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有兩件事情會使我們心亂如麻。第一就是他人所做的對我們不利的事。第二是我們所做的對他人和我們自己不利的事。我們曆經千辛才能從別人給我們的打擊中恢複過來,我們也的確難以忘卻自己對自己和他人的傷害。
我們一直在檢驗著自己的情感是怎樣作用的,因為任何一件摧毀我們或他人信心的事,不僅會影響我們個人,還會影響我們和他人的關係。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考慮,一旦我們學會了原諒自己、他人和上帝時,我們能從情感中期盼到什麽。
迅速原諒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章31-32節)。
聖經告訴我們要“樂意地和輕鬆地”原諒別人。我們要迅速地饒恕別人。
按照《彼得前書》5章5節,我們要以耶穌基督的性格為裝飾,意味著我們要恒久吃苦、忍耐,不要動不動就生氣或發怒,要迅速地原諒別人,滿有憐憫。
我對“憐憫”一詞的定義是一種超越事物本身,發現事物之所以這樣的原由的能力。很多時候,人們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麽會做這樣和那樣的事,但人們去做的時候,一定是事出有因的。
作為信徒的我們也是一樣。我們要滿有憐憫地饒恕別人,正如上帝通過基督來原諒我們不好的行為一樣——甚至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麽有這些不好的行為。
饒恕可以阻止撒旦得勢
“你們赦免誰,我也赦免誰。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麵前為你們赦免的;免得撒旦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我們並非不曉得它的詭計。”——(《哥林多後書》2章10-11節)。
聖經告訴我們要饒恕別人,為的是不讓“撒旦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此當我們赦免他人的時候,不僅僅是對他們有益處,我們也為自己做了一件更大的好事。
為什麽說,我們這樣也是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呢?原因就在於,不饒恕別人會在我們內心產生苦毒之根,從而使我們整個係統都會中毒。
饒恕和苦毒之根
“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汙穢。”-—(《希伯來書》12章15節)。
當我們滿心不願意饒恕別人時,我們內心也就充滿了仇恨和苦毒。
“苦”這個詞常用來指那些味道辛辣的和苛刻的東西。
我們還記得當以色列的後裔被領出埃及時,上帝告訴他們在離開的前夜要準備一頓逾越節的正餐,其中包括苦菜。為什麽呢?上帝希望他們吃那些苦菜,以便記住曾經曆被奴役的苦楚。
苦總是與捆綁分不開的!
據說,以色列人當時吃的苦菜可能與現在的辣根相似。如果你曾咬過一口辣根,你一定知道這東西會使你的身體立刻有反應。苦的滋味能在我們的精神上也產生完全同樣的反應。它不僅使我們不舒適,也會使同住在我們裏麵的聖靈感到不舒適。
我們已經看到,對那些與我們接觸的人來說,我們是他們的馨香。但當我們的內心是苦毒時,我們所釋放出來的氣味就不再甜美而是苦澀的了。
苦毒是怎樣開始的呢?依照聖經,它從根中長出來。苦毒的根常常結出苦毒的果子來。
那麽從什麽樣的種子裏能發出這樣的根來呢?是“不饒恕”。
苦毒常常來自於許多我們不願舍棄卻也不重要的冒犯,我們不願意將這些不愉快的事從內心抹去,直到它們衝破比例,變得很大很大。
除了所有我們可以忽略不計的小事以外,還會有一些他人也認同給我們帶來的重大傷害。如果我們允許它們成長並化了膿,它們就會越強大,並影響我們整個的人生:我們的性格、態度、行為、眼光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尤其是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放棄它!
“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利未記》25章10節)。
“你的弟兄若在你那裏漸漸窮乏,將自己賣給你,不可叫他象奴仆服事你。他要在你那裏象雇工人和寄居的一樣,要服事你,直到禧年。到了禧年,他和他兒女要離開你,一同出去歸回本家,到他祖宗的地業那裏去。”——(《利未記》25章39-41節)。
為了阻止撒旦利用你,你要饒恕別人!幫幫你自己,讓那種被觸犯的感覺離開你!饒恕別人以免你中毒——同時被囚禁。
按照韋伯大詞典,“饒恕”一詞意味著“原諒錯誤或冒犯:與‘赦免’相同”。
當有人被追究刑事責任,並被囚禁起來時,我們認為他欠了社會的債。但如果他被原諒了,他就可以自由自在、毫無束縛地走他自己的路了。然而這樣的原諒不是可以被賺取的,而是必須由更高一級的權威給予。
當有的人已經觸犯了我們,你我都趨向於這樣的想法:這人欠了我的債。
例如,一次在我們的一個聚會當中,一個女士穿過禱告的隊伍並告訴我,她發現丈夫在欺騙她。她的反應是:“他欠了我的債!“
當有人傷害了我們,我們的反應就好像那人偷了我們的東西或傷害了我們的身體。我們感到那人欠了我們的債。這就是為什麽耶穌教給我們主禱文:“……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馬太福音》6章12節)。
在《利未記》25章中,我們讀到在禧年,所有的債務都取消了,所有欠債的人也得了自由。
當我們的基督裏的時候,我們的每一天都是禧年。我們能對那些因傷害我們的負債人說:“我原諒你並取消你的債務。你得自由了。我把你交在上帝的手中,讓祂來與你交涉;因為隻要我在試圖與你交涉,祂便不會這樣做了。”
聖經告訴我們,不要用永久性的債務來束縛別人,正如我們也不應被任何人當作永久的欠債人一樣:“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羅馬書》13章8節)
你能想象當一個罪人被赦免十年或者二十年監禁時的狂喜嗎?這也就是十字架的好消息。因為耶穌替我們償還了債務,上帝回對我們:“你再沒有欠我什麽了!”
有一首歌的歌詞也表達這樣的意思:“我欠了還不起的債;祂(耶穌)償還祂並未欠的債。”
我們的麻煩或是自己仍然在盡力償還對主的債,或是仍然在收集別人的債。正如上帝取消了我們的債務並原諒了我們一樣,我們理當這樣取消別人我們的債務並原諒他們。
一筆勾銷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可福音》11章25節)。
依照字典,饒恕還意味著:“放棄憤怒或仇恨,免除償還(如債務)”我喜歡《聖經詳解》在這節經文中所用的詞:“一筆勾銷。”
有多少次,你是不是和某人之間有了問題,然後你認為自己已解決了它,可是另外一個人又把這樣的問題重新帶到了你的麵前?
在我們共同生活的經曆中,我和丈夫都多次相互經曆這樣的事。
我相信大多數男人比婦女更願意,也更能一筆勾銷。我知道,家喻戶曉的“嘮叨妻子”這種陳詞濫調並非完全不準確,因為我曾是她們中的一員。
過去大衛和我之間常有矛盾,他會說:“噢,讓我們都忘了它吧。”但我會一遍又一遍地將它翻出來。我記得他曾絕望地對我說:“喬易絲,我們就不能一筆勾銷這些嗎?”
這就是耶穌在這節經文中所告訴我們的。一筆勾銷,離棄,鬆開你的手,停止談論它。
然而,問題是,我們怎麽去做呢?
受聖靈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約翰福音》20章21-23節)。
赦免罪的首要原則是:受那提供能力赦免罪的聖靈。
我們中間沒有人能靠自己做到這些的。
我相信,當耶穌向他的門徒吹氣的時候,他們受了聖靈,並在那一刻重生了。緊接著,耶穌對他們說,他們要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他們要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
當人們重生的時候,赦免別人的罪看來是他們所受的第一項能力。如果是這樣,那麽作為信徒,赦免別人的罪是我們的首要責任。然而即使我們有赦免的權力,但赦免別人的罪不總是那麽容易。
當有人對我做了我當原諒這人的事時,我這樣禱告:“聖靈啊,向我吹口氣吧,給我力量來原諒這人。”我這樣做是因為我的情感在尖叫呼喊:“你傷害了我——這太不公平!”
這樣我不得不想起我們已經學會的一筆勾銷,讓上帝來公正地裁決評分,最終祂會將一切圓滿地解決。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我的工作是禱告,而上帝的工作是支付。
當有人傷害你,到主麵前去,從祂那裏接受力量,並把你的意願放在祭壇上說:“主啊,我原諒這個人。我不再埋怨甚至報複他;我讓他去。”
一旦你這樣做了,你就不得不讓你的仇恨落下來。如果你跟朋友共進午餐時,又將整個事情翻出來重複一遍,對你自己是沒有一點好處的。為什麽呢?因為撒旦會利用這個機會讓你取消饒恕別人的決定,從而掠取你的平安和上帝對你的祝福。
喬易絲·梅爾《控製你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