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附中本部高三女生汪雨星拿到了11個美國名校offer,其中包括麻省理工、斯坦福、耶魯、哥大這樣的老牌名校。與大部分英語能力超強的“國際部”學生不同,她是交大附中本部的一名學生。在汪雨星看來,之前在民辦雙語學校打下的英語基礎和高中階段對興趣愛好的不懈鑽研,是拿到這麽多“門票”的主要原因。
……………訂閱“外灘教育”……………
1、點擊上方文章標題下的“外灘教育”
2、在“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外灘教育”,或搜索微信號“TBEducation”
3、點擊右上方的按鈕,查看公眾號
………………………………………………
汪雨星參加MIT的RSI項目,與設計的結構合影
一個人居然拿到了11個名校offer,且個個都是響當當的名校!今年申請美國大學的汪雨星不是來自國際學校,而是一位交大附中本部高三學生。她收到的11份offer,其中不乏中國學生較為熟悉的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萊斯大學這些名校,也有像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弗尼吉亞大學這樣一些不為人所知卻有著高學術水平的學校。對結構及建築充滿興趣的汪雨星,最終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MIT)。
初見汪雨星,是個外表看來普普通通的女孩兒,不高不矮的個子,利落的短發,還穿著學校的校褲。隨著采訪的深入,她才逐漸流露出工科女生的特點,——對提問內容了解精確,回答言簡意賅,絲毫不拖泥帶水。與她的個性相類似的是她的英文名——Jocelyn,源於古德語,意為優勝者。與優勝者那種盛氣淩人的氣勢不同的是, Jocelyn這個名字總讓人聯想起美麗的鄉村女孩,活潑且給人愉快的感受。也就是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特征,在汪雨星身上巧妙地平衡,毫無違和感。
同大部分學生一樣,汪雨星參加了針對托福、SAT的訓練。“托福是高一下學期參加的考試,考了一次就覺得比較滿意不需要再考了。而SAT是直到高三上才考完最後一次,分數是2270,”對成績,她說得輕描淡寫。
很多人都會問她,到底你是怎麽學的?有秘訣麽?
“沒有什麽與別人不同的學習方式,我和大家一樣在參加考試、參加培訓班,——甚至看的第一本英語原版書都可能和大家一樣。”而汪雨星提到的那本“普及率”及高的書就是《1984》。“可能是內容的難度不高,又加上寫作的時候可以用來作例子。”當然,高中期間通過背SAT單詞,看原版書籍對英語的提高還是很大的,但是初中時期打下的英語底子同樣重要。
“很多時候都是學校在選我,而不是我在選學校”
與多數中國學生略有不同的是,汪雨星在民辦學校成長,在公立學校“厚積薄發”。
談起自己基礎教育過程中的擇校過程,她笑道,“其實並不能說是我在選學校,而是學校在選我。”
準備上學的時候,汪雨星同父母一起參與了很多私立學校的麵試和招生,最終被世外錄取。由於學校有初中部,所以她的小學和初中階段都是在世外中學完成。
“與普通的公立學校不同,我們學校的英語課是純英語教學的,在課堂上基本不會出現中文,”提到對英語的學習,她告訴記者,“相對於其他學校,我們英語課的課時更多。”學校會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區或市級的英語競賽,汪雨星也會積極報名參加,而後參與學校針對競賽所組織的“加課”。
除了在課堂上的英語學習之外,她每天會花45分鍾的課餘時間對英語進行針對性的“聽、說、讀、寫”工作,“45分鍾的英語練習其實也是學校的要求,——所以說我的英語水平大部分都是在完成學校的要求之下提高的,”她說,“由於我本身的英語水平在世外中也算是比較好的,所以在基礎階段,我自己並沒有針對英語作很多的額外工作。”
結束初中階段的學習之後,汪雨星通過自主招生及相關測試進入了交大附中“創新實驗班”。而初中到高中的學習方式和學校管理方式的轉變,也使得她花費了高一近小半學期的時間來適應。
“當時也有少數同學選擇出國念高中,但大多數學生還是選擇參加中考。而我本身對於將來是否出國也沒有作好決定,”她害羞地笑了笑,“加上我本身的成績也還不錯,所以選擇了公立高中。”在自主招生期間,她也報考了上海中學、複旦附中這樣的名校,“但最終隻有交大附中錄取了我,這同我小學的經曆有點像,”她說,“在我的小初乃至高中階段,在我還沒有那個能力去挑選學校的時候,還是被動的學校在挑選我。”
“其實回頭來看,學校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汪雨星說,前期的英語基礎及後期的興趣培養和鑽研相互作用,成為了她前往MIT的“門票”。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還是會在高中階段選擇公立學校,”她說,“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像‘四大名校’這樣的公立學校的生源肯定是比較好的,中國不是有句話叫‘近朱者赤’麽,跟好的學生在一起自己本身也會得到提高,”在理性的思考之後,帶著一點點“母校情懷”的汪雨星頓了頓,繼續說,“並且,我還是會選擇交大附中。我所在的創新班可以讓我有很多機會接觸自己有愛好的東西,並且可以借用大學的資源——包括得到交大的教授的指導。這一點,相信隻有一些頂尖的公立學校才會有這樣的條件。而這,正是我依然會在高中選擇公立學校的第二個原因。”
參與各類活動,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創新實驗班”是針對有創新意識及對科技類、工程類等方麵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所開辦的。創新班的學生能夠在交大教授的指導下,參與各種創新研究類課題。這對充滿好奇心的汪雨星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對各類活動都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她,在高一期間參加了OM社(頭腦奧林匹克社團),而在OM社的時候她還和同學們參加了OM全國賽小車項目。汪雨星興致盎然地解釋了起來,“其實內容很簡單,我們需要為所做的小車編一個故事,然後讓小車完成各種任務,”她說,“那時候的要求有兩方麵,一方麵是技術方麵:小車需要有兩個動力係統,以及完成前進、倒退、繞圈這類的動作;另一方麵是小車需要表現三至四種情緒——我們在小車的“眼睛”上製作LED燈,在它‘激動’的時候亮燈,並且在上麵製作機關,放上藍色的布條讓它‘流淚’來表達。”
“當時參加小車比賽也是因為好奇心作祟,直到高一下參加同濟建造節的活動才開始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地方,”她告訴記者,“也是在不斷嚐試和學習新的東西的過程中,我才逐漸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同濟建造節集體作品
在建造節的時候,汪雨星所在的團隊搭了一個花朵形狀的“紙板房”,也正是這樣一個用紙搭出建築物成為了她進入“建築與結構”的啟蒙作品。
而在那個時候,她還能保證每天晚上11點之前上床睡覺。——她並不是題海戰術的學生,學習花費的時間反而並沒有興趣所花費的時間多。
對興趣的堅持遠比發展興趣更重要
進入高二之後,隨著課業難度的升高,汪雨星自己也開始感覺到壓力。但與此同時,她正在和指導老師交大的教授一同完成名為《智能張弦梁結構—一種輕型高剛度結構及其控製框架》的課題,而這個課題在2013年的I-SWEEEP,即“國際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了銀獎。這個課題是她進入自己的興趣領域的第一件正式作品。
這個聽上去略有些拗口的課題其實是一種“可自行調節的橋梁結構”,“其實是通過編程一個微控製器,通過這個控製器實現橋梁結構的自我調節,從而達到既節省材料,又能保證剛度的目的,”汪雨星為記者解釋,“在做這個課題的前期,我收集了很多相關的內容,畢竟從來沒有人做過橋梁的智能張弦梁結構,是一個挑戰。”這個階段,為了兼顧學業和興趣,汪雨星很多時候過了深夜12點還沒有睡覺。
對汪雨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有很多興趣、或是找到自己的興趣點,而是對自己的興趣不斷挖掘的堅持。
高二下半學期,由於對自己興趣的執著,她申請了MIT的RSI項目。
“申請RSI其實和申請大學是差不多的,我需要遞交資料,還需要參加RSI在國內的授權機構的麵試。”當然,汪雨星申請的是建築與結構方麵的團隊。“這裏需要補充一點,進入RSI項目的學生會由MIT根據誌願匹配一個專業的團隊完成項目的研究,而這個團隊是由MIT的教授、博士生指導。”
那麽汪雨星在RSI項目中到底做了什麽?
“在RSI的項目中,我通過“structural optimization”(構架最佳化)的方法,設計一種用於抵抗高層建築的風荷載的結構,”她告訴記者,“風荷載就是空氣流動對工程結構所產生的壓力。”前期,她會在博士生和教授的之定下查找一些相關的論文和文獻,以補充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知識,之後通過MIT博士生設計的軟件開始進行結構設計。“當設計完成的時候,就需要通過機器製作出測試模型,然後開始對其進行測試,增加荷載,”這個過程花費了汪雨星很多時間,但整個過程對她來說絕對是“超值”的。
Jocelyn正在對設計的結構進行測試
“RSI帶給我的不隻是學術方麵的收獲,還讓我對自己的學習目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說,“在結束RSI項目回國之後,很多中國的家長關注的並不是學習本身,而是學習所帶來的某種‘附加值’,——比如RSI項目會讓你更好申請學校之類的功利性目的。但在那邊我所感受到的是大家對學習本身的享受,——是為了學習和探索而學習,這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甚至我把這種感受寫在了遞交給普林斯頓的essay裏。”
也正是由於RSI項目的學習,使汪雨星對將來的選校、學習目的、興趣所在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但如果認為汪雨星的興趣僅僅隻是理科的方麵,那都錯了。很小,她就開始練習網球,堅持到如今,並陸續獲得一些上海地區的業餘獎項,這也是她申請學校時“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的內容。
Jocelyn正在參加中網級別聯賽
考完SAT之後對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的閱讀,也成為了她同耶魯麵試官的談資。“可能和自己的個性有關,平常接觸到一些零散的關於哲學的知識,就會想要係統的了解一下究竟是什麽內容。”但不論是哪個愛好,都和她的好奇心和將其進行到底的學習熱情息息相關。
熱愛學習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我的父母其實都屬於放任自流的管教,他們也不會給我沉浸式的英語教育或者其他特殊的教育方式,相反的是他們的英語並不太好,”汪雨星告訴記者,“我認為我的父母給我的不是學術方麵的指導,可以說是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吧,”學習習慣比任何學術知識都更重要。
“我爸爸就很喜歡數學,當我有問題問他的時候他會非常激動地跟我討論題目,在平常生活中他也會對我說,他對數學的喜愛。”而這樣對學習的熱愛也傳遞給了女兒。
當然,放任自流並不意味著沒有要求,汪雨星有一次考試成績在年級70名左右,“那一次我就認為他們可能不能接受了,所以在可接受的限度之下,我對興趣愛好的探索還是比較自由的。”
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學校
申請學校是個複雜又漫長的過程,需要對自己的需求及學校進行充分的了解。“我本身因為對結構和建築都非常喜歡,所以希望能夠選擇跨學科的專業,”提起擇校,汪雨星說,“在RSI的時候,我就同我項目的博士生討論了建築和結構方麵比較好的學校。而在這之後,我一個個詢問過相關學校是否有這樣的跨學科專業,沒有的話是否可以主修兩個專業,但很多學校告訴我不可以,”她說,“所以這樣排除下來,真正適合我的學校並不多。”
最終,她選擇MIT作為理想的學校。“由於MIT大一是不分專業的,所以我希望在大一的時候抓緊時間學點新的東西,看看有沒有什麽新發現,之後大二的時候選擇building technology program。”
提到申請MIT的essay,她說,“是由於我在學校校園呆過,感受到了MIT所散發出來的Hacking culture,所以我的essay內容是寫自己如何享受學習的過程、如何熱愛hacking——比如偷偷潛入實驗室,尋找感興趣的資料等,——我認為這非常適合MIT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