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教會以外一般沒有救恩
當今不少基督徒以各種理由離開教會。甚至教會許多牧者用《聖經》”不要停止聚會“的教導來勸勉也無濟於事。也有人認為教會之外無救恩是天主教的教導,我們不必遵循。下麵這篇博文解答了部分困惑。特與弟兄姊妹們分享。
有感於“教會以外無救恩” (轉貼)
zebrazebra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enwujiayuan
昨天參加查經小組,談起“教會以外無救恩”的話題,深有感觸。
我反思自己傳福音、教導年輕弟兄姊妹的事奉,不能不承認,多年來一直在“教會觀”上有破口有漏洞。或者說,我自己對教會的認識不夠全麵,以致於對神、對人都有虧欠,願神憐憫。
一
公元3世紀的教父西普裏安(Cyprian of Carthage,也譯作居普良、西比安)曾寫過《論教會合一》的著名文章,堅持在教會以外無拯救,4世紀的奧古斯丁完全支持西普裏安的教會合一觀,改教時期的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再度引用西普裏安捍衛新教的教會觀。
西普裏安說:
“……凡離棄基督教會的也不能得著基督的賞賜。他是外人;他是褻瀆;他是仇敵。凡沒有教會為他之母的,便沒有神為他的父。”(《尼西亞前期教父選集》基督教兩會版,第302頁)
在《基督教要義》第四卷第一章,加爾文也反複強調“有形的教會是信徒的母親”。
“……‘母親’這稱呼能使我們了解有形的教會對我們而言有多重要。因除非這母親懷我們、生我們、喂我們奶,並關懷和引領我們,直到我們脫去這必死的肉體,成為和天使一樣(太22:30),否則我們無法得生命。因為我們的軟弱,我們不能從這學校休學,反而要一生做這學校的學生。此外,若不在這母親的懷中,沒有人能盼望蒙赦罪或得救……”(《基督教要義》三聯版,下冊第1032頁)
加爾文區分“無形的教會”和“有形的教會”,前者為上帝所揀選、唯獨被上帝所知、在世界終結時才被完全建立的得救之人全體,後者為今世的、地上的、可見的教會。這不是主張“有形的教會”不重要,而是強調地上的教會的成員不一定都是得救的,一定有麥子和稗子,教會存在的價值正是使人有機會從沉淪、滅亡進入聖潔、永生。
那麽真教會的麵貌和特征是什麽呢?加爾文講:
“我們在哪裏看見傳講和聽從神純正的道,根據基督的吩咐施行聖禮,我們就不可懷疑,那正是神的教會(參閱弗2:20)。”(同前,第1039頁)
這裏提供兩大特征,一是傳講和聽從神純正的道,一是遵主吩咐施行聖禮。有這兩樣,便是真教會。
既認識到何為神的真教會,就不可犯離開教會的罪。加爾文嚴肅批評分離教會的惡行——“與教會分離等於否定神和基督”——“因此,我們更當避免犯離開教會的惡行,因為這等於盡力推翻神的道,所以神的大憤怒擊打我們是應該的。”(同前,第1041頁)
即使是教會中的醜聞,也不是信徒離開教會的理由。信徒不可對教會吹毛求疵、求全責備。信徒既不可離開真教會,也不可留在教會中卻破壞教會的和睦與正常紀律。
以上警醒之言,都是言之鑿鑿、言之有據、不容忽視的。
二
一個人蒙恩重生得救,不能與教會脫離幹係。我們很容易將信仰當作私人的、個體的行為,把自己排除在(有形的)教會之外。殊不知,一個人重生,乃是在神的國重生,生於神的國。神的國,就是包含了神、人、萬有在內、尊崇神的絕對主權的宇宙性團契。
人得救獲得新的生命,成為在基督裏新造的人,從信主的那一刻,就是進入到新的神人宇宙性團契關係之中,這個關係是一體而多元的係統,與神的關係、與人的關係,與萬物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在這一刻,都經曆了決定性的、偉大的、由神而來的更新。即使剛得救的人,尚未明白這麽多,但事實就是這樣,神的恩典徹底再造了、轉化了、更新了一個人的生命的全部存在,賦予他在基督裏的全新的名分、地位、關係……一樣都不會少。
這個一體而多元的在基督裏的新生命,是一個豐富的、動態的整體,不可割裂,不可厚此薄彼,不可偏重偏輕。教會是“神的家”,我們一重生,就是生在這個新的家庭中,我們不能不愛自己的家,不能離家出走,不能分裂家庭,不能傷害家庭成員,不能不為家庭盡責任、義務、有所貢獻。進入這個新家庭,要努力適應新家庭中的生活,不斷調整自己,融入新家庭,並作為家庭的一員,為一家之主、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作見證。
“教會以外無救恩”,也可以解釋為“真救恩必定帶來教會(生活)”,教會就是蒙恩的罪人組成的,救恩和教會是不可分割的。真得救的人,一定走向教會,一定歸入教會。真得救的人,不能沒有教會生活。
在查經小組的討論中,一位弟兄提到“短板理論”,一隻木桶最短的一快板子決定了這隻桶能夠盛入多少水——基督徒得救自然是“唯獨恩典”、“因信得救”,神的恩典就像是從天上傾倒下來的活水,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生活、我們生存的實際表現,就好比木桶的短板,標誌著、顯示著也影響著我們到底能夠存留多少水、多少神的恩典。信心與行為、信心與生活,是一體而兩麵的,同樣不可割裂。我們在教會中的行為,在教會中的生活,就是我們真實信心的流露與彰顯。而教會的存在價值之一,正是幫助我們,引導我們,將我們生命中的短板加寬、加長、加厚,令我們領受神更多更豐富的恩典。
一個人自稱是基督徒,卻不加入教會、沒有教會生活,或者在教會之中,卻不守教會的規矩,甚至擾亂教會的秩序與和睦,實在難以令他人信服,恐怕也是自欺欺人。這樣的人,若執意不悔改,隻會羞辱主的名。
最後,仍以加爾文引用奧古斯丁對“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的教導來結束這篇文字:
“奧古斯丁極有智慧地說:‘教會應當執行的聖潔懲戒最在乎的應該是‘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3)。保羅吩咐我們當彼此包容對方。若人沒有包容的心,隻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執行懲戒,不但是多餘的,甚至對教會有害,也並不會解決問題。因為這不是恨惡別人的罪,而隻是堅持己見……奧古斯丁如此勸誡敬虔和喜愛和睦的人:‘出於憐憫糾正自己所能糾正的錯誤;以包容和愛心忍耐自己無法改變的事,並因此哀哭,直到神自己解決這問題,或在最後收割時取出稗子,並把糠秕揚淨。’(太13:40,3:1;路3:17)”(同前,第1046-1047頁)
願父神的恩典與真理,藉著耶穌基督,透過聖靈,充滿我們所在的有形教會,直到世界的末了。阿門。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10-4 10:34:29編輯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快評:土耳其軍事政變打臉奧巴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