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LinkedIn-China
LinkedIn (領英) 創建於 2003 年,致力於向全球職場人士提供溝通平台,協助他們事半功倍,發揮所長。作為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會員人數在世界範圍內超過3億,每個《財富》世界 500 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
“大約20年前,我剛搬到洛杉磯,在那遇見了大衛。他成為了我最好的朋友。他第一次向我介紹網絡,計劃有趣的出遊,帶我到寺廟參加猶太節日,介紹許多我從沒聽過的、很酷的音樂。”
桑德伯格提到,結婚11年來,丈夫了解她、支持她並且深愛著她,還給了她兩個完美的孩子,兩人更是真正的事業夥伴。
“大衛是我最堅強的依靠。當我難過時,他保持冷靜。當我擔心時,他說一切都會沒事的。當我不知所措時,他給我想辦法。他將自己奉獻給孩子,過去幾天裏孩子表現出來的堅強,更讓我確信大衛精神上仍與我們同在。”
她感歎兩人相處的時間不夠,這幾天地獄般的日子,是她人生最黑暗、最難過的時刻,但傷心的同時,也讓她感恩自己過去有多幸運。
“如果當年我與大衛步入禮堂時,有人告訴我今天會發生這件事,我依然會走上紅毯。因為能夠當大衛11年的妻子,並和他一起為人父母10年,比我想像得還更幸運、幸福。我感謝我們曾經擁有的每一分鍾。”
“我一生的摯愛今天要休息了,但我們隻會埋葬他的軀體,他的精神、靈魂、他驚人的才華將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人們會分享大衛如何打動他們的生活,他將永遠活在於家人、朋友的愛裏,以及孩子們的精神和毅力裏。世事變幻,但因為我與深愛的大衛生活,世界卻已經因為他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了。”
前兩天夜裏,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丈夫大衛·古德伯格(Dave Goldberg)去世了。悲劇發生得太突然,而且他才剛剛47歲而已,難免叫人緩不過神來。
在中國,古德伯格並不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他管理的在線調查公司調查猴子(Survey Monkey)也沒有中國區的業務。照理說,一個陌生人在矽穀的生死沒道理激發我強烈的情感反應。但事實上,我有。
這個晚上,我傷感了蠻久的,為他,為他妻子,也為他們兩個不滿10歲的小孩。
一年前,我看過桑德伯格寫的《向前一步》。那個時候,我35歲,剛剛結婚,而且馬上就要換工作了,還不得不麵臨生育的倒計時。在那樣一個手忙腳亂的時間點,其實沒有人真能幫到我什麽。因為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所以每一個建議看起來都像是在添亂。
有一天下午,我看到《向前一步》這本書,而且迅速看完了,覺得安靜了不少。幾天之後,我還有點多事地把它推薦給我的朋友。她剛剛從媒體轉型去了一家大互聯網公司,有點受困於新的職業環境。
結果,她也很喜歡這本書,覺得受到了鼓舞。
這本書的副標題叫做“女性、工作及領導意誌”。其實,我會看這本書完全出於偶然。一般來說,我對於這種看起來像是勵誌、成功學和管理工具的書籍是很排斥的。不過,一旦讀過之後,再有人嘲笑它矯情和生硬,我都會為它辯護:它不是那樣一本關於機會主義的工具書。如果你還抱有這種觀點,要麽是因為你還沒有看過,不了解它,要麽就是出於偏見。
雖然遠隔重洋而且素不相識,我還是想要誠心實意地感謝作者的坦率。這種坦率,曾經多少讓我受惠。作為一名有10年工作經驗的職業女性,不論在我自己的生活裏,還是周遭的閱讀環境裏,都再也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和我分享如此親切又有價值的女性經驗。
事實就是如此:我媽媽很願意幫助我,但她是“50後”,已經停止工作20年了,無法理解我麵臨的工作壓力和職業選擇。
我的女性朋友們倒是能夠百分百理解我的處境,但她們幾乎都有跟我一樣的困惑,也拿不出什麽更好的辦法。
至於那些比我更加成功的女性呢,她們應該是做得更好的一群人。老實說,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采訪過她們中的大部分人,可是她們在談到家庭和事業的平衡時表現得非常自信,好像這件事情是那麽理所當然、遊刃有餘。她們讓我覺得,如果我連這麽個不是事兒的事兒都不知道怎麽處理,還混什麽混。
至於我的男性同事和朋友們,他們的建議就更叫人沮喪了:別整那麽多沒用的,你到底幹還是不幹啊。
總之,誇張點兒說吧,在我人生的一個關鍵時刻,《向前一步》這本書出現了。隻有雪莉·桑德伯格跟我分享了那些尷尬、混亂和不堪的經驗。要不是她開了口,我根本不可能會知道,一名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美國職業女性,竟然曾經因為第一次婚姻的失敗,在之後很多年裏都覺得自己是那種“腦門上刻著‘離婚’二字”的女人”。
每一個女性采訪對象都胸有成竹地跟我講,她們是如何高效地把管理公司的辦法用到管理孩子身上,但隻有桑德伯格有膽子寫出這樣的經驗:她不僅有過讓孩子穿校服睡覺的念頭,而且在一次出差飛行中,她的女兒被發現頭上生了虱子,而當時同行的人裏包括eBay的CEO。也隻有她告訴我這樣的抉擇:她曾經因為備孕,拒絕了管理LinkedIn的機會。
雪莉·桑德伯格幫助我認識到,女性的職業成就根本就不是唾手可得的東西,也根本不像其他成功女性表達的那樣得心應手(好像如果你做不來,那就說明你笨,或者不夠努力)。恰恰相反,除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時間,它需要一名女性付出比男性更大的努力,其中包括:承受輿論壓力的心理準備、豁達的心胸和幽默感、和自己的內疚好生相處,以及,找到一位真正的人生搭檔。
在這本書裏,桑德伯格花費了相當的筆墨講述自己和丈夫大衛是如何互相信任、磨合和磕磕絆絆走過來的。她直言不諱地建議,如果你要約會,大可以嚐試各種壞男人,但如果你想要定下來,那就真要打開雷達,給自己找一個真正的伴侶。
從選擇丈夫的角度來說,大衛確實是個完美的選擇。他有自己的事業,而且相當成功。早年間,他創辦了一家在線音樂公司,後來賣給了雅虎,成為雅虎音樂的VP。後來,他離開雅虎,管理著美國最大的在線調查公司。
但是,大衛並不是那種忙了一天回到家就隻想躺在沙發上放鬆的男人。他欣賞自己的妻子,願意和她共度一生,並且有極大的自信和胸懷支持她的事業——小到在家照顧孩子跟洗衣服,大到把自己的公司從波特蘭搬到灣區。
桑德伯格承認說,經常會有人把她拉到一邊,悄悄問她:嗯,大衛怎麽看待你比他更成功這件事?
而她的丈夫表現得比她更自信、更強大,他總是一笑置之、一如既往。
不僅在中國,就算在美國,也不是每個丈夫都能夠接受妻子的成功。更有甚者,不是每個丈夫都能夠接受妻子有成功的願望。
就在大半個月前,還有一張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海報在社交媒體上流傳。這張海報上麵寫: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養育孩子照顧家庭,何苦要擠破了頭跟男人搶資源爭地盤呢?當然,立刻就有有識之士反唇相譏說,職位又不是男廁所,憑什麽是男人的專利?
這張海報並非從《玩偶之家》穿越而來,因為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接到了來自她丈夫的最後通牒。她是一家PRE-IPO公司的副總裁,她的丈夫供職於一家大型外企,常年駐外,每個月隻有幾天時間和妻兒相處。因為夫妻二人都忙,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不得不過著寄宿的生活,隻在周末由媽媽接送、輔導和陪伴。最近一次期末考試,孩子考了倒數第一名,憤怒的丈夫於是告訴妻子:你沒有善盡母責,最好立刻辭職或者換一份輕鬆的工作,好把孩子接回家照顧。
在這位丈夫看來,照顧孩子理所當然是妻子的責任,而自己的常年缺席則理所應當。我的女性朋友,她到頭來除了要上班掙錢,承受和男人一樣的工作壓力,還要接送和照顧孩子,除此之外,不論她有多麽努力,一旦出了差池,還有一份額外的道德指責等著她。
這麽看來,盡管桑德伯格承認,自己的婚姻也非盡善盡美,但大衛作為一位丈夫確實難能可貴。去年,為了宣傳這本新書,夫婦二人一起上《60分鍾》訪談。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大衛的樣子。就連我也會好奇,一位管理成千上萬名員工的女強人,她的丈夫會是何方神聖?導師型?鮮肉型?青梅竹馬型?還是利益合作型?
大衛出現在熒屏上的樣子既有親和力又不叫人失望。
他微微有點發胖,穿幹淨的深色T恤衫,很鎮定,也蠻風趣的。可能是怕妻子緊張,他的右手一直放在她的膝蓋上,又不時開個玩笑活躍氣氛。
主持人問,你們真的覺得洗衣服會讓男人更性感嗎?他就笑,哎呀,這麽一說,立刻得有多少美國男人往洗衣機跑啊。他也承認說,在妻子和小紮談offer的時候,他狠狠“教訓”過她,因為她竟然打算接受小紮提出的第一個價錢而沒有還價的意思。“哪有人這麽談判的啊。”他說。
節目快結束的時候,主持人問桑德伯格,你花了這麽多時間在女性公共事務上,是有從政的打算嗎?桑德伯格哈哈大笑,老練地把話題岔開了,但又沒把話說死,留下一道伏筆。
其實,她的樣子跟希拉裏和撒切爾很不一樣,不但不穿那種一五一十的職業套裝,甚至說話的聲音還纖細沙啞,有點羞澀。跟那兩位傑出女性相比,她也更願意麵對自己的弱點,因此顯得更加有親和力。
在書裏的某個章節,桑德伯格曾經不無遺憾地說,隨著歲月的流逝,自己的職位越來越高,身邊的女性同事也越來越少。有一次,她代表Facebook去某家風險投資機構進行融資談判,茶歇期間,竟然問不到女廁所的方位,因為從來沒有女性在這間巨大的會議室開過會。
盡管我們的世界已經比娜拉的時代進步多了,但女性想要向前一步,仍然不得不麵對這樣的宿命,那就是,穿過無數道越來越窄的窄門,她發現,“漸漸地,我成了房間裏唯一的女性”。
現在,這位房間裏唯一的女性,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伴侶。眼看著一個人失去此生摯愛,切膚之痛,感同身受。
願她安好,願他安息,而明天還要繼續。▲
本文轉載自財經天下傳媒(微信公眾號:cjtxzk),作者雷曉宇。LinkedIn領英授權發布。歡迎更多媒體、企業與組織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係郵箱bzou@linked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