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分類: 經絡 穴位 功法妙方外敷 按摩 |
積液的及早治療對於縮短原發病的療程和愈後至關重要。筆者從事針灸按摩多年,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一次性治療積液的
新方法,經29例臨床觀察。療效頗為滿意,現報道如下。
先用右手拇指點按雙膝眼、粱丘、血海、陽陵泉、陰陵泉、足三裏,每穴點按10秒鍾,以達通經活絡、活血止痛之效。然後患者仰臥位,左手放在右手背上,雙手掌根疊加按揉膝關節周圍4遍~6遍,放鬆其膝周圍的軟組織,之後左手托扶患者膝關節,右手握住積液側小腿下端,先小幅度伸屈膝關節3次~4次,乘患者不備,握扶小腿的右手猛用力屈曲膝關節,使患足跟緊靠臀部,隨即鬆手,此時即可聽到患膝“嘩啦”的響聲,患者即感膝周圍疼痛,積液當即消失,片刻患者頓覺膝部輕鬆舒適,伸屈幅度明顯增大,疼痛大大減輕.行走較自如。再針刺雙膝眼、陽陵、陰陵泉、血海、梁丘等膝周穴位調理善其後。
經手法一次性治療,膝關節腫脹消失,積液消除,浮髕試驗(一),隨訪兩個月未複發為治愈。本組病例經手法一次治療,所治病例積液全部消失。。本法共治療膝關節積液29例36個膝關節,均一次性治愈,無一例再次出現積液,療效可靠,除當時覺膝痛外,無任何不良反應和副作用。
張× × ,男,48歲,初診於1998年3月28日.主訴:雙膝關節腫痛,行走困難半月,患者素有類風濕關節炎史。本次患病前因栽種烤煙勞累,再加受潮濕,即感周身關節疼痛不適.尤以膝關節為甚,自覺膝部腫脹,行走極為不便。經鄉衛生院輸注青黴素、氫化可的鬆3 ci後,周身關節疼痛減輕。膝關節腫痛反而加劇。查:雙膝彌漫性腫脹,皮色光亮.伸屈不利,不能下蹲及行走.浮髕試驗(一).血沉40 mm h.x線片膝關節骨質未見異常。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雙膝關節積液。用上法先治療右膝關節一次,膝周腫脹消失,浮髕試驗(一).患者即感右膝輕鬆.伸屈自如。張痛大減。甚為高興。同法治療左膝一次,取得同樣效果,隨訪3個月未見複發.用針刺上述穴位.調理j d而愈。