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至簡至效的止痛按摩法方法:就是一句話:“伸張對側筋肉” 來源:《妙藥奇方》撞傷疼痛,伸張其對麵之筋肉,速愈。如胸部受傷,將手貼於胸部,伸張後背之筋肉,伸張幾次,止痛。——總共就這兩句話。 我的實踐: 1、對於跌打損傷,隻要是沒出血的,都有快又好的止痛效果。我的經驗是,如果是找對對側,快的4、5下就減輕疼痛,輕的10幾下就完畢。如果十幾下還沒一點效果(操作過程中常問點有效果沒),馬上重新找對側,我的經驗不能徹底止痛,也一定會減輕大半,肯定都有效果。另外如果青腫的很嚴重了就要敷藥了(芒硝),這個方法對青腫沒有手到病除的效果。 2、咽喉腫痛,這個來的最快,治療的效果最好,基本上能幾分鍾就能止痛。我兒子今年感冒就是嗓子疼,一片藥沒吃,按上述方法按摩就好了。 3、頸椎病:很多人都有,我發現這種病不是電腦玩家的專利。 我治的第一例是妻子的弟媳,09年正月來我家,閑說話時,她說左肋下疼有一年多了,去醫院檢查大夫也沒說出什麽。我就抱著試試的心裏用上述方法治療,沒想到,也就幾分鍾就徹底好了,直到現在也沒犯,當然現在我也不知什麽病。見我的方法這麽有效,她就說頸椎病也非常嚴重,我一時興起,治不好也治不壞,沒想到當時就好了大半,我記得共治了兩次,有10多分鍾。囑咐她回家(在外地,一年能回來一趟)以後按這種方法按摩。後來電話中詢問,沒有繼續按摩,好了三個月後就又和以前一樣了。 我的妻子在幾年前,成人高考緊張學習時,頸椎難受,抬頭低頭都難受,沒法看書學習了,我就用這種辦法,幾次就徹底好了(一次也就3-5分鍾)。 上班時,有一天我的頸椎因長時間坐電腦前非常難受,沒辦法就自己治,也是一次2-3分鍾,幾次也就好了。(電腦玩家,可用此方法) 4、落枕:今年我教的學生有兩個得了落枕,都是一氣嗬成,十多分鍾治好了。 5、咳嗽:治感冒引起的咳嗽也很快。今年給兒子治了兩次,都是十多分鍾內分幾次治療就好了。上學時學生也有得的,利用課間按摩,不過有兩例隻見效了,但沒治愈。 6、胃疼:我兒子今年有過一次胃疼,我先是揉足三裏,捏內關,都沒管事,沒辦法才試用這個方法,沒想到真的好用了,四、五分鍾吧就不疼了,而且還持久,不象穴位按摩,可能過會又不好了。 7、慢性咽炎的發現:給我同士按摩頸椎時,她說多年的咽炎感覺好多了,而我伸張前麵的肌肉(我認為治療咽炎應該伸張後麵的肌肉),偶然的發現。 我的經驗: 1、無痛療法:不論病人跌打損傷多疼,你不碰他的痛處,所以不用擔心更嚴重。 2、按摩不費力氣:就是抻肉皮就有效果。 3、最好是手接觸皮膚,隔衣服的話手會滑,費力效果也不好。 手心的對側是手背,前胸的對側是後背,左臉的對側是右臉。 但且記,一定一定是正對,差開一點就沒效果。如咳嗽,先讓病人直立,並告訴發癢而致咳嗽的地方,然後找到後背或後頸正對的地方,我的方法是兩手心向下,一手在胸前——發癢的位置,一手在後背按住正對的位置(方便的話用筆畫個紅點),然後讓病人趴在床上,然後一手在紅點下不動,另手在紅點上來回運動抻肉皮。不是反應點,也不是放鬆。仔細看我上麵的回複,關鍵是一個“抻”字。再說說三十晚上的治療吧,春節在內弟家過的,晚上看電視時內弟說左膀縫痛,有三年了,醫生說是後背筋膜炎。我幫他按摩了一會,他說好多了,過不長時間,他又說和和先頭差不多了,我第一感覺是他的病灶是遊離的,就是說不在一處,他確認我所說的對,以補充說有時竄到右膀縫去疼。另外以我的經驗和頸椎有關係或說病根在頸椎。這一點他說頸椎沒啥事,隻是有時頸椎處有響動, 我心裏想到什麽程度才算有病呢。我先為他抻了頸椎和胸椎對側,然後是左右膀縫對側。他說他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不會超過十五分鍾,保準疼,這次看來是有效了。“抻”的方法,我以為大家理解了,我的錯。好了,我舉個例子說一下:如果是男同誌,就請把肚皮露出來,體驗一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直接接觸皮膚,然後左手不動,右手上下運動,兩手中間的部分一鬆一緊就謂“抻”。還有拇指是沒那麽大的力量的,最好是用手掌操作。腰間盤的對側是小腹,我間接治療過兩例,效果很好。不是你理解左手放在右手之上的呀,兩手之間有一點距離,兩手之間的部分正是疼痛點的正對側皮膚。兩手的手心都貼在患者的皮膚上呈上下的平行排列。是對的。 病灶很少有一點點的,另外自我感覺用手掌能使上勁。不過你提的非常好,目標是治好病,明白道理,手法是多變的,患者體位也是多變的,隻要在此手法的適應範圍內,操作者能用上力就好,你拇指能用上力就用拇指好了。我的方法也是在實踐中體會出來的,不要拘束,隻記住一句話“伸張對側肌肉”就對了。頸椎的操作確是一個問題,如果真按我上麵說的方式找對側,頸椎上部的對側可能就是嘴了,真的沒法操作了,我的操作是:患者略抬頭,再找對側就在喉部了,然後輕抻皮膚就有效了。手法是因人而異,因部位而異的,不是死的。沒人教我,我知道的隻是一句話“伸張對側肌肉”,多實踐就會懂的,而後會隨心所欲的。不妨找你身邊的親人實踐一下手法。 ![]() 找對側的方法 操作者的方式 ![]() 我以前治咽痛用的是手部穴位,也特好用,記得在大學時一同學咽痛都不能吃飯,我就捏手穴,然後一邊捏她一邊開始吃東西,但讓我不解的是嗓子不痛了,但過一會又反複了,最後我加合穀才療效持久。不過現在基本不用了。感覺抻比點揉好在以麵代點,以大麵覆蓋小病灶。以前看刊物上介紹一種治療麥粒腫的方法,就是用手指按住眼角,向耳朵方向多次抻,效。(原意是這樣的,原話不記得了),我理解,其實和我介紹這種方法是一脈相通的,說白了就是抻上眼皮,我治過一例,很簡單。 懂了就會正確操作,不懂就是盲目去做,效果當然也會打折扣。①我介紹一種方法,是止痛的,一句話::“伸張對側筋肉” ②找法:看圖片,如前胸痛找後背正對處,其它以此類推。 ③手法:“抻”,參見相關樓 ④效果:我的實踐至簡到效,你的實踐……。這個方法可能對抽筋不能取效,它不是簡單的損傷。給你推薦個我摘抄的方吧。豬爪芍藥湯:藥用虎杖50克,芍藥50克,甘草10克,豬爪蹄1隻洗淨,加水2000ml,用文火燉2小時,將湯和豬蹄一並服之,一般1劑取效,嚴重兩劑即愈。 《祝你健康》8/94這個方子我用過,六十多歲的老人,兩劑愈。我想每個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這個也不例外。 我以前碰到過有關眼睛的,我記得是拽後腦的頭發以抻動對側的皮膚來治的,在哪是誰什麽結果我都忘了。 現在眼病我一般都是按上眼框中央的小凹陷處,很有效,比這個方法來的更便捷。如我一次與朋友出去吃飯(上月17日吧),店家的椅子麵也與下麵分離,我挪椅子,當時也喝多了,手指被壓了三次,(手指放到了椅麵與腿之間,自己實實在在坐了上去),可想而之會怎樣,指甲下敷藥也沒用,嚴重的事後指甲都容易脫落,還好別人幫我揉,我又用這個方法治療,現在打字時瞧瞧我的手指,沒有痕跡。 1、我沒有治過痔瘡,原因是我及家人沒有得過的,沒機會試。 2、既成痔瘡,就真的不能向我上麵所述立馬就有效果,當然沒有嚐到這種方法的至簡至效就更不會有信心堅持下去。 3、如果你定要試,就取坐姿,感覺坐沙發並向後仰點的姿勢正好,然後兩抻陰部上邊部位(陰毛部位)。抱歉,沒這方法的經驗,不過考慮我介紹的“抻”不行。給你找了篇文章看看能不能借鑒。 左病右取,右病左取 妙法蓮花的BLOG(2009-04-08 11:14:21) 有一天,正在上班,一位女同事一瘸一拐的來找我,說頭天晚上下樓時不小心把右腳給扭傷了,到現在腳還腫的高高的,不能平放,一使勁就鑽心的疼,今天連班也沒上,問我有沒有外用跌打藥酒。 本站野雪老師口授心傳於我:“上下左右,以痛為腧”,說人體的四肢及軀幹都存在著左右對稱,上下對應的情況,如果你的左膝出現疼痛,時間一長,右膝也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相對應的左肘關節也會出現不適。針對這一情況,當左膝出現疼痛時,你去按摩右膝及左肘部相對應的部位,同樣也能起到治療的作用。 那麽右腳扭傷了,按摩左腳相對應的部位不是同樣有治療作用嗎?我試著先在右腳扭傷處找到最痛的那個點,然後在左腳相同的部位進行按摩,約5分鍾後,這位同事說,怎麽左腳越按越疼了,我叫她再堅持一會,並減輕了按摩的力度,與她聊天,分散注意力,半小時過去了,仔細一看,左腳按摩的部位浮腫了一大塊,可這時再看受傷右腳,腫居然消了很多,她站起來,走了幾步,發現不怎麽疼了,不影響走路了,第二天看到她時,已恢複了正常。後來,隻要遇到腳扭傷的,我都愛用這一招,還真靈,一般一次治愈。 為什麽人體可以左右互相影響呢?據《內經》記載,兩千多年前,我國早有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針灸法,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在身體上都有交會的腧穴,經脈氣血是相互流通的,因而可以左右互治,以上是古人的見解。在今天,生物全息理論也證明了這個問題,人體的一部分如耳、手、足、第二掌骨等叫全息胚,每個全息胚都是整體的縮影,即全息胚上有構成整體的各部分的代表區,稱為反射區,反射區即可診斷疾病,又可治療疾病,按摩各個反射區都能治療全身各處的疾病。 運用這一原理,還可以自己動手治療許多的疾病。前幾天,我去朋友家玩,看見她的左前臂上貼著一快紗布,問她怎麽回事,她說是不小心被兒子(正生牙期間)咬了一口,沒想到三個星期過去了,經常去醫院換藥,可傷口就是不愈合。我說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你試試看,你不是左手臂的這個地方受傷了嗎,你有空就按右手臂相同的部位,一次按壓5-10分鍾,一天內多按幾次。第二天,這個朋友告訴我,右手臂被按壓的部位很疼,不敢再按了,我告訴她,疼的厲害時,按壓的力度就輕一些,但必須去經常的刺激這個部位,等右手臂被按壓的部位不疼了,你左手臂的傷口就該痊愈了。一個星期後她告訴我,這個方法還真靈,傷口真的愈合了,而且再按右手臂也不疼了。 還有一次,一個朋友右手大拇指被重傷壓,痛的晚上都睡不著覺,我告訴他有空就去按捏左手大拇指相同的部位,結果當天右手大拇指的疼痛就減輕了,二天後全好了。 這種治療方法非常簡單,你隻要找準左右對稱相同的部位按壓就行了,對身體又沒有任何的副作用,特別適合四肢部位所發生的病變很實用。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不妨試一試。雖然我沒有施治過骨折患者,但我相信一定是有效果的。 我的妻子有兩次左側小腿骨疼,而且是晚上,也沒什麽別的好辦法,比如吃藥。我就用了這辦法,當時就不痛了,也就一分鍾吧。 看了“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方法,我給我提了醒,以後再有患者時,先試試。 另外你可借鑒一下,周爾晉的《人體×形平衡法》。 提醒你,注意醫患糾紛,患側不要碰。 還有,我相信,如果骨折去掉石膏後在對側肌肉上按摩一定會恢複既快又好,當然我隻能在自己親人身上做。腰間盤突出,我治過,一鄰居是司機,老病犯了,貓腰90°,上樓梯一步一步挪,我看不過就叫到我家給他按摩,有3-4次吧,每次就10分鍾左右,時間長我也累呀,最後離開我家是正常走路了,第二天見麵說又有些疼了,針灸大夫說紮三個月再看看。我想,這病不是小病,一次就解決掉好象不可能,反複是正常的,頂多再按摩幾次吧。① “我的理解是在痛點或病灶點的對側找準反應點” ——我的解釋就是“對側”,因為對側可能既不痛也不癢,沒有反應點的特征。 ②“雙手掌心都是朝內的” ——操作者的雙手心按住皮膚。 ③“然後健側反應點之手上下 或左右來回輕輕揉動(抻,是否有拽的意思是否拉起手下皮膚肌肉)” ——抻(字典:拉長東西的意思)。不是揉,也不要拉起。抻(字典:拉長東西的意思)。不是揉,也不要拉起。痰,中醫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濕痰及燥痰等,但應該不是氣管本身的事,根不在氣管上,來源不明,所以這個辦法解決不了。 就如頭痛吧,有些農村人喜歡吃止痛片,其實就是麻醉神經,頭痛的根你沒去治,過後還會再痛的。 心血管病沒治療經驗,但如胸悶和心區痛倒遇到過,有效。 我學過手診,觀手發現心肌缺血的的人很多,然後漸變成心血管病,當然和肝氣有直接關係(有的人心髒病的根在這),如能解決患者心肌缺血的問題(按摩??),心髒有力,恢複正常了,心血管病就會好轉。 給你提供個思路,思之。從我操作的情況看,抻二十多下左右(小病少些)就停下來, 一是自己也累; 二是讓患者動下患處,感覺一下見沒見效。我的經驗,如果在這個方法的適用範圍,沒有不見效的。如說疼痛沒減輕,馬上重新找對側,毛病在對側沒找準,偏了。 三是見效則繼續了。是針對骨折患者康複的問題吧。建議你看周爾晉的大×形平衡法。 一是找痛點,即是他說的反應點,高升點,按壓。然後按處要痛,再抻。 二是我覺得搓熱都見效的。 三抻的程度,建議你先從小病入手,這種方法有沒有效果,立馬可知,從而增加自己的經驗,因為到現在為止我還做過,隻是你問起,才讓我有這麽個想法。另外我不知道骨折患者的恢複過程,疼痛是什麽情況,真的沒法告訴你抻的情況。老婆頭痛,主要痛點在右側太陽穴。按樓主介紹的方法試了一下,果然效果神奇。我取左側太陽穴 用拇指撐其皮肉, 老婆怕痛隻進行了不到一分鍾。結果右側頭痛立馬明顯減輕,幾近消失。 另外提醒,大家抻的時候注意不同部位手法輕重,如脖頸下要輕抻,不要以為患者不說話就以為沒事,有的人能挺,也迷信醫生。我介紹的方法是以“無痛治痛”,不是“以痛治痛”。其一、有腫大的不能一次解決問題,要多次,另外,對於淋巴結腫大的我還沒遇到過。 其二、左側淋巴結腫大疼痛抻喉結右側是最正確的,因為怎麽弄它都是正對麵。 其三、抻的手法是上下抻,不是左右抻,左右抻會牽扯患處變得更嚴重。 其四、抻頸椎的左右側問題:脖子很近似是一個圓柱,如果上下抻對側隻是抻了一條切線,病灶完全可能不在其對麵,一點效果都沒有。如果左右抻,頸椎左側的正對麵是喉結右側。圖片左右手之間的部分就是疼痛處(按穴位說就是 間使 )的對側,然後左手按住皮膚不動,右手向手背方向來回抻動。如果是左撇子就是右手不動,左手向手肘方向抻動。 如是左肩井痛,就把左臂伸直,抻左腋窩 對,可以理解為一手固定,另一手做上下的推法。 提醒一下,大家看了“18年珍藏之~~快速治愈腰椎間盤突出法”有什麽感想嗎? http://www.iiyi.com/bbs/thread-1937151-1.html “上海曙光醫院推拿科醫師範興發的“沉腰斜板”組合手法,更使我感到治腰椎間盤出症並不難,間直如同兒戲!經範醫師對幾千次臨床觀察,輕的幾次,嚴重的三十多次就就能使症狀消失。” 有沒有想過,它和我介紹這種方法道理是相通的。沉腰法其實也是抻對側肌肉。十年前在報刊上我就看到丹麥用類似的方法治腰痛,施術者抬頭又抬腿的,太麻煩了,道理沒弄明白。如治麥粒腫向眼角拉上眼皮,一兩次就好,都是這一個道理。很快緩解了就說明操作正確了,沒有到位不到位的區別。 單純的外傷,病灶確定,沒有後續力量讓病灶繼續擴大,治病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而太陽穴痛可能當時都徹底好了,但過一會或半天就又犯了,實在是因為患者的心理影響生理。如表麵看起來樂嗬嗬的人可能內心正在糾結,你說有病怎麽能治徹底。 有些病想治徹底,就再加點穴位吧,疏通一下經絡,把病氣分散開,另外也不讓它再源源不斷的向病灶匯集。 取的位置是手心朝上,找到腕橫紋,它的大拇指一側相應位置就是它的對側。 我介紹的方法是在患處的直接對側取治療位置,即如果左手手背痛,就在左手手心找對側。①找腳後跟,這是人體×形平衡法周爾晉老先生的方法,你可以試試,這要找痛點按。 ②我的方法要在下頜位置找,看實際情況可能要加上拽耳垂的,不明白可看我前麵的回複。 ③建議再看一下《劉善人講病》,對頭頂痛你會了解一些。膝關節有問題就讓患者趴在床上,抻他的大腿彎處。看來兄台真是想把我介紹的方法擴展成萬能按摩法呀。實在話,牙痛我都想不起來用這個辦法。 我介紹的方法的應用範圍基本是外傷痛,牙痛已超出了它力所能及的範圍。不過我們應該去探究,去變通的應用這種簡易而實效的方法。 打個比方吧。 我想立馬喝上開水,壺水正坐在爐上並且沸騰了。 方法①:把爐火閉掉,再用辦法把爐水降溫,立馬喝上開水不是問題。 方法②:不閉爐火,直接用扇子或其它辦法讓水降溫,好象我們立馬喝不上開水,也好象待到爐火自 己燃盡才能喝上。 我在想,我們用這種方法治療頭痛和牙痛,肝痛,肚子痛等內傷痛是不是如方法②了。我想能不能撤掉底火應該是治類似病的關鍵,再加穴位怎麽樣? 提出思路,供大家思考與實踐。其實我也在找誰在使用這個方法,到什麽程度,以便可以借鑒一下。 另外我感覺香港這位不一定是這個方法,因為腰突按摩顯效不會用半年,當時就會有效,幾天就應該緩解很多,如果用半年的話,這個方法我不學,也不會去做。隻要找準痛處的對側就可以,至於抻的方式是用手指還是手掌沒要求,以你能使上勁,不太累為好,就如條條大路通羅馬,到達就是目的。 手臂如何固定,抻肩前就讓患者仰麵躺在床上,抻肩後就趴在床上,肩隅穴要抻腋窩位置,患者把手臂伸開輕放在比肩稍低物體上,就能操作了,記住,患者不可用力。我的做法是上下抻,而且部位不要決對固定,抻一會後再找最痛點,始終保持這樣就好了。 “抻”的方法是我自己理解出來的,可能是我搞複雜了。其實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 如自己右手手背痛,手指伸直並上翹,感覺手心——皮膚崩緊了,然後手指再返回放鬆狀態,多次重複操作,如此而已。再以此類推其它的痛處治法,就懂了你說的一張一馳沒錯。俗話說“黑貓白貓抓住耗子是好貓”,照葫蘆畫瓢能止痛就是正確的方法了,再細琢磨就懂了。語言表達的說法就多去了,其實都是一個。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常見的骨關節病之一。大多因風濕病、血液病、潛水病、燒傷等疾患引起,先破壞鄰近關節麵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造成壞死。其主要症狀,從間斷性疼痛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再由疼痛引發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到限製,最後造成嚴重致殘而跛行。激素藥亦會導致本病的發生。中醫認為疾病發生原因為外因和內因,且內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氣血的失恒而生疾,亦稱"髀樞痹"、"骨痹"、"骨萎"。 我介紹的止痛方法其實就是促進了氣血的運行,所以可行。隻不過一是有信心和耐心,二是掌握方法和分寸。就是此方法本身是無痛療法,不在疼痛處或麵操作,隻會減輕疼痛不會產生絲毫疼痛,如果因為操作疼痛是方法錯誤,加重病情。還有操作時不能壓迫骨折部位,隻是抻皮膚(當然是在石膏去掉之後)。先期腫脹或手術剛過不要觸動,用周爾晉先生的《人體×形平衡法》比較穩妥實效。 謹記,想好再做,用心去做,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昨晚的倆分鍾真好使 早上醒來也不疼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有病人在深圳按摩治腰突不明顯 後經香港的一位隻按摩腹部近半年 輕鬆緩解很多 當時我還理解認為那人的功力厲害 他能夠通過腹部滲透到腰椎附近 但想不通的是那位病人剛好腹部很胖 嗬嗬 現在回頭看看樓主的方法 那才是大道至簡 讚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