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愛孩子就做70分的懶家長(轉載) 請大家談談看法

(2014-05-03 13:06:45) 下一個

愛孩子就做70分的懶家長

2014-04-30 更多請收藏〉〉〉 報刊文摘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說,一個獲滿分的家長,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家長,他們的“愛”就像一麵雙刃劍,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自己的盡心盡力是個錯誤?

  

自從女兒出世後,我便和中國絕大多數母親一樣,開始了新的“工作”:閱讀各種各樣的育兒書籍,在某些地方用紅筆劃上記號;每天嚴格按照育兒食譜 ,為女兒精心準備既科學又美味的食物;準時收看天氣預報,添加或減少她的衣服;稍大一點的時候,每晚給她講一個又一個故事,直到她安然入眠;再大一點的時候,負責接送她去幼兒園 ……

 

一個有了孩子的女人,要把所有的時間節約出來,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一次帶女兒去吃麥當勞,她大口吃著,我眼睜睜看著希望她能主動“獎賞”一塊雞腿給她辛勞的媽媽,可她吃得旁若無人、心安理得,眼裏、嘴裏隻有可口的漢堡、雞腿。再看看周圍,一家一家的,吃的多是孩子,看的多是家長,那些家長心平氣和、毫無怨言,我還能有什麽意見呢?丈夫說得對,在中國,家長出門辦事都舍不得坐出租車,可隻要帶孩子出門,哪怕再近都會打的。

 

如果滿分是100分,那麽中國的家長肯定會朝著滿分努力、前進,甚至還希望創造101分的紀錄。可家長100分的付出,在孩子身上能收到100分的效果嗎?顯然沒有,觀察周圍的家長,他們給孩子盛飯、喂飯,全然沒想到養成了小家夥懶得動手甚至懶得咀嚼的習慣;因為家長過於細心,孩子也因此稍不如意就撇起嘴來哭;因為事事替孩子考慮好了,他一遇事就會指望家長;因為家長從小就是孩子最親密的玩伴,他慢慢變得自私、膽小、霸道,也不合群……

 

父母也需要關心

 

看著餐廳理所當然、獨自大吃特吃的孩子,我就會想,他知道父母的一片苦心嗎?看著舒舒服服坐在出租車裏的孩子,我也會想,他知道父母每天擠公交車上下班的辛苦嗎?我要讓我的女兒知道父母的喜怒哀樂,知道家長的辛苦和病痛,知道父母也需要關心。

我一有頭疼腦熱就嚷嚷,還會讓女兒端茶送水、拿吃的;如果腰酸背痛,我更會通告,讓女兒幫我按摩幾下;即便是她什麽都不做,眼巴巴地守在我身邊,最起碼也能讓我感受到她細小的擔憂和關懷,這比那些藥物更有效!

 

我也不做默默奉獻的媽媽,時常還會偷懶什麽的。周末的早上,一定是睡懶覺的時候,如果女兒起得早,那對不起,早飯自理。偶爾,女兒要在周末參加活動,需要我早起去送,我會拍拍她的小腦袋,發點兒“牢騷”:“哎呀,為了你,媽媽又少睡了一個懶覺。”女兒呢,也會摟著我懂事地回答:“那我把最好吃的糖果分幾顆給你,謝謝老媽。”沒有哪一位父母在乎孩子的回報,但是要讓孩子明白,不能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

 

讓孩子自己找玩伴

 

讓女兒自己尋找玩伴。小區裏有很多小朋友,我向女兒描述外麵美好的景象,譬如綠綠的草地、歡快的小朋友、各種各樣的 遊戲 ……這些,都能勾起女兒的興趣和打消她對陌生孩子的警惕。當女兒和其他孩子見麵後,我通常坐在一邊,不會陪著她玩,我告訴她:“媽媽很累,想休息了,你自己玩吧。”女兒隻能自己找小朋友玩了,很快就融入其間。

 

如果跟小朋友有了什麽矛盾,我也不管,讓她自己去解決,不然遊戲就不能進行了,小小的人兒慢慢也學會想辦法了,比如跟小朋友談條件,你把布娃娃貢獻出來,那我就把小沙包拿出來,兩個小朋友皆大歡喜——無形之中,原本自私的孩子學會了分享。

 

媽媽不是全職保姆

 

一個70分的家長,一定是個“懶”家長。實際上,“懶”媽媽比“勤”媽媽更加費心勞神,更加辛苦受累。讓孩子自己做事,在許多情況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煩,因為孩子往往會“幫倒忙”。在實施懶媽媽計劃前,要事先計劃好。譬如,要讓孩子跟大人分床,夜裏就要多起來給她蓋被子;孩子自己吃飯,開始會撒得到處都是,就得多洗衣、擦桌、拖地板;孩子自己洗澡肯定會搞得“水漫金山”,我就得“大禹治水”……

 

先從吃飯上改造女兒。隻是簡單地通知女兒吃飯,然後自顧自地扒起自己的飯菜。女兒見我們沒有像過去那樣幫她盛好飯,鬧起了“罷食”。我對她說:“你已經4歲了,應該自己盛飯、吃飯。來,媽媽給你盛飯,你看媽媽是怎麽做的,下次自己做。”在我的示範下,女兒學會了盛飯,沒多久,我們再也不用為她的就餐問題煩心了——吃飯是自己的事,爸爸媽媽不會管她。

 

周末的早晨,我不想早早起床,對女兒說,媽媽想睡一會兒,你自己到冰箱裏拿酸奶和麵包吃吧。女兒不但吃完了,還拿了一份給我。看來,不一定你對孩子付出越多,孩子就回報越多,有時候懶一點,孩子反而成長更快!我向當兒科醫生的朋友做了谘詢,然後決定開始培養女兒的穿衣問題:我將自己堅持收看天氣預報的工作轉交給她了,讓她根據天氣變化自行添加或減少衣服。

 

女兒睡覺也是我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4歲的她一直和我們同床睡覺,每天晚上還要講故事。現在,我布置了一個溫馨的、令她喜歡的小臥室,她自己看著故事書或是聽著磁帶就可以入睡了。

 

女兒成了幼兒園裏的小明星,老師的評價是自理能力強。我應邀到幼兒園傳授教育心得,總結女兒的“成績”:1歲4個月,自己吃飯;2歲時就把她送進幼兒園日托班,中午不接回家;2歲半時,就要讓她自己刷牙、洗臉、洗腳;3歲時,就要讓她自己穿衣、脫衣、係鞋帶、洗手絹;4歲時,就讓她單獨睡一個房間,早上自己疊被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孩子跌倒了家長就不用扶她,讓她自己站起來,收拾家務時還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在場的家長驚訝不已,一些媽媽甚至認為我是個不太稱職的媽媽。我微笑著說:“我不能用100分的標準來給自己打分,衣食住行是孩子自己的事,媽媽不是全職保姆!”

 

70分的家長是成功的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說,依賴本身滋生懶惰、精神鬆懈,不屑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為孩子包辦代替,是個獲滿分的家長,但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他們的“愛”就像一麵雙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做個成功的70分的家長,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最關鍵是要做到“身懶心不懶”。通過談話、講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善於創造和把握機會。創造讓孩子獨立做事的環境,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3.有信心和耐心。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煩幫倒忙;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少埋怨、少指責,循循善誘,促其進步。

 

4.不要讓孩子帶著情緒生活。從100%的愛到70%的愛,這部分缺失的愛會讓孩子不適應,產生情緒。要想辦法讓孩子扭轉“父母不愛我了”的稚嫩想法。

 

5.和孩子一起改變。父母的一切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說話的方式、飲食習慣、待人接物的模式都會影響到孩子。千萬不能要求孩子少吃零食,而自己卻抱著餅幹、瓜子吃個不停。(文章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