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2007-09-16 21:31:31)
我這一圈逛完回到和林,馬上投入嫁接大戰,馬家爸爸和我調動了全縣的果樹技術員到三道營公社,邊教邊幹,他們都是四五十歲很好學的老農,對新技術很渴望。雖然過去我們教了他們芽接技術,那不能用在這些大樹的改造上,這次是用劈接的方法, 他們都沒學過。我們需要選定合適的主枝,把它們鋸斷在從中間劈開,把要接上去的枝子下麵削成契形,插在那劈開的枝子裏,要把韌皮部對正,讓後在外邊用塑料條纏好綁緊。為了授粉,也接了些內蒙的沙梨。這可是個大工程,17 年的大樹,樹頭都有5,6 米高,寬,全部要換過頭,用了幾天時間,大家學的不錯,幹得也好,雖然吃的是粗茶淡飯,那時沒有現在的風氣,也沒有那麽多錢,但是每個人都很快樂。這些梨樹第二年就結了又大又漂亮的蘋果梨,個頭很大,但是顏色從綠變成了黃色,還有紅臉蛋,可能是內蒙的氣候和延邊不一樣了,太陽好,雨水少的緣故,果實含糖量也高了,很甜,我們大家都很高興。
我們還教給農民學會了芽接技術,叫他們開始生產果樹苗子。幫他們去興城買山丁子,杜梨等那是蘋果和梨樹的砧木種子。這些技術員不但給生產隊種,還給老鄉們去嫁接,一個芽接就收人家25分錢,那時一天才掙幾分錢呀。就這樣,生產隊和個人有了更多的收入,到哪兒去我們也很受歡迎。
這些技術員就成了我們在和林發展果樹事業的骨幹。 我們每年都開培訓班,教他們種各種果樹,從種子處理,育苗,嫁接,澆水,施肥,修剪,越冬管理,防蟲治病,樣樣都教。平時就騎著車子,或走著下去,檢查有什麽問題。 過去那裏隻有海棠,後來我們就引了沙果等中型的蘋果,大蘋果在那裏長不了太冷,果樹在大力發展中。
我記得領導讓我們寫工作總結, 我還不能理直氣壯地寫怎樣幫助農民發展生產,怎樣讓老鄉增加收入, 因為江青不讓呀,我們這是在育資本主義的苗呀。我也轉借別人描述的當時的境況給大家看看:[“寧長社會主義草,不長資本主義苗”最初由江青提出,是流行於文革時代的一句著名的“豪言壯語”,類似的口號,在鐵路有“寧要社會主義的晚點,也不要資本主義的正點”,在廠礦有“寧要社會主義的低速度,也不要資本主義的高速度”。它們所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不僅是不兼容的,而且是絕對的、全方麵的對立。因此,一切帶有商品經濟色彩的行為都被嚴格打擊和製止,把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描繪成邪惡的、人吃人的魔鬼社會。]
當時連養幾隻雞,種幾棵樹都有規定。何況我們大力發展哪?所以我寫總結就搬出來毛主席的話:“毛主席說:’以糧為綱,全麵發展’ , 我們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做了如下的工作......。” 因為我們做了實事,領導十分讚賞, 還誇我的總結寫的好。內蒙人的人情味重,這是我喜歡的地方,否則我們什麽也做不成。
為了生產更多的苗木,馬家爸爸每年夏天都要到東北去打結穗,到了76年的那年,他帶上了我們林業站的工人二滿子去,他沒出過家門,第一次去心裏那個高興別提啦。誰知道在延邊時,唐山地震,火車不通,回不來了,一個大小夥子哇哇大哭,等了好幾天才通車,他們到了北京就睡在火車站的廣場上,胡同裏危險呀。馬晉輝幹脆把我母親,馬大,馬二,兩個侄子都接到了內蒙。二滿子終於有了笑臉,幸好還趕上了芽接的季節。
到了九月以後,毛主席死了,四人幫倒台啦,我們就可以無所顧忌地大展身手了。盟裏農業廳也開始了建百畝果園的計劃,叫我們大力發展果樹事業,我們的這些技術員們在我們的指導下開始建起了大型正規化的果園。我們每天帶著測量儀,規劃土地,哪裏種防風林,哪裏栽樹,哪裏建水渠,我們那幾年培育的樹苗都用上了,共建了24個果園。這些果樹到我們走時都結了果。等我們走的時候,每年我們縣可以生產20多萬果苗了,不但夠自己用還可以賣到了我們周圍許多旗縣。這些果樹在當時為老鄉增加了可觀的收入。後來馬家爸爸都在農業部工作了,烏盟管果樹的領導還來給他送了份獎勵證書,是獎勵當時參加百畝果園項目的參與者的。
可惜後來承包後,當官的讓自己的不懂技術的親信承包,把老技術員踢走了,使很多果園受損,果樹死了。90 年我來美國之前回和林一個晚上,我聽說,孫樸在縣城開了飯館,老張生跟著兒子到縣城住了。我們建的那些果園基本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