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國內鮮為人知的朱氏三兄弟:在美少年坎坷,最終既上了名校,又改變了世界。

(2016-07-17 22:18:47) 下一個

 2016-05-23 車勇 美國留學媽媽圈


兄弟三人,老大從小學霸,老二成績平平,老三叛逆,高中輟學。而最終殊途同歸。不僅上了名校,也改變了世界,成了美國赫赫有名的朱氏兄弟。

攀藤:特指以考入長青藤等美國著名大學為目的的教育學習過程。

攬月:特指實現美國夢,成就人生大目標:盡己所能改變世界。 

看看這萬分勵誌的華裔兄弟的成長故事。

攀藤篇

朱氏夫婦畢業於清華大學,先後赴美留學,丈夫取得美國工程類名校化工博士學位,妻子在同一所大學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隨後,丈夫得到一所美國中西部名校的教職,夫妻倆在美國中西部安家,先後育有三個男孩,朱大、朱二和朱三。

三個孩子性格各異:朱大成熟、有責任心;朱二好動、好奇心強;朱三獨立、叛逆。朱父朱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把家搬到了紐約長島。朱父轉到了紐約一所不著名的理工學院任教,朱母為了三個孩子的教育作了家庭主婦,朱家兄弟進了長島好學區的公立學校。

朱大在高中成績穩列年級第一,成為加權GPA破了該校記錄的超級學霸及學校明星。高中畢業後順利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物理。

朱二成績不突出,在和哥哥同一所學校裏,總是處在妄為朱大之弟的陰影裏。但是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強,陶醉於在家裏的車庫和廚房進行各種科學實驗。擅長畫畫,且熱衷體育運動,喜歡各種球類並苦練撐杆跳。苦於亞裔身材,最終也沒能進入學校田徑隊。缺乏正規訓練,自學成材的網球為他爭得了高中網球隊三年替補隊員的席位。

申請大學時想學物理,被父親建議:物理是天才們搞的學問(言下之意,是像你哥那樣的學的),你有點畫畫的才能,學個建築吧。朱二不聽從父勸,考入紐約州的Rochester大學,學習物理。至此擺脫了哥哥的壓力,潛心作自己。

朱三承受著學霸哥和才藝哥的雙重壓力,卻也不為所動,我行我素。他經常逃課逃學,卻廣交朋友,自行投入社會大課堂。在朱三16歲那年,他和他的小夥伴創造了一項:用一張地鐵票,用最短時間(22小時11分半)遊遍紐約城所有地鐵站的紀錄,這項紀錄還被收錄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可是,這樣的成就似乎並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朱三的叛逆到了一個程度,高中沒有結束就輟學了。直至離家出走,到遠在西海岸的洛杉磯,靠自己打工維生。

至此,大家會認為:朱家的攀藤教育成功率1.5/3,成了一個,廢了一個,還有一個半成品。

職業篇

朱大從普林斯頓物理係本科畢業後,又順利進入麻省理工(MIT),並取得MIT物理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突然感覺自己想學醫,又考入哈佛大學醫學院學醫,花了7年時間取得哈佛大學的醫學博士。在經曆了住院醫、Fellowship等培訓後,拿到美國醫師執照,並成為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名教授。

 


                 朱家大哥Gilbert

朱二從Rochester本科畢業後,考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並留校做了2年博士後,然後進入著名的貝爾實驗室(Bell Labs),成為一名研究員。在Bell Labs做了9年純科研後,希望也同時能夠教書育人,於是轉入斯坦福大學成為物理係教授。

再來說說朱三,朱三在洛杉磯打工,親身體驗人間冷暖,曾在唐人街教移民學英語,並深深體會到不會英語,沒有受過教育的華裔移民的艱辛。朱三開始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小宇宙爆發。

靠自學,朱三申請進入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盡管不清楚自己想學什麽做什麽,但是朱三在UCLA一陣狂學猛學。在取得政治學學士學位後,僅用兩年時間就修完了UCLA的社會學碩士和博士。這一年朱三才22歲。從此,朱三的學渣逆襲一發而不可收,僅用三年時間又拿下了耶魯大學的法學碩士和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並取得了哈佛傑出畢業生獎(Magna Cum Laude)。

從來沒能拿到過高中文憑的朱三在他25歲那年共收獲了含金量很高的5個學位。單就學業成就而言,應該說是超越了他的兩個哥哥。然後,朱三成為了一名律師,在實踐中再次通過自學,成為了一名知識產權領域的專業出庭訴訟律師。

攬月篇

多年以後,朱三成為一家著名律師事務所的執行合夥人,董事。作為一名出庭訴訟律師,他創造了35個重大知識產權糾紛案的全勝紀錄,包括贏得針對微軟、蘋果、三星等業界巨擎的著名訴訟官司,為客戶贏得了累計超過50億美元的知識產權賠償金。

他先後獲得了南加州第一強律師、全美最佳知識產權律師、全美頂尖十大出庭律師等榮譽。朱三熱衷於社區公益事業,對教育、醫療及亞裔社區建設捐資出力,他個人及他率領的律師所常常對大學、科研機構、醫院和亞裔社區進行數百萬乃至千萬美元的慷慨豪捐。他被母校UCLA授予最高傑出成就獎,被哈佛大學校友會選為校董會成員。


                  朱家老三Morgan

朱二曆任斯坦福大學物理係主任,在斯坦福創建了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在1997年,因其在Bell Labs的一項科研成果激光冷卻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之後,轉到母校UC Berkeley,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主任。20092013年作為奧巴馬內閣的一員,出任第12任美國能源部長,任期內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及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普及應用。

朱二在2009年被當年沒敢申請過的哈佛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並作為特邀嘉賓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演講。頗具幽默感的朱二在這次演講裏打趣說:可以向媽媽匯報,也獲得了哈佛的學位,終於和哥哥弟弟打成了平手。如今,朱二近乎狂熱地把研發和推廣低碳新能源技術,為人類解決溫室效應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及公益,在繼續努力奔跑著。


                 朱家二哥Steven

朱大仍然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任腫瘤科醫生及生物化學教授,獲得過一些美國基金會授予的科研獎項以及多次斯坦福大學的優秀教學獎。同時,更因為是朱二和朱三的哥哥而聞名。

背景篇

以上內容均為有據可查的真人真事,無虛構內容。 

朱大:朱築文(Gilbert Chu

朱二:朱棣文(Steven Chu

朱三:朱欽文(Morgan Chu

朱父:朱汝瑾:江蘇太倉人,1936年從蘇州中學畢業,考入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係。1940年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留學美國MIT1946年獲得MIT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和布魯克林工學院1964年被選入台灣中研院院士。2000年去世。

朱母:李靜貞: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係,MIT工商管理碩士。著名水利學家李書田之女。

朱外祖父:李書田:1923年以第一名畢業於北洋大學。留學美國,獲Cornell大學博士。1927年回國,任北洋大學教授。後任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籌備委員會主任、國立西北工學院院長等職。抗戰後,任北洋大學工學院院長。1949年前往台灣,次年赴美國定居。

下麵是美國網站對朱氏三兄弟的介紹:

Gilbert Chu (Chinese: ) is an American biochemist. He is a Professor of Medicine (Oncology) and Biochemistryat the Stanford Medical School.

He graduated from Garden City High School in New York in1963. He received a B.A. in Physics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1967, a Ph.D.in Physics from M.I.T. in 1973, and an M.D. from Harvard Medical School in1980. He joined the Stanford faculty in 1987.

His younger brother Steven Chu is a Nobel laureate and the twelfth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Energy in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isother younger brother i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ttorney Morgan Chu.

Steven Chu (Chinese:朱棣文) is an American physicist who is known for his researchat Bell Labs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in cooling and trapping of atoms with laser light, which won him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1997, along with his scientific colleagues Claude Cohen-Tannoudji and William Daniel Phillips。

Chu served as the 12th UnitedStates Secretary of Energy from 2009 to 2013. At the time of his appointment asEnergy Secretary, Chu was a professor of physics and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organ Chu (Chinese:朱欽文),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ttorney,is one of the first Asian Americans to lead a major U.S. law firm. Chu's professional accolades recognize him as oneof the nation’s most influential lawyers and most successful trial attorneys.

A high school dropout,Chu went on to earn advanced degrees from Harvard, Yale and UCLA. In 2007, UCLA awarded Chu the UCLA Medal, the university’s highest accolade for exceptional achievement, citing Chu’s "groundbreaking approach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honoring him as a founder of the Asian American Studies Center.

Chu was named The Outstan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yer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rst Chambers Award for Excellence, 2006. Chambers has described Chu as "beyond doubt the most gifted trial lawyer in the US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