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劇院 芭蕾 被忘卻的貴族-觸感俄羅斯(轉載)

(2014-02-04 12:31:01) 下一個

1957年,烏蘭諾娃來北京訪問,中央首長都到首都劇場去觀看,感慨萬分。1959年,在彼·安·古雪夫等幾位蘇聯藝術家的指導下,以及在中國舞蹈家戴愛蓮、肖慎等人的領導下,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宣告成立。1963年,該團脫離母校正式改建為中央芭蕾舞團。- 花姐
  
 
劇院 芭蕾 被忘卻的貴族-觸感俄羅斯

2013-11-02 思蹦飛安全運動蹦床

一襲白紗,一雙舞鞋,柔美的身姿在夢幻般的舞台上自如旋轉,給人以超凡脫俗的享受。這就是芭蕾舞的魅力。芭蕾是一種輕盈、舒緩、而又優雅的舞蹈。它起源於意大利,興盛於法國,而紮根在俄羅斯。


十九世紀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芭蕾舞劇在俄國和各國相繼上演,世界芭蕾藝術的中心,就由巴黎轉到了彼得堡。特別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給舞劇音樂帶來了豐富的形象內容、戲劇性的動力和交響性的發展。不僅是芭蕾舞的典範作品,亦成為世界樂壇上的不朽作品。

芭蕾出現於15-16世紀文藝複興全盛時期的意大利,藝術家極力模仿古希臘的藝術風格。隨著意大利貴族與法國宮廷的通婚,意大利的芭蕾演出被帶入法國,1581年,在亨利三世皇後妹妹——瑪格麗特的結婚慶典上演出了《皇後的喜劇芭蕾》。路易十四時期(1643-1715),法國芭蕾發展到它的鼎盛時期。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深刻地影響著法國芭蕾的發展。它的革新思想表現在反對把芭蕾當作供貴族消遣的裝飾品,要使芭蕾象戲劇一樣,表現現實生活,提倡芭蕾要有社會內容和教育意義,這就是情節芭蕾產生的時代背景。

 

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思潮亦對芭蕾藝術產生深刻影響。芭蕾舞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反映民間神話傳說、仙女花神、精靈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創作的主要題材。女演員成為主角,服裝改成了短裙,腳尖舞成為芭蕾的基本要素。這種足尖站立的技藝,把舞蹈者的身體向上提升,適合表現輕盈的體態以及表達追求與渴望的情緒
 


19世紀下半葉歐洲浪漫主義芭蕾走向衰落,複興芭蕾的使命曆史地落在俄國肩上。從40年代起,外國舞蹈家們頻繁訪俄。塔利奧尼父女、佩羅、聖·萊昂等人的表演和編導活動,特別是布農維爾的學生約翰遜(在聖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學活動,向俄國舞蹈界傳授了法蘭西、意大利兩大舞派的精華,並逐漸形成了新的學派——俄羅斯舞派。在劇目建設上,瑪蒂帕和伊凡諾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十九世紀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芭蕾舞劇在俄國和各國相繼上演,世界芭蕾藝術的中心,就由巴黎轉到了彼得堡。特別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給舞劇音樂帶來了豐富的形象內容、戲劇性的動力和交響性的發展。不僅是芭蕾舞的典範作品,亦成為世界樂壇上的不朽作品。實現了舞劇音樂的革新,使音樂成為舞劇中塑造形象、敘述事件的基礎,啟發和豐富了舞劇編導的舞蹈交響化的思想。《天鵝湖》第二幕達到了舞蹈詩的高峰,被奉為交響化舞蹈的範例。以後又有格拉祖諾夫寫出的《雷蒙達》(1898)、《四季》(1900),這些作品在繼承浪漫主義芭蕾傳統的同時體現了俄國現實主義傳統。

 

20世紀初,俄國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壇中占據主導地位,擁有自己的保留劇目,表演風格和教學體係,也湧現了一批編導和表演人才。此後,一批俄國芭蕾舞界的年輕人要求革新、探索新的表演手段和發展道路。戈爾斯基和福金就是他們的帶頭人。福金的革新思想不可能在帝國劇院內實現,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國外為佳吉列夫芭蕾團排練上演的。佳吉列夫從1909年起連續3年組織俄羅斯演出季,並於1913年成立以蒙特卡羅為基地的永久性劇團——“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團,在歐美各地巡回演出,影響巨大,把由俄國保存的古典傳統劇目送回歐洲,促成歐洲芭蕾的複興。

 

俄羅斯人對芭蕾的追捧就像時下年輕人追星一樣狂熱。細算下來,這一西歐舶來品在俄羅斯的盛世已延續了一個多世紀。它對於俄羅斯的意義,遠遠超過了芭蕾本身。俄羅斯芭蕾界有這樣一句流行語:人們舞蹈得越多,他們之間的戰爭就越少。因此,時至今日,芭蕾雖然在很多國家曲高和寡,但卻是俄羅斯最耀眼的明星

人們在劇院看芭蕾,舞者如癡,觀者如醉是再平常不過的場麵。盡管芭蕾演出在這個國家非常頻繁,但人們仍然趨之若鶩,往往一票難求。無論經濟狀況如何,觀眾都會盛裝出席,連孩子們也是一副紳士、淑女的打扮。芭蕾不止跳動在俄羅斯的舞台上,還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俄羅斯的幼稚園和小學普遍開設芭蕾舞班,孩子們從小就在芭蕾的基礎教育中接受國粹藝術的熏陶。

 

回顧100多年前,以旋律之王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為首的俄羅斯傑出音樂家創作出的《天鵝湖》、《火鳥》等傳世芭蕾舞劇音樂,加上伊萬諾夫等天才編舞和舞蹈人員的合作,讓芭蕾這一集音樂、舞蹈和美術為一體的藝術得以在俄羅斯枝繁葉茂,堅勁不凋。

 

永恒的白天鵝——烏蘭諾娃


 

 

俄羅斯的芭蕾能在國際上享有盛譽,離不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持續創新的藝術家們,其中就有被俄羅斯作家阿·托爾斯泰稱為凡間女神的烏蘭諾娃。她的傑出在於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和完美的體驗,並展現出了芭蕾的本質。中國著名詩人艾青在詩中這樣形容烏蘭諾娃的舞姿:像雲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

1928年烏蘭諾娃從學校畢業後進入基洛夫劇院(今馬林斯基劇院)表演,後來成為莫斯科大劇院獨舞演員。她在《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和《吉賽爾》等芭蕾舞中創造了完美的藝術形象,被公認為世界芭蕾舞史中的經典。

烏蘭諾娃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美,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是世界級的芭蕾大師。她的舞蹈富於詩情詩意,善於刻畫人物細膩的內心情感和塑造複雜的人物性格。她的表演將舞蹈技藝、造型姿態、戲劇表演三者水乳交融,又都服從於形象塑造的要求。烏蘭諾娃反對為技術而技術,不單純雕琢動作,而是追求表現人物內心的激情。這樣高難度的動作顯得自然、流暢,日常生活的簡單動作則表演得典雅而富有音樂感。她將舞蹈藝術從一般的抒情逐漸發展到具有深刻的悲劇性,其晚期塑造的角色內心世界更為豐富複雜。

 

莫斯科國立舞蹈學院

在俄羅斯全國數百座芭蕾院校裏,莫斯科國立舞蹈學院一向以嚴格遵守經典芭蕾的動作規範著稱。要進入這所學校十分不容易。因為芭蕾對體力和身材的要求非常高,學校在挑選學員時,在身體、脖頸、手臂、腿長等方麵嚴格執行挑選標準。目前,學校最小隻招收10歲的孩子,因為孩子到這個年齡才基本可以看出來身體條件是否適合練習芭蕾舞。 

這些用腳尖追逐夢想的孩子,傳承和延續了一代代芭蕾人的成就和夢想。他們的苦心孤詣,贏得了觀眾對這一藝術矢誌不渝的擁戴,而觀眾不斷提高的審美要求和期待又成為他們前進的不竭動力。 

 

莫斯科大劇院

 

大劇院,它是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羅斯最大最古老的演出劇院


 

莫斯科的大劇院裏麵是金色和紅色為主調,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尤其是它的水晶大吊燈更顯的雍容華貴。在舞台正對麵有一個非常豪華的包廂,那是過去給沙皇的專用包廂.過去芭蕾舞隻有貴族和少數有錢人才能欣賞的節目,現在它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在這裏看演出不僅對觀眾而言是一種享受,對於能在大劇院表演的芭蕾舞演員來說,也是一種對她們藝術上的肯定,能在這裏表演的演員都是俄羅斯最高水平的芭蕾舞演員。

芭蕾舞是俄羅斯的國寶,所以慕名而來的觀眾就特別多。全世界的觀眾都想能在莫斯科大劇院欣賞表演,芭蕾票特別緊張,往往提前數月就被搶購一空。莫斯科除了大劇院,小劇院,克裏姆林宮劇院等等許多有名劇院,隻要是芭蕾舞團水平夠高,在一般的劇院裏一樣可以看的很好。

 

推開劇院那兩扇厚重的大門,就仿佛推開了幾百年的曆史,進入了香氛撲鼻驕傲而典雅的貴族世界。大廳裏都有寄存衣物的存衣處,一般是免費的。在除去厚重的外套之後,每個人都會到布滿牆壁的大鏡子跟前,仔細地整理好衣冠,梳好頭發,女士們則重新化妝,如果在冬天,還會特意帶上一雙精致的皮鞋,來換去長長的沾滿雪泥的皮靴。按照傳統習俗,上劇院是應該穿晚禮服的,在今天,雖然這個傳統已經不再被很多人遵從,但是依然應該在穿著上特別留意。穿著牛仔褲或者旅遊鞋,是萬萬不能進入戲院的,輕者會讓旁人露出輕蔑鄙視的眼神,重者可能被劇院守門的老太太轟出門去。


 


 

在街上看慣了穿著厚重外套,戴著帽子或者圍著頭巾低頭疾行的人,一進入這裏麵,脫去那厚厚的外衣,就像贄伏的冬蛹,在春光裏忽然剝落了庸俗的外殼,顯露出光彩照人五色斑斕的翅膀來。

 

人們都是那麽風度翩翩,氣質優雅地在裏麵穿梭,忽而就像回到了幾個世紀之前,那奢侈華美的貴族世界。那時女士們都穿著精心縫製的綴滿蕾絲花邊的窄腰曳地闊裙,手搖小小折扇,美目留連,眼波婉轉;男士們抽著煙鬥聚在一起高聲談笑,眼角斜撇著身邊經過帶來一陣香風的女士;而太太們,則舉著手中的望遠鏡,在為自己尚未出閣的女兒挑選夫婿。

 

今天的人群,雖然已經經曆了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但依然是如此高雅迷人,就連站在觀眾席門口收票的老太太,白發梳得一絲不苟,身著得體的套裙,顯得雍容大度。而最讓人側目的,是在劇院裏跟隨著大人一起看戲的那些小姑娘。無一例外,小姑娘們都有著一頭長長的金發,梳成高高的發髻,更襯托出白天鵝般如白玉的脖子。身穿美麗的裙裝,修長的小腿套著雪白的長襪,腳上穿著鋥亮的小皮鞋,手裏拿著一個精美的小手袋,她們高高地昂著頭,神態自若,湛藍的眼睛露出自信的表情,嫻雅優美的走姿顯示出良好的教養。

今天的人群,雖然已經經曆了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但依然是如此高雅迷人,就連站在觀眾席門口收票的老太太,白發梳得一絲不苟,身著得體的套裙,顯得雍容大度。而最讓人側目的,是在劇院裏跟隨著大人一起看戲的那些小姑娘。無一例外,小姑娘們都有著一頭長長的金發,梳成高高的發髻,更襯托出白天鵝般如白玉的脖子。身穿美麗的裙裝,修長的小腿套著雪白的長襪,腳上穿著鋥亮的小皮鞋,手裏拿著一個精美的小手袋,她們高高地昂著頭,神態自若,湛藍的眼睛露出自信的表情,嫻雅優美的走姿顯示出良好的教養。

今日的俄羅斯社會可以說是千瘡百孔,但是進入戲院,人們可以暫時忘卻車臣的戰爭、開著軍車瘋狂逃逸的的新兵、購買麵包時的長隊、臥倒在馬路上的醉漢和在街邊乞討的退休老人。忘卻了,那些赤裸裸呈現在世界麵前的創傷和痛苦,在藝術的殿堂內,隻有對美的向往和迷醉,這裏的氣息,讓每個人都不知不覺顯露出了最美的姿態。

 

當穿著燕尾服的樂隊指揮走上指揮台向觀眾俯首致意,掌聲過後,音樂徐徐響起,大廳內燈光漸漸熄滅,你就可以暫時忘卻這世界上的一切,進入到音樂和芭蕾舞之國中去了。

 

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

馬林斯基劇院是一個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自治市內的曆史性歌劇和芭蕾舞劇院,曾在1920年至1935年稱國家歌劇和芭蕾舞藝術院,1935年至1992年稱基洛夫劇院,1992年之後使用馬林斯基劇院這個名字至今。

1849129日一個木結構的、新拜占庭式的馬戲院在聖彼得堡劇院廣場上建成,這個馬戲院也可以擴建為劇院。1859年這個木結構建築被焚毀後,在馬戲院的位置上建成了一座更大的劇院,其舞台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觀眾席按照意大利的劇院樣式呈U形環繞舞台,共可容納1625名觀眾。1860102日在這座劇院的原址上建立,並以當時皇後的名字命名為馬林斯基劇院。

 

自成立起,馬林斯基劇院就上演了無數精彩的演出,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此外,馬林斯基劇院的芭蕾舞學校還培養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舞蹈家,如瑪蒂爾德克謝辛斯卡婭、安娜帕夫洛娃、塔瑪拉卡莎維娜、瓦薩拉夫尼金斯基等。

 

音樂、燈光、布景、服裝、舞姿,在這裏無一不展現出藝術的純美之氣。樂池中樂隊的演奏嫻熟流暢,燈光隨著劇情的發展不停變換,烘托場景,所有的布景都精心別致,由最具創造力的畫家和手工藝者製作,服裝的創意更是美侖美奐。而演出者,也許是烏蘭諾娃的學生,也許是昨天剛從國際大賽中獲得金獎的舞蹈演員,他們功底深厚又頗具個人魅力的表演讓人折服,他們是真正的舞蹈家,芭蕾舞藝術的靈魂就在他們的舞姿中閃耀光輝。

 

《天鵝湖》裏,在森林裏泛動著粼粼波光的湖邊,在一片清輝的淡藍色月色中,在如泣如訴的小提琴主弦樂伴奏中,王子與中了魔咒的天鵝公主邂逅了,兩人纏綿婉轉,互訴衷腸;《胡桃夾子》裏,在似音樂盒一般清脆跳動的叮咚的豎琴伴奏下,梅糖仙子出場了。夢境還是那麽溫暖,玫瑰紅色的布景,窗外有雪花飄落,屋內壁爐裏火光融融,聖誕樹下堆滿了禮物。梅糖仙子跳著輕柔的足尖舞,粉紅色的紗裙隨著舞姿起起落落,每個孩子的眼睛在此刻都亮了;《吉賽爾》,在一片冰冷的墓地,冷月淩空,墓地的枯樹上,分明地站立著一隻斜眼烏鴉。懊悔萬分的戀人跌跌撞撞來到了墓地,來到了吉賽爾的墓前。午夜時分,吉賽爾的幽靈在魔鬼的驅使下從自己的墓中冉冉升起,膽小的孩子發出驚呼聲。吉賽爾與自己的心上人跳起了人鬼之舞,淒涼哀怨,難舍難分。《雪姑娘》,舞台前方籠罩著薄薄輕紗,片片雪花在輕紗內不停灑落,在一片冰雪封凍的原野中,商人愛上了美貌的雪姑娘。穿著貂皮披風的商人在寒風呼嘯中向晶瑩可愛的雪姑娘表達愛意。當太陽神出現時,冰雪消融,大地回春,原野中朵朵小花開始綻放,淡淡桔黃色燈光預示著雪姑娘的離去。頭戴花冠的雪姑娘與商人作最後的告別,她倒在了悲痛欲絕的商人懷中,燈光漸亮的時候,舞台上不見了雪姑娘的身影,地上隻留下一串白色花冠,這時,觀眾席上一片唏噓。

 

每一場芭蕾舞,都能讓人如癡如醉,到舞劇終了,大廳內燈光重亮,這才如夢方醒,然後隨著瘋狂的觀眾爆發出熱烈的喝彩和掌聲。這時候已經落下的猩紅色幕布會再次拉起,演員頻頻向觀眾鞠躬,鮮花如雨點般向台上擲去。

 

這裏是忘卻的世界,在這個角落裏,隻有藝術,隻有美,隻有那沿襲了幾百年的優良文化和傳統,兩扇木門隔絕了世界的喧鬧和創痛,在這裏呼吸悠閑的貴族氣息,舉著望遠鏡看一個坐在包廂裏的讓人心動的人。每當我看到那些坐在觀眾席上的人們,我都會想,在他們每個人的心中,也許都有這樣一個角落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