比率是50-70%的可能性,並不是100%正確。
"我們體內的自然力量是真正的治療者。我們每個人體內的自然自愈力是獲得康複的最大力量。"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經典之言是在警示我們: 一個人與其把對生命的理解交給醫生,更重要的是自己成為那個醫生,對自己的身體要極其負責,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辦法。
"必須停止化療自救!" 我在心裏默默地向上帝祈禱,請給我力量,我一定要說服女兒與醫生談妥,盡快離開斯坦福醫院,去嚐試中醫。
女兒似乎認同我的觀點,反問我,離開醫院的理由是什麽?
生活中,一連串發生的事件有時候看起來像是偶然的,有時候還特別混亂。其實,它們的背後都隱藏了一個高一層緯度的秩序。
新冠病毒在美國爆發了,斯坦福醫院已經住進了新冠病人。M醫生告訴我們,ICU的呼吸機也變得緊缺,所有可以推遲的外科手術全部推遲時間,搶救新冠病危者第一優先。馬登醫生還是美國CDC的顧問醫生,她為醫院沒有足夠的口罩和防護用品在犯愁。
我問女兒:"你是癌症病人,免疫力又差,誰能保證你住在醫院不被感染到新冠病毒?"
"是啊,醫生和護士居然沒有一個人帶口罩。媽媽,這就是理由。"
我們用這個怕被傳染到的充分理由,得到了M醫生的同意,她叮嚀: "回家後如果發生問題,必須立刻回到醫院!"
記得逃離斯坦福醫院的那天傍晚,女兒輸完了一個單位的血後,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特別輕鬆愉快。我駕車迎著紫紅色的晚霞,在矽穀(Silicon Valley)山脈裏穿行,居然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